文题略含戏谑,是我曾和友人的玩笑语,却也是真心。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二十四孝”有“老莱娱亲”:“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直,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
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中言反感“老莱娱亲”,细究之,鲁迅先生反感的是手中绘图版本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其中“诈跌”二字,虚伪之态,令先生鄙夷。但先生亦考究到古本: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便觉稍近于人情了。
对老莱子发生兴趣,是我因照顾患病母亲疲累有加,偶想起老莱娱亲,觉得其至孝之举着实了不起。
曾将自我感喟涂鸦一首——
有 感
由来运命几难测,喜乐忧悲只在心。
袖揾幽愁藏苦泪,眉舒涕笑抚禅音。
寻梅踏雪盈盈握,问道游天浩浩吟。
敛却尘烟千百事 ,蝶衣彩舞奉娘亲。
对老莱子感兴趣之余,我便来了个“老莱子考”,发现老莱子如此鼎鼎大名。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贫而乐也,盖老莱子之行也。”
而《庄子·外篇》中所载的“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故事,可以说就是演绎老子的《道德经》之学说。
在各种资料中,共同的是:老莱子是春秋晚期思想家,道教人物,在道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他的生活年代与老聃同时,其影响远大,堪称一代杰出的思想家。而究竟有没有老莱子这个人,老莱子是否就是老子,在考据中皆是存疑或各有说法的。
不过,有一点是无疑的,当我为哄母亲开心,将彩色长丝巾挂在脖颈做水袖舞,母亲一旁观瞧欢喜时,或是我作出怪样子令母亲忍俊不禁时,我分明看到“老莱子”与我一同孩子般舞着,笑着。
他活了两千五百多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