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愿需求巨大
目前我国度假旅游市场总体蓬勃发展,市场 需求巨大。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人群不再 满足于走马观花、行程紧凑的观光旅游 ;近四成 (37%)人群更愿意一次出行在一地深度游,有明 显的度假意愿;七成以上人群倾向于在小 长假期间度假旅游;22% 的人群度假旅游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与亲朋好友 一同度假旅游可以增进情感互动、融洽家庭代际 关系,产生欣喜而愉悦的情绪,是幸福感的重要 体现。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大众的度假旅游出行 同伴主要为伴侣、父母、亲子,其中愿意与伴侣 同行的人群占近七成,愿意与父母或孩子同行的 人群占近六成,愿意与朋友同行的人群占约四成。 高频次、近程游凸显度假旅游成为生活新常 态。问卷调查显示,22%的人群度假旅游出行 达到每月 1 次以上。手机信令数据显示,出行达到每月 1 次以上,每年 2 次以上人群超过 八成。
2. 美好生活要素
日益增长的度假旅游需求是大众追求美好生 活的重要表征之一,体现了人们对幸福感、自我 全面发展的积极追求和对自主化、高端化、休闲 化生活品质的热切向往。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 的提升,旅游消费进入多元化阶段,度假旅游也 逐渐呈现常态化、多元化、家庭化、大众化等发 展趋势,成为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改善性需求, 其整体发展状况也必将成为衡量大众美好生活水平的重要参考性指标。 度假旅游有助于修养身心、增长见识,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问卷调查显示,大众度假旅游以 放松身心、享受环境、体验不同生活方式以及深 度了解地方文化等为主要动机,此外还包括在娱 乐中健身康养、在度假旅游中接受人文教育、逃 离大都市、避暑避霾等多元化的动机,充分体现 了人们对修养身心、增长见识、享受生活等促进 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的积极追求。 度假旅游增进亲朋情感互动,提升幸福感。 度假旅游可以带给人们简单、快乐、阳光的感受。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与亲朋好友 一同度假旅游可以增进情感互动、融洽家庭代际 关系,产生欣喜而愉悦的情绪,是幸福感的重要 体现。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大众的度假旅游出行 同伴主要为伴侣、父母、亲子,其中愿意与伴侣 同行的人群占近七成,愿意与父母或孩子同行的 人群占近六成,愿意与朋友同行的人群占约四成。 高频次、近程游凸显度假旅游成为生活新常 态。问卷调查显示,22%的人群度假旅游出行 达到每月 1 次以上。手机信令数据显示,2017年8月,我国度假游客停留时长在2-3天 (48-72 小时)的最多,比例达到 38%; 以省内及相邻省为出行范围的近程游比例高达七 成以上。短期和城市周边近程的“微度 假旅游”客源层更宽、时间更灵活、度假目的更 综合,逐渐成为都市人的旅游首选。高频次、近 程游使得度假旅游越来越成为生活常态,成了大 众丰富美好生活的新方式。
3. 阶段特征显著
当前度假旅游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度假市场 尚未形成成熟稳定的格局。在旅游业转型发展的 大背景下,度假旅游呈现出如下三个显著的阶段 性特征 :
(1)与传统观光旅游互为因借、高度融合的 阶段性特征。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已有近六成人 群在度假旅游时喜欢“娱乐”类活动内容,但带 有一定观光特征的“景区游览”仍是现阶段度假 旅游分量最重的活动内容,占比超过 70%。
(2)度假游客品质意识有待提升的阶段性特 征。虽然有过半人群趋向于一地深度游的度假型 旅游方式,但其中只有两成左右开始有意识地关 注“住”的品质,对客房的景观性和生活性配置 有所需求,可见度假游客的品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住”的品质关 注重点依次为景观大窗、观景露台、简易厨房、 儿童床、客厅和浪漫浴缸。
(3)度假游客呈现“享受型”“经济型”和“成 长型”三个聚类。对具有度假旅游意愿的游客样 本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样本人群呈现三类典型特 征。在有度假意愿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享 受型”群体有能力且有意识地追求高质量的度假 旅游 ;还有三分之一的“经济型”群体,其度假 旅游需求还基本处于低效需求阶段 ;而另外三分 之一的“成长型”群体介于前二者之间,度假旅 游出行能力和品质意识均处于成长培育阶段。 享受型群体以年轻化、度假旅游常态化、品 质意识高为显著特征,这一群体度假旅游出行频 率高,关注特色,对节赛、演艺、亲子活动、康 养类产品需求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经济型群体度 假旅游意愿虽高,但出行率低、消费意愿低,这 一群体工作与生活忙碌,闲暇时间少,品质意识 不高,观光需求仍十分显著。成 长型群体处于由经济型向享受型过渡的阶段,呈 现多元化,在度假旅游行为特征方面尚未形成显 著的群体特征。随着经济收入增长、人生阶段的 变化,未来有可能向享受型转变。这些游客有潜 力成为未来度假旅游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