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我在意,尤其是年少时。
那时候的自己巴不得得到周围所有人的认可,就算是在学校里,接触的人相对单一的时候,仍是希望老师能多表扬自己,跟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
我记得小学有个期末评优奖项,叫友谊之星。
班里有个女孩一直都得这个奖项。
那时候班级里如果有人病了,吐了一地,其他人都忙着捂着鼻子的时候,她自己拿着盆,到操场周边,捧来一桶沙子,把地上的污物清理掉。
课间整个班级都在七嘴八舌聊天的时候,她一个人会把黑板擦了,把垃圾桶刷了。
好奇怪的性格。
直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她的家庭。
她的妈妈比较喜欢挖苦人,每次同学们找她玩的时候都能听到妈妈用各种理由去打击她。
何况日常生活中呢,得有更多的挖苦。
结果女孩很自卑。
或者说很容易焦虑。
一方面担心自己做不好什么事情,一方面觉额自己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妈妈的期待。
就这样惴惴不安的活到了成年。
到了职场,还是那个她。
电梯里遇到同事,本来对方没搭理她,她还是会说几句话。
用她的话说,如果不主动说话,感觉会冷场。
冷场又怎么了?不想说话就可以不说啊,但是女孩很难做出来。
她很难做自己,很难坚持自己的主见。
也许成长过程中,大多打击式的话语给女孩太多的思维束缚。
也许作为抚养人的父母,他们说的话,女孩子太在意了。
有人曾经说过,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个拉链。
也就是说,说话之前要走走大脑。
这是身为父母的一种修养。
而作为一个人,一定不要放弃自我成长,也许年幼时候,当你还无法反抗的时候,你无法拒绝周围的环境对你的影响。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会清清楚楚的对你的人格形成产生影响。
但,长大成人的一个标志,就是走自己清晰的认我认知,有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
不患得患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要记得,外界对你的影响可以降低下来了,用自身的思考去抵抗外界的喧嚣。
永远不要忘记动脑,思考。
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行尸走肉,不会人云亦云,生活才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这个时候的生活方式,人生走向,应该完全由自己决定。
抵抗惯性,保持清醒,保持主动性,这样才活得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