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间四月,朗朗春日,汾河岸边,雁儿双双飞。
突然,雌雁一声哀鸣,跌落下来,一箭已穿透羽翼。
一老者拾起雌雁,欣然而去。
雄雁徘徊长鸣,幽怨难禁。
突然它迎风展翅,直冲着老者横扑下来,只一瞬,便以头触地,绝命于雌雁身旁。
朗朗春日顷刻楚雨凄风。
1
十六年后,芳菲的四月,太行山间。
山道旁有间农家小院,小院内桃花盛开,纷纷从围墙上冒出来,招摇着。
一袭青衣少年翩然而至,轻扣柴门。
片刻,柴门轻启,只见一妙龄女子探出身来。
“请问姑娘,小生崔玉踏春至此,适逢口渴,不知可否到府上讨碗水喝?”崔玉弯腰作揖。
“公子多礼了,这边请。”少女前面轻轻带路。
2
院中遍植桃树,桃花满枝。
一木桌置于桃树下,桌上茶叶茶具一应俱全,似正在恭候客人到来。
宾主落座。
崔玉接过姑娘递过的茶杯,缓缓抬头望向女子。
只见姑娘明眸善睐,浅笑盈盈,大方风采中又含几分娇羞。
姑娘名唤雁儿,与父亲隐居于此。今日父亲外出访友,故她一人正品茶赏花。
3
姑娘细述完生平,便一直微笑不语,只顾着给崔玉添茶。
崔公子原本是个内向寡言之人,今日实在口渴难耐才斗胆敲的门。
平日只读圣贤书的他,除了家中姐妹甚少与外面女子接触,此刻已是面红耳赤拘谨万分了。
一对佳人,一时竟相对无言。
细风吹过,花瓣落于姑娘粉色的衣衫,落于乌黑的发梢,只见发中雁形头钗轻晃。
稍坐片刻,崔玉便起身告辞。
雁儿款款送至院门。
崔玉频频回首,只想多看一眼那副画卷:漫天桃花树下,盈盈独立浅笑的女子。
而女子眼中的不舍他却看不清了。
4
又过一年,四月桃花又盛,小院门外。
又见崔公子在轻扣柴门。
但许久,无人来应。
雁儿,莫非你已搬走了不成?
去年那日踏春后,第二日崔玉便上京赴考了,前日才回到此地。
怎奈,今日再访,斯人已不见。
微风又起,落英缤纷。
崔玉哀痛不已,在院墙上题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怏怏而归。
5
三日后,崔玉又来到小院,只听得院内哭声阵阵。
顾不得扣门,崔玉便冲入院中。
只见一白发苍苍老者正抱着一女子尸体在痛哭。
老者上下打量了崔玉,便破口大骂:“你是崔公子吧?你害死了雁儿啊!”
崔玉大惊失色,赶紧细问其祥。
原来雁儿自从见了崔玉之后,便一直念念不忘,想着他若有意,定会再来。怎奈从春到秋又到春,一年将逝,也未见公子再来,于是整日郁郁寡欢。
父亲前几日带她出门访友,开解愁绪。
昨日回来,见到院墙上的诗,只呼一声:“这辈子我终究又错过了你!”便气结身亡。
6
崔玉半惊半呆,原来雁儿对自己如此情深义重!
他悲从中来,上前一步,抱着雁儿失声痛哭。
“我来了,我在这儿!我来了,我在这儿!你醒来!你醒来!”
崔玉不停摇晃雁儿的身体。
片刻,雁儿竟然缓缓睁开了眼睛,轻轻地笑了。
“你终于来了!我等得你好苦!”
7
天庭。
王母娘娘与玉皇大帝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
“玉帝,咱们的苦心终究没有白费啊,这辈子他们终于可以做恩爱的夫妻了!”
原来当日,雄雁的殉情感天动地,竟惊动了天庭。
玉帝令众神设法让双雁重圆夫妻之情。
月老提议让他们转世为人,体会人间情爱。
而孟婆,悄悄地倒去了原本雌雁要喝下的那碗孟婆汤。
8
那日雁儿初见崔玉。
崔玉接茶时左手手背上的大雁胎记一览无余。
雁儿一时惊起,千言万语已不能言。
她默默地轻晃自己的头钗,似大雁在轻飞。
空中,掠过的大雁在轻啼。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