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一次发现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每一次发现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作者: 敏而好学w | 来源:发表于2020-12-23 12:52 被阅读0次

每一次发现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本次作文公开课的反思

1.讲课缘由:

联考时作文没找到范文。所带班级作文遇到了瓶颈。要么找不到说理角度,要么找的角度只是材料中浅浅的体现,要么找了两个角度再也找不到第三个角度,要么找的三个角度中间缺乏有机关联,要么抛开材料直接拔高。

要么认识有偏差。很多同学只是泛泛的谈到做发财梦无可厚非,有梦想,而且很真实。我知道发财梦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的经济梦,个人的中国梦。但学生却没有再去考虑发财梦实现的途径问题,以及这个对象是孩子,仅仅梦想时发财的长远影响“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弊端,也忽略了追求什么样的自由生活才是应该的,可取的,也忽略了帮助人和发财之间其实不是绝对的条件或者因果关系,如果这些问题都没有认识到位,它会助长“助人需要高成本”之风,它会为“不助人是因为还没发财”的说辞找借口,它会滋生“追求自由就是崇高的就是主流的就是应该被认可的”的土壤……很多的思维漏洞学生都视而不见,我突然很担心学生的这种不计后果的迎合,以为真实就应该支持,而忽略了真正的真和善到底是什么。

2.讲课前的准备:

对班级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争论性材料作文的难点有哪些,希望在哪一方面有突破。

修改了无数次课件,难以取舍,顺序的先后,内容的取舍。

3.准备讲作文而不讲其它专题的原因

我想过选一节学生的原创命题打磨现场,也想过选一节学生在大单元设计下的主题分析,也想过选一节学生对某一个诗歌专题的板报设计并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来完成对某一诗歌主题的复习,也想过选一节学生自己完成的试卷讲评……

最终,这些都被我淘汰了。

把每一次公开课当作自己成长的转折点。

我想把每一次的公开课都当成自己极限的挑战。虽然很多时候挑战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但为了每次挑战我经历的过程成了我最大的收获。

每一次课都要把学生当作主体。

我想把每一节公开课都当成对学生有深刻启发,能解决学生切实问题且很难解决的所在。这个思维层面上的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也很重要。学生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课堂的内容,课堂的形式。

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理论活起来,让实践更有方向。

宋自强老师的专题报告有难度有深度,我想用一节实战操作课来把我们的理论融入到实践中。作文课,属于技能课。必要的理论少不了,但实际下水操作更重要。

4.教什么很重要,怎样教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已到不惑之年,先斗胆这样说一句),后期教学可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凭着经验教学,也能教得很好。但每一期的学生却是新的,摒除掉老化的知识,排除掉某些经验主义,研究学生的需求甚至是思维方向,可能就变得更重要了。 所以我在考虑了教什么之后,怎么教成为了我的难中之难。

我得考虑我对宏志班学生的要求(作文要在48+,在字体达到48+的情况下,作文努力突破53。)

所以升格作文成了必需。

因为这个角度本来就很难,选的病文又不是一无是处,恰恰需要学生的火眼金睛才能把这个本来就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改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道理讲通,(分析问题的角度:行为对象的年龄、身份、学识,行为主体的实质。目的、原因、动机,方式、手段、方法,结果、影响、意义,客观背景、主观条件);

道理讲准需要认识(认识问题的标准:辩证,生存发展原则、同情弱者原则、多数少数原则);

道理讲圆讲好需要信仰(有理想情怀,有境界,尊重事实,理性分析问题,打破“我执”,对“异见”的包容)。

这些都不能忽略对手意识,对象意识,背景意识,主观条件意识,立场意识。

以上这些内容推给学生很容易,难的是实际操作。

所以我用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发现,让学生改,让学生比较,让学生说,我再稍加点拨。这个过程也恰恰是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提升他们认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绝不是一条线索,他会分很多岔,此时我不想硬拉回来为我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服务。因为我需要知道的就是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不足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就是他们在写作文时或表达时会出现的问题,所以他们说的越多,我了解的越多,对话交流的越多,解决的问题也越多。

本节课,我只想解决两个问题,如何条分缕析说理,如何让自己的立意高格局大。

但实际上,我弱化了条分缕析说理,而重点放在了把道理说通说准说圆上。因为给学生推送的第一篇文章,其实说理的角度还是很有逻辑的,只是稍微有些瑕疵。

5.我的遗憾:

让文章高立意大格局,我让学生有了这个意识,让学生有了它“需要在前面进行就事论事就事论理的铺垫,后面提升拓展才可以用”的意识。但对第二篇范文的分析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完成。对第一篇病文的升格之范文第三篇的展示也很匆忙。

对条分缕析这一点儿展示的不够。病文的内部逻辑其实点一下更好。

有一位同学对有个句子有异议,我也只是点了一下“句子的三代关系(段与段、层与层、句与句)要充分把握”,但时间关系也没敢展开提。

说到无我忘我境界时,屈原以死明志,荆轲易水诀别,烛之武退秦师,廉颇将军甘居蔺相如舍人其后壮大赵国……等等教材中这些无我忘我的例子我都没有来得及帮学生拓展思路。

后三组还有很多想展示的同学都没有来得及展示。给每一位想表达的同学以机会,给每一位害怕表达的同学以勇气,给表达不当的同学以鼓励,这个,可能比某一个具体的任务的完成来得更有价值!因为每一次表达,可能都是这个学生的转折点。

6.我的收获:

不满意自己,但很满意学生的表现。5班(不是我任教的班)学生回去后,把自己的笔记借给2班(本人任教的班)看。2班有学生跑到5班去要笔记。2班还有学生把那篇病文自发的改了改放到我的办公桌上。

一次课让学生有启发,有发现,甚至还想分享,让别人也想分享,足矣。

相关文章

  • 每一次发现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每一次发现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本次作文公开课的反思 1.讲课缘由: 联考时作文没找到范文。所带班级作文遇到了...

  • 2018-11-04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

  • 2020-05-19

    每一次痛苦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

  • 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1、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在佛学的熏修下,我虽然还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但...

  • 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在这途中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大风大浪,但是我们要学会知难而上,不退缩。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从...

  • 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高考刚过,又要迎来中考。身边的孩子们也在按照一定的节奏不间断的跟踪测试、反馈。无论关乎人生方向的大考,还是阶...

  • 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晋城爱物学校2019级‘深情托付 重任在肩’新生开学典礼现在开始!”铿锵有力的开场词出口,那一刻,仿佛周围的世界...

  • 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2019年6月10日是一个值得去纪念的日子,我参加了我们学校和校企归心谷普洱联合创办的归心菁英人才选拔赛...

  • 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今天跟很久没约的老梁见上面了,她刚结束教师编制的面试,成绩以一两分之差落榜了。从暑假开始备考到现在,每天高度的学习...

  • 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2018年11月30日 (第二期) 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兴奋地走向读书会。而读书会现场,孩子们叽叽喳喳,更是沸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一次发现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vy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