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加倍:“童童,为什么你是这样的你呢?”“因为我就是我自己呀!”

加倍:“童童,为什么你是这样的你呢?”“因为我就是我自己呀!”

作者: 9260de8711bb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2:38 被阅读8次

每次练琴时,我都对女儿的小动作头痛不已。要是有人路过,她准得扭头看一眼才放心。 

这样一衬托,我越发觉得另一个学琴的男孩子乖。

男孩和我女儿年龄一样大,我们走进走出的,他从来不会多看一眼。

我心里总忍不住想,要是我女儿也能那么专注就好了。

9月新学期还没开始,女儿就宣布,她不学跳舞了。

可跳舞是她上学期哼了好久才争取来的,每晚也坚持练了基本功,还过了二级。

怎么突然说不学就不学了?

这"三分钟热度"让我坐不住了,时不时的找机会带她去看舞蹈课。

是的,她看完以后很想学,回到家又无所谓了。

可其他孩子不是这样的呀!有每次从县城赶过来上课的,有晚饭都来不及吃怕迟到的,有练功为达到标准动作哭着也要妈妈用力压的。

我对这些乖乖的,专注的,能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的孩子羡慕不已。

看完这些孩子,再看看我家女儿,真的是忍不住要问,"怎么我家的这么难搞?"

吃过晚饭,女儿开心地展示她画的蓝色猕猴桃,我用目光扫描了她一遍,"童童,为什么你是这样的你呢?"

"因为我是童童啊,我就是我自己啊"。

是的,我的童童是如此不同,每个孩子都是如此不同。

我们东方有句话叫"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西方也有句谚语,"上帝在你出生的时候,随便从口袋里抓了一种个性,抹在了你的脸上。”

这些说的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差异,这种差异也称为"横向差异"。

这种差异并无好坏之分,只是需要我们用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与之"匹配"。

如果我们从内心不接受、不认同孩子的"差异",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与孩子的行为间产生了落差,我们会不断尝试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改变孩子的行为。

发生冲突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更多焦虑和压力,也更容易变成对孩子的否定、批评、惩罚,甚至暴力。

我之前看到别的孩子练琴专注,就要求女儿也一节课不挪屁股。

结果她的手都被打肿了,天天找借口逃避练琴。

我们那段时间的关系也特别紧张,她每次都和爸爸说悄悄话,故意气我。

现在我对她的小动作基本能装作看不到。我看我的书,你练你的琴。你不开口,我绝不多嘴。

我不再关注她是否一次能坐满一节课,是否会走神,我只在她开口时及时回应她,故意撒娇时抱抱她,课程结束时肯定她。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她见到我时身体是放松的,不再故意抵触我。

有个妈妈表示特别羡慕我,有个活泼外向的女儿,不像她儿子半天都没有一句话说。

我很认真的告诉她,我女儿这种类型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难以专注的做完一件事,经常一会玩玩具一会又去画画了,连看绘本都会要求一起,喜欢随时交流,需要及时回应她。

她的儿子性格内向,注意力集中,能一个人专心玩很久的玩具或看书,她能有时间做家务或做点别的事情。

她一听,确实如此,顿时满脸都是喜色,看儿子的眼神都温柔多了。

所以,我们对孩子的爱,应该从了解、尊重孩子不同的个性开始。

欢迎转发!

谢谢你

本文由"家庭教育指导师加倍"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

嗨,我是加倍,5岁童童的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喜欢学习家庭教育的妈妈,喜欢讲故事的妈妈。

期待我们一起探讨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我是喜马拉雅主播,欢迎收听:童童和妈妈讲故事

现在已经录制了405个了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加倍:“童童,为什么你是这样的你呢?”“因为我就是我自己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iv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