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阅读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观点。但是,有些人的想法很深入,能够深刻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些人却只停留在故事情节上。比如,同样是看《红与黑》,有的人感叹于连:”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有的人却了解到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状况,洞悉作者的立意;还通过于连的进阶之道,联系到现实社会中的职场进阶之道。通过一本书,学到如此多的知识,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那怎样才能够成为后者,了解作者的深层涵义呢?
《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就是这样一本能够助你一臂之力的书。在阅读的路上,它教你识别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模式和规则,让你能够更轻松地理解作者的立意。
本书的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他的文学公开课深受大家的喜欢,他用诙谐、易懂的语言讲述文学作品中隐藏的奥秘,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托马斯·福斯特一起去探索吧!
一、环境是背景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了解社会环境,能帮助我们在阅读之前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圣诞颂歌》的背景是1843年的英国,当时的英国流行一种观点:帮助穷人是错误的,而作者的本意就是抨击这种这会现象。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背景,我们可能就只以为这是一个坏人变好的故事。
而作者营造自然环境,是想要表达特定的情感。《厄舍府的倒塌》一开始就通过对凄凉的地理环境的描写,营造了紧张、心慌的氛围,通过不同氛围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也会跟随着变化。
还有很多特定的场景,作者给了它象征的意义。比如《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河流,它先淹死了人,然后它又救了哈克,可是接下来,它又将哈克带到了蓄奴区。在每一个场景中,河流都有不同的象征,我们需要用想象力及创造力理 解作者的本意。
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最喜欢的场景就是:“我家住在一条大河边上。”他认为水是有生命感的,因为它是流动不息的;水也是干净的,而这也影响着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是有“ 洁癖”的;水更是有弹性的,可以成为任意的形状。
还有很自然现象也体现了作者的用意。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每一个场景,作者都有他的用意。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热情多彩;秋天,硕果累累却也有可能是暮年将至;冬天,苍白寂寥。失恋的时候,倾盆大雨肯定会捧场的;前路艰难时,必定要迎风而上。“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看到这句话,你是否开始脑补一些“蒙面大侠”、“偷鸡摸狗”的场景了?
环境总是与人物的行为、心理相呼应的,它加深了我们的理解,更能烘托作者想要表达的形象。
二、情节是骨架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探险”。咦?说什么鬼话呢?但是,你真的没有看错!作者的真实意图总是隐藏在一些看起来简单的情节上。一个脾气古怪的穴居动物格林奇,因为受够了圣诞节期间的热闹,决定从山顶洞穴到山下无名镇去偷圣诞礼物及所有的装饰物。在途中,它还遇到了很多困难。你相信,这是一次探险么?来看看作者的演示:探险者:格林奇;要去的地方:无名镇;要去的公开理由:偷礼物;艰难险阻: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要去的真正理由:了解了圣诞节的真正意义,寻找到了真正的幸福。这是作者提出的探险五要素。所以你学会了吗?再去看看《指环王》、《星球大战》,也许你会醍醐灌顶喔。
当然,还有很多情节都有不同的含义。一起吃东西代表着分享、友好。就餐时,其中一方愤然离席,说明离席的这个人,跟就餐的其他人有了分歧。你的脑海里是否出现了一系列吃饭掀桌子的场面呢?这是决裂的前奏。
描写吸血鬼的情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隐形的吸血鬼:人类。《黛西·米勒》讲的是黛西想要引起富人温特伯恩的注意,可温特伯恩的朋友们都不待见她,但却没有与她切断联系,一直在利用她。最后,黛西感染疟疾而亡。你能看到吸血鬼的存在吗?
托马斯·福斯特教你识别吸血鬼:利用别人,实现自我;否定他人的的生存权利;把自己的欲望,尤其是邪恶的欲望,凌驾于他人的需求之上。
所以书中的情节不仅是简单的故事,而是隐藏了作者的用意。
三、人物是关键
看《罗密艾与胡里奥》、《西区故事》的时候有没有让你想起《罗密欧与朱丽叶》?前面两部作品者都是改编自后者。你会在前面两部里看到熟悉的情节。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文学。”
虽然三部作品描写的都是一对恋人,可结局却不尽相同,每个结局都能引人深思。
莎士比亚创作的很多作品都被其他作者塑造成不一样的作品,为什么那么多作者引用莎士比亚呢?因为他的作品够经典,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对他相当熟悉。我们在看新故事时,熟悉的感觉会让我们更有兴趣,更能坚持看下去,同时对新旧两部作品进行联系、对比,更能加深我们的理解。
不过,你看到的新的作品可能也不是来自莎士比亚,也有可能来自《圣经》或者希腊罗马神话,因为这些作品里面的人物、情节都非常吸引作者去重塑,去改编。
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作者可能会对一些人物进行“特别的处理”,比如,患病,但不是每种疾病都适合写进作品里,心脏和眼睛是最常见的疾病,因为心脏是情感的来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写的不仅是疾病,他更想用疾病来刻画人物。
在《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许多有相互联系的作品,想要达到这种级别,我们需要阅读更多的作品,这样,我们在阅读新作品的时候,就能与旧作品进行联系,进行总结,进而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
我们在看文学作品时,参照《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提到的案例,能加快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能更快了解作者的深刻用意。所以这本书真的是阅读的好帮手,你不容错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