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通证:LTC
LTC,中文莱特币,是在Litecoin网络上的通证。莱特币的代码由比特币而来,但在发行量和出块速度上做了更改。莱特币总量恒定发行8400万枚,是比特币总发行量的4倍,而出块时间是比特币的1/4(2.5分钟),因此莱特币和比特币一样,都会在2140年发行完毕。目前莱特币市值约56亿,在数字货币中市值排行第六。
莱特币的创始人是李启威(Charlie Lee),他对莱特币发展方向的定位是和比特币绑定的,“比特币是金,莱特币是银”就是在这种定位下打出的口号。由于莱特币的代码来自比特币,并没有创新,所以理解了比特币的运行机制就可以理解莱特币的运行机制。但是在社区运营上,莱特币和比特币还是不同的,个人感觉莱特币社区要更为团结。这种感觉来自于莱特币在新技术运用的达成共识和推进要比比特币更为顺利。
莱特币已经实施了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这些技术在比特币的运用上层层受阻。其实这些技术首先在莱特币上运用,对比特币而言实验性的作用,有利于比特币的发展。甚至可以说,莱特币是比特币发展探路者,隔离见证、闪电网络、MAST以及Schnorr签名等技术在莱特币上运转良好的话,也会有助于比特币在发展上的突破。
总体来说,虽然莱特币的代码基本上来自比特币,没有新的东西,但它却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因此有了很好的发展。
2. 一个概念:隔离见证(2)
昨天我们讲了隔离见证解决什么问题,今天我们讲一下它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想要了解隔离见证如何解决比特币容量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个比特币交易都包含什么信息。比特币的一个交易信息包括,交易输入、签名信息、交易输出。我们可以把交易输入、交易输出统称为交易记录。在中本聪的设计里,交易记录和签名信息是打包在一起的,但是有人提出,这两者其实可以分离,这就是隔离见证的由来。
假如A通过银行给B转一笔账,银行需要验证A的签名才会让转账请求通过,但是B只用关心钱到么到账以及从哪里转来的就够了,不需要验证A的签名。那么在这个环节里,签名信息是记账节点需要进行验证的信息,A不需要把签名信息再发给B。而在比特币交易中,其实A是把交易记录和签名信息一起打包发送给B的,但B却不需要里面的签名信息,因此这二者可以分离。
在签名信息和交易记录打包在一起的情况下,比特币区块记账形式我们可以如上图般形象地表现。但我们可以只在区块里放入交易记录,然后给矿工说明哪里去查签名信息就好了,这样一个区块就可以记录更多的转账了。再看下面这个图,隔离见证并没有把比特币原来的区块容量改变,1MB 这个容量是被保留下来,但在这 1MB 之上,外加了一个资料区块。它将原本打包在一起的签名信息和交易记录分开,把交易记录留在比特币区块里,而把签名信息放在了资料区块里,并且在交易记录里留了一个指针指向放在资料区块的签名信息。
这样比特币区块本身的大小没有改变,却解决了它容量局限问题,隔离见证方案在设计上不可谓不精妙。
3. 一些思考:复利与专注
巴菲特的有两个财富秘诀,那就是复利和专注。
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读懂了复利的价值,更厉害的是他能够迅速行动起来,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复利发挥作用。高中时代巴菲特就开始利用复利投资,他投资弹子机,并用获得的利润再投入弹子机,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巴菲特真正看到了复利的巨大威力。巴菲特有句话非常著名: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很多人都模仿巴菲特的投资方式,但却没有模仿者获得像巴菲特那样的投资成功,专注是区分巴菲特和其他投资者的最重要因素。巴菲特几十年如一日维持简单的生活方式,并且做着同样的工作。巴菲特在古稀之年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专注力,为了了解韩国的股票投资市场,他可以从零开始学习韩国的会计准则。这样的专注精神,是那些希望通过模仿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取得成功的人无法做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