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老牌的传统行业老大,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完整研发流程。但是,由于国内外研发的项目的区别,以及人员工作节奏的不同,原有的瀑布式研发流程自然也并不完全适应国内的研发中心。国内的项目,都集中在行业的中低端领域,价格竞争激烈,高端产品的技术优势在这一市场中无法带来很多的价值。同时,国内的工程师,说句实在话,工作比国外的同事努力得多,你得用足够多的工作量和足够快的工作节奏喂饱他们,否则很容易产生惰性。基于这些特点,我将一些敏捷开发的概念融入了现有的流程中,也参考了这周刚刚介绍的Design Sprint的一些想法。管理、流程都只是手段,能够开发出好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先看一下现有的流程。如果仔细理解这些流程,也不得不佩服德国人在流程设计上的抽象能力。
第一阶段:验证产品技术,排除技术风险;调研市场,生成MRD;
第二阶段:验证需求,生成PRD;使产品符合公司的整体战略,技术上可以复用,生成ARD(Architecture Requirement Document)
第三阶段:证明需求可实现,找到需求解决方案,生成PSD(Product Specification Document);是产品结构化可复用的解决方案ASD(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Document)
第四阶段:研发,保证产品符合验收条件,通过核心用户测试(Beta test)
第五阶段:准备上市,准备所有上市的材料、文档。
每个阶段之间,都有一次公司各个大佬都参加的评审会,称为Gate。
在传统行业,这一套流程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特别是针对高端硬件的研发项目,更利于风险控制和管理。但是,针对中国研发中心的任务,弊病也是很明显的:
1. 研发周期过长。从开始研发到上市,最短也需要1-2年时间。
2. 需求不够灵活。从流程上可以看到,MRD/PRD这些需求文档,和真正的研发过程相差了很久,在2年的研发过程中,需求的变更需要更多的流程。市场瞬息万变,特别对于软件来说,2年之后的技术肯定已经天翻地覆,需求需要更加敏捷地管理。
但是,在传统行业大公司呆过的人可能会深有体会,不走流程,也就意味着没有资源,游戏规则是一定要遵守的。于是,针对本地的快速研发流程,改进如下:
1. 重新定义MRD/PRD里的需求级别。原先的需求,分为三个等级:Must-have/Shoud-have/Could-have。一般的项目,大部分都是Must-have级别,也就是一定是要在研发阶段完成的。高级别的需求太多,优先级不够明确,也是研发周期过长的原因之一。因此,根据KANO模型,我重新划分了级别:基础功能Must-have;亮点功能Excite-to-have(对应Should-have),期望功能Nice-to-have和无差别功能(对应Could-have)。同时,大幅度减少Must-have的占比,只将整个项目的基础功能,如协议、架构等,作为Must-have优先级。尽量完成多的Should-have功能,Could-have基本不做。
2. 缩短研发周期至6个月。对于大的软件项目,宁愿分为多期完成,每一期完成之后,根据市场的反馈重新定义需求。我们不期望2年憋一个大招,而是期望小步快跑。
3. 在第四阶段(研发),部分采用敏捷开发模式,2周为一个周期,不断将迭代的产品更新给核心用户,并得到反馈。而不是在研发完成之后,做一次大规模的beta test,因为那时候即便发现问题,也已经为时已晚。
4. 借鉴Design Sprint,将UI/UX设计,从项目中抽离出来,分配尽可能多的资源。传统企业往往重视技术而不重视用户交互,可以做出很多大而全的软件,而做不出小而美的方案。给予UI/UX相对独立的环境,矫枉过正,加强对UI/UX的重视。
流程是手段,不是目的,这门课让我开拓了眼界,每周的作业虽然经常拖稿,但写作是强迫自己去思考的一种方式。课程给了我一个武器库,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武器,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也是我参加这门课的目的。同时,武器库的使用,也需要小步快跑,不断试错,而不是等到学完之后,再放一个大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