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走了》这本书我一直想看,但是一直鼓不起勇气看,那是要经受多少痛苦啊!放了将近一年,终于鼓足勇气,翻开沉重的书页。
书不厚,如果有时间,简直可以一气呵成。悲伤的时候能令人动容、流泪,但悲伤之间,不是一悲到底,而是时不时的有幽默跳动的事情、语句出现,让人红着眼睛却噗嗤一声笑了。
读这本书,除了妈妈走了这一大悲伤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美好的,这让人读下来不那么苦,心不那么堵。越往后读,越觉得道路越宽阔,生活越有滋味。让我看到了乌娜一家人为走出妈妈的阴影而努力,最终战胜自己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人真的很坚强,没有一个人是你离开不了的,哪怕是你的至亲。伤心难过在所难免,但是生活本来就是悲欢离合,要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这就是真实人生,悲喜交错,为不幸的事而悲,为有趣的事而喜。妈妈的离去,是世上最悲情的事,怎么个悲法?也不能总写很伤心、痛苦啊,流眼泪啊,读者一下子就看腻了。作者用具体事情巧妙自然地让每个人都伤心了,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流泪了。乌娜在爸爸说了“晚安”后,才真正地开始哭了。多么倔强的小丫头,心里又多么柔情。看似非常悲伤的场面,却被兄妹俩的假设逗乐了,“假如这时门铃响了,妈妈出现在门口,知道吗,我根本就不会感到惊奇。”“我会迎上去,说‘妈妈,我还以为你死了呢!’妈妈会对我说:‘别胡说八道了,保罗’”。
笑过之后,却是莫名地悲痛。这种痛像黄河之水来势汹汹,到达身体之后,变成点点滴滴渗透全身,想要驱除,那就像抽干人体的水分一样艰难。
哪怕是件不好的事,只要是能承受的,都可以转成幽默的事。比如,烹调时忘了放水的卷心菜,起锅的瞬间美过红玫瑰,又瞬间化为灰烬。大家淡定地谈论着这个精彩的瞬间,感叹美丽却没得吃的矛盾冲突,外国人特有的幽默在此一览无余。
而爸爸与石头的交流、妈妈与植物的交谈以及彼特娜对疯长植物的斥骂等情节,真让我惊叹不已。原来不止儿童把每件东西都看作有生命的,就连大人也会这样,而且越是与自然对话,越是热爱生活。
至于彼特娜的出现,让我吃惊又心悦的是乌娜一家人的反应,这在中国是绝对做不到的,但看了之后让我赏心悦目,感觉无限美好。
而大主教的感叹也令人深思:没有完美的人生,就算位高权重,也有得不到的东西,而别人悲伤的背后,却有着曾经的最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