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头两节课,是数学课。明老师是从下面一所高中调上来的,教我们数学,同时担任班主任。我们是他在京门中学的第一届学生。他是个说话不紧不慢的人。皮肤白皙,中等身材,走路也是不急不忙。声调平和,从未见他恼过火过。
他来到课堂,先是公布期中考试总成绩,然后再讲解考试试卷。
他公布,班级总成绩及各科成绩。总分我排第一,三门单科成绩:英语、物理、政治,也是第一。其中,英语119分(总分120分)、物理97(总分100分)、政治96.5分(总分100分)。三门单科第一、总分加起来第一,这样,就四个第一。
这样的考试成绩,我始料不及。这不是我的实力,只是很大的运气。唯一能让我觉得不是运气的,是我的英语,那确实是实力。政治,有突击的成份,有运气,也有点点实力。政治老师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对我很和蔼,很亲切。曾经在教室外对我说,你以后有本事了,我给你看门去。我心想,哎呀,老师,我能有您这样的成就就不错了,还给我看门,这让学生情何以堪。
轮到物理课,物理老师邱老师一踏进教室,登上讲台,开口就说,说“这次物理考试,全班只有一个同学不挨批评”,那就是我,考了97分,第一名,只错了一道选择题。邱老师说,这道选择题出的有问题,不是考生的问题。
物理考97分,第一,纯属瞎猫子碰死耗子,运气使然。邱老师愈是夸我,我的内心愈是羞愧。依我学习物理的感觉,我能考及格,就是真实水平。或者说,题目出的太浅显,我这个中等偏下的智力,只是细心了些,便撞了大运。
其它的功课,数学、化学、地理、历史,考的只是中等水平。
我的同桌,厉害,数学满分120分,他就考了120。他是天才。他数学是真强,北大清华的料,不过偏科厉害。除了数学骄人,其它的科目就平庸了。
这一次期中考试,我虽是侥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引来了一些同学的关注,进而为此交了几个同样喜欢学习的同学,成为了时至今天的好友。
通过此次考试,虽然是侥幸,我也大致摸清了与我同窗的同学们的学习实力,担心班里排名垫底的压力应该是减少了许多,但是三年后高考可否考上大学的学习压力丝毫未减。
经此一试,剩下的半个学期,我稍微有点放松,知己知彼,心里莫名的担忧减少了好多。
高一,我在班里的成绩总体上在前五,运气使然。真的论实力,也就是前十的样子。
高一结束,面临文理分科。数学外,这三科,我中等偏上,理化史地,不过尔尔。我可选文,也可选理。家人也不建议干涉,全由我定。
那时候,一般是七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理科招生面广,招生多,文科窄且少。从考取大学的几率上看,选理科,是绝大部份同学的选择。我也不例外。
鉴于要以(1)班为基础,分成文科班,全年级选择文科的同学,全部集中到(1)班,我们就面临着分流。
学期结束考试,我的成绩又好像是班级第一还是第五,就被分到了整体水平更强一些的(7)班。
高二我便成了高二(7)的学生。这个班,天资聪颖的同学较多,在他们的面前,我自愧不如,自惭形秽。我依旧保持着刻苦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持能够达到的名次,不至于被人甩的太远,脸上挂不住。
高二、高三,我在班里考试的名次,介乎第五至十五之间,荡秋千。这个成绩与名次,既没有骄傲的资本,又不必枉自菲薄,过分自卑。
我有个同桌,女生,很聪明,也很勤奋,还很方法。高三那年,免于高考,直接保送北京一所名校。
那一届,我们班高下来,一贯数一数二的同学,以高分660分考入北大物理系,考分前十五名的同学,当年基本上走了一本、二本。
我的考分,573分,不高,刚刚过二本线。填报志愿,第一志愿,北方交通大学,第三志愿,镇江船舶学院。
那一年有军校提前招录。我不懂军校好坏,也跟着同学去体检,稀里糊涂地报了个志愿,西安第二炮兵学院。可惜,体检嫌我身高不够,直接淘汰。
如果当年能去二炮,没准今天我是火箭军的一名指挥官。可惜,历史不能假设。连围都没入,也好意思说这种话!全当自嘲,拿自己开涮一把,逗自己一乐,是可以的。
在我填报的志愿中,我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在是否服从调剂一栏中,我填了“同意”二字。其实当时,我是忘了的。后来没大学录取后调取档案时,我才看见了当时自己写下的“同意”二字,那是我的笔迹。
当年的一本线,是590分。重点大学得600分以上。我被一本录取显然无望。二本读个什么学校,也不知道。考试完了就回家了,在家等分数,等通知。
是八月初吧,得到通知,回学校拿通知书。校门右侧有一整面墙,是用来公布录取的分数及名单的。
来到学校,找到班主任,拿到一个信封,拆开来看,录取我的学校是大连水产学院,系别与专业是养殖系淡水渔业。
这个录取通知书,让我高兴不起来,甚至有些垂头丧气,甚至于心里有些别样的荒凉。
在当时,仍然幼稚的我看来,大学是大学,但不是什么好大学。别人问我是什么学校,我都羞于启齿。
事隔多年,时至今日,回头去看,横向纵向去比较,其实,我觉得,我的大学母校也挺好,自己发展的好不好,关键还是看自身以后努力,一个大学,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一生,只是当时自己莽撞无知罢了。
看到别的同学被什么好学校热门专业录取,欢呼雀跃,我除了羡慕之外,心里也暗自酸楚,不愿在学校多作停留,免得受到更多的刺激,便匆匆地顶着烈日炎炎,赶紧回家去。
进了村里,却并不急着回家。而是跑到一户人家屋后的竹林里,独自在一张竹制的躺椅上昏昏的睡去。
也许是累了,八月的太阳太烈,一去一回,晒得我又热又累,也许是心也疲惫了,心里因为高考不理想学校不理想所带来的失意,又无处倾吐,唯有午后竹林里的僻静与清凉,可以安抚我的情绪,让我的内心平静。
随他去吧!趁着无人,在这茂密的竹林,好好地睡上一觉,弥补我以前亏欠太多的睡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