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如水墨
自从有了朋友圈大家都开始去圈里面晒晒,刚开始大家都像刚进门的新媳妇,有一分不知进退的意思,不过晒晒自己自拍,或者吃的喝的,分享自己的幸福感。也有不少人把自己的心情扒开了晒出来,希翼能有人像阳光一样照进朋友圈来烘干自己潮湿的心。
当时我也晒,晒晒短诗,晒晒感悟,晒晒人生旅行中的得失,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感觉短文不够过瘾,干脆在朋友圈写文章。
后来想着开公众号,一直也没开。
有一次去爬山,跟三两个朋友一起看完了山上的动物园,继续向上爬,选择了一条几乎没人走的荒野小径,山势陡峭坡度大,没走两三百米的路程,加上是夏天,三个人满头大汗,正准备寻一所幽静遮凉的地方休憩时,林中走下来一位姑娘,披肩短发,条纹T恤牛仔裤,一米六的样子,瓜子脸,大眼睛,两颗明显的虎牙,皮肤不算白皙但干净光滑。
我们正准备侧身让路的时候,她开口搭话了:“你们不要上去了,上面没路了”。
我一个带眼镜的朋友说:“啊,这样啊”,跟人家也不熟,所以只是礼貌性地回应。
我开玩笑说:“你一个人在这里跑,小心迷路出不来”。
她笑笑,没说话。人在荒野半天没遇到一个人,遇到人自然有一份亲切感,顺势把手里一瓶矿泉水递给她。
“给你,我们就算瓶水(萍水)相逢了!”我说
她不客气的接过水了一口,跟我说谢谢。
由于前面没路了,也看不出来有啥好风景,说话的功夫全是歇了歇,于是我们就转身往下走,她也跟我们一起往下走,路上也是随便闲聊了一些乱七八糟的闲话。
到山底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了她叫林妙妙,是做私立教育老师的。因为大家都饿了,景区里面有卖炸土豆的,有卖酸辣粉的,买了四份炸土豆四根烤肠坐在湖边随便吃了一口,打算回去再吃。
临走的时候她加了我们的微信,说有机会一起玩。
过了几天,我朋友圈的一篇文章下面多了一个点赞并收到一条消息:你喜欢写作的话推荐你去简书写!
我问她简书是个app还是网站,她告诉我手里应用下载简书就知道了,很简单。
我百度了一下简书,算是对简书有个大概的了解。其实到今天我也不是特别清楚简书,就像我来了三四年了它同样不清楚我。
只是百度完之后我就马上下载了简书app,开始编辑资料注册,登陆。登陆上去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朋友圈写过的文章复制进简书发表。一个多小时就做了这件事。
发完之后赶紧看里面的文章,看看里面的写作水平如何,翻翻高手的牌子,作为一名新人像初到大宅院一样这里瞧瞧,那里逛逛。
现在看来三四年的时间在简书已经写下了120多篇原创文章,接近20万字,也有简书创作者徽标了。通过积累我已经着手写中山自传体小说了。但我从来只是一个纯粹的写手,写文章的时候打开编辑,写完了发表,完事。
也遇到了一些喜欢的写作能手,比如“在下行之”等,关注的人不多,都是欣赏的笔力。看看他们的写作手法跟文章脉络,学习学习。
归根结底来简书的初心有两条:,一、积累写作能力,二、学习喜欢的高手的写作技巧跟思想。
这两点一直未变,对于写作我热情未改,还有一个小小愿望:简书大人,如果能推送一次我的文章那是极好的,哪怕增加一些点赞量也是我辈简书人莫大的动力。
以前的人想学门手艺,都要拜师,加入名气越大的师门越吃香,所以很多人在名门挤脑袋,也有不少人因为条件问题拜了不知名的门派师傅,行走江湖重要的是招牌响亮,人家问您哪门哪派?师承何人?你说我是华山派的弟子,或者我师父是鲁班,人家都得敬你三分。你说我是牛二,无门无派,除非你很有本事,否则别人看不上你。
拿修仙派来说,就是散修,自己瞎琢磨。成不成全靠天份跟运气。
在简书,我就是就是散修种的一员,来了不少时间了,总是看别人吹牛来简书怎么怎么厉害了,怎么怎么成长了,完全不顾古代书生十年苦读的合理逻辑性。酸牙臭嘴瞎咧咧。
写作这个东西,没有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持续性,想着拿自己那点机灵出来抖,很快就江郎才尽的,急不得,慢慢来,真正让人快乐的是你越积越深的功力,进来就想着卖文章的想想古人,实在混不下去了才给别人写对联,或者测字换钱过日子,那都是背着同窗做的羞于启齿的事儿,咱们还是不要连老前辈都不如,那怎么能青出于蓝呢?
这篇文章算是作为一名简书散修给简书大大的投名状!
看看别人说的投稿给简书会增加阅读量是不是真的?
我很怀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