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感

作者: 随处是景 | 来源:发表于2024-02-07 06:43 被阅读0次

婆媳关系一直是家庭生活中的第一大难题,现在很多年轻人恐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女孩子是恐惧婆媳关系,甚至也有相当一些男孩子害怕自己吃不了婆媳关系中的夹生饭。

目前适婚的90后、00后多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男孩女孩都是在父母的宠溺下长大的,有些父母不能接受孩子长大成人,尤其是另立门户。在他们心里,子女永远是他们的孩子,子女的小家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任意出入,不拿自己当外人。

今天我要说持这种观点的父母是大错特错!他们的没有边界感,既害了自己,也会误了子女的幸福。

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

父母之于子女,或者子女之于父母,虽然有隔山隔水也割不断的血脉亲情,但子女长大成人后,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父母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但仍然不可避免的是“他人”,是他们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他人”。

所以作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边界感应该适时建立,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得到,唯有父母之爱是为了离开。优秀的父母会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逐步退出孩子的生活——

俗话说“三岁分床,五岁分房”是有一定道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课。从孩子上幼儿园离开妈妈的那一刻开始,便逐渐走上和父母建立边界感的第一步;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孩子开始在学校午餐,初高中阶段可能住校,十天半月回家一次,大学时半年回家一次,直到工作、结婚,可能一年回家一次。即便孩子如果几年都不能回家一次,父母也要接受,因为孩子已经脱离了父母的怀抱,有了自己的归宿。父母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那个子女新建立的小“家”里,不管是付出了多少,你都不是那里的主人,子女才是那里真正的主人,而父母是“外人”!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离父母越来越远的过程,是孩子逐渐适应社会独自生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人与生俱来的成长规律。“边界感”是父母与子女彼此独立、互不干涉的微妙平衡。父母遵守“边界感”,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孩子,是家庭和谐相处的基础。

“当止则止,人生不耻。”这句警示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同样适用。

相关文章

  • 听心理边界感课程

    总结要点 1.心理边界感指对边界的判定或重视的程度。 2.一个人的边界感决定每个人的幸福指数。边界感就是让内心善良...

  • 边界感,有事说事

  • 守住边界感,关系处到刚刚好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你了解多少,你是一个很有边界感,能自觉的不侵犯别人的边界,同时,能巧妙地守住自己边界的人吗...

  • 你是否会为得到某些东西而将手伸入别人的禁区?边界感认识一下

    昨晚看了刘润老师的一篇文章——没有边界感,即使长大以后,仍然是个“巨婴”,非常有感触。 什么是边界感?边界感的本质...

  • 边界感

    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边界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有尊重别人独立性的觉知。

  • 边界感

    跟着孩子休暑假,最开心不过了。假期回老家和亲戚一起玩了几天,聚了几次,又一次享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但是也有些不太开心...

  • 边界感

    生活中太多的矛盾,冲突,不理解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无边界感 父母仗着父母的身份随意替孩子做决定,决定他的吃,穿,住,行...

  • 边界感

    周末学心理咨询的时候,我摆了两次沙盘,一次个人,一次团体。同事根据我摆的沙盘说我是一个边界感强的人,她说的似乎也有...

  • 边界感

    刚刚花了一点时间翻看了一个朋友的朋友圈。感觉她吐槽的东西都好有趣啊。虽然有些事实在我听起来就理所当然,但从她口中说...

  • 边界感

    情绪失落,回家的地铁上泪流不止。哭完了以后感觉跟喝了点酒似的,高兴坏了。 晚上安妮姐姐做我的教练,随便聊聊。有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界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wc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