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想法
一本书赚240万!马伯庸写作方法揭秘

一本书赚240万!马伯庸写作方法揭秘

作者: 晓晓细读红楼梦 | 来源:发表于2025-02-12 18:10 被阅读0次

写出《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的荔枝》《长安十二时辰》,很多作品被影视化的“鬼才”马伯庸说:

他的写作方法其实都挺笨的,没有写作天赋。

他只不过是“勤能补拙”的努力型选手。

马伯庸的写作方法如下:

01烂笔头胜过空想脑

哪怕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嫌弃,也要硬着头皮写完。马伯庸说“一个烂的完整的小说,要超过10个在你脑海中觉得很完美但是还没来得及写出来的小说。”就像健身要练肌肉记忆,他每天雷打不动写3-4千字,即便成名后也保持"上班式写作"——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让笔尖永远温热。

02写作书要挑时候读

新手别急着啃写作指南,先让文字直觉野蛮生长。等撞上瓶颈卡壳时,再去翻方法论,就像迷路时拿到地图,瞬间打通任督二脉。

03脑内自带摄像机

下笔时想象自己是导演,文字就是镜头语言。该给特写时细腻描摹,该全景时大气铺陈,必要时还来个慢动作分解。这种镜头思维让他的小说天然适配影视改编。

04先开枪再瞄准

资料永远查不完,灵感等不来。他推崇"先开枪后瞄准":先搭出故事骨架,再在写作过程中查漏补缺。初稿再糙也没关系,写着写着,人物会自己开口说话,情节会自然生长脉络。

05剥洋葱式追问法

面对抽象主题,像剥洋葱般层层设问。例如写“温暖“这个问题,就可以发问:到底是物理还是情感的温暖?谁给予你的温暖?获得温暖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一些曲折的事情?

06杂食阅读养灵感

他像饕餮般吞食各类文字:从古籍善本到微博热搜,从学术论文到综艺字幕。但从不盲目阅读——带着具体问题去翻书,就像拿着藏宝图寻宝,效率翻倍。

相关文章

  • 侃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王朝》

    如何向别人介绍一本书?马伯庸说:“侃”。如何向别人介绍一段历史?马伯庸说:还是“侃”! “侃”在字典里有三个意思:...

  • T计划:阅读与写作Day7

    今天关注了马伯庸作客东方甄选,对话刚恢复上播几天的董宇辉,谈到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等作品。 关于写作,马伯庸曾说...

  • 2020年度书单

    《明朝那些事儿》(7部)-当时明月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显微镜下的大明》-马伯庸 《马伯庸笑翻中国史》-马伯...

  •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_马伯庸

    这确实是一本中国的简史,简单到作者只从“德行”这一个角度,带领我们走过了中国5000年的历史。这里的“德行”还不是...

  • 大西安专题1:长安十二时辰2

    《长安十二时辰》是文字鬼才马伯庸最新长篇,它突破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界限,打造令人窒息的历史悬疑巨制,揭秘不为人...

  • 马伯庸直播

    把人物推向绝境,通过人物在绝境中的选择,展示价值观。 用动作开头。小说画面动作花。无论多烂,都要坚持写完小说,坚持...

  • 遇见马伯庸

    今天下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俞敏洪的直播间里,他正和马伯庸聊天。 我是在两年前,朋友介绍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时,知...

  • 马伯庸lP:【摩西脑图】

    转摩西老师【画图啦•2022326•马伯庸IP】 摩西脑图死磕侠 1、文化领域马伯庸是个大Ip,他书写的好,当然这...

  • 《刺客信条:长安》,是玩笑?还是游戏!

    文|张书乐 比起看剧,还是直接抄起一本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原著更过瘾。 没别的,更能感觉到马亲王(马伯庸的昵称...

  • 用一张纸让脑子动起来

    今天读到马伯庸有关思考的文章《当你怕鬼时到底在怕什么》,很受启发。 马伯庸说,你说你害怕鬼。那么问题来了,你具体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书赚240万!马伯庸写作方法揭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zcp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