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几何?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立春)摘录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立春)摘录

作者: 清川_lw999 | 来源:发表于2024-04-01 12:42 被阅读0次

春天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所谓“立”,就是开始。

这一天,“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辛苦的耕耘即将开始,满怀的希望也随之而来。

这一天,朝廷里的官员都要峨冠博带,随着天子到东郊迎春;民间的孩子,则会人手一个甜甜脆脆的大萝卜,嘻嘻哈哈地咬春;而闺中的女儿呢,则会在头上戴了彩绸或者彩纸剪成的春幡,让它随着浩荡的东风,随着年轻的脚步一起绽放,一起招摇。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云:“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真是旖旎动人。

如许春光,在游子的心头,又是如何呢?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和:指用诗应答。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

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淑气:和暖的天气。

绿苹:一作“绿蘋”,即浮萍。

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巾:一作“襟”。

这首诗写得真好。好在哪里呢?好在一开始就告诉你人生的一个道理。看惯的风景不是风景,人往往更容易在陌生跟熟悉的对比中发现美。比如,我是北方人,冬天习惯了冰天雪地,到了海南岛,看蕉风椰雨,就觉得特别温润,因此也感觉特别美。相反,您从四季如夏的海南来北京,看到白雪飘飘,也会觉得特别奇特,特别美。

诗人也一样啊,他第一句话就说:“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宦游人是什么人呢?就是因为做官而跑到外地的人。古代人活动范围小,一般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家乡。只有做官的人、赶考的人,或者经商的人才会有机会到外地去,感受不一样的风光。这首诗的作者杜审言就是这么一个到外地做官的人。他的老家在湖北襄阳,但出生地是在河南巩义,因此他算是河南人。一个河南人跑到晋陵(今江苏常州)做官,从黄河流域跑到了长江流域。原来在老家的时候,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四季变换当然也会感觉到,但是因为太熟悉,不会特别敏感。可是到了江南,到了陌生的地方,心一下子就敏感起来了,特别容易感受到新季节、新风景。

中国人安土重迁,宦游人都是数着日子过的,盼着回家。所以一到换季的时候,心里就像被重重地打了一下:哎呀,我是冬天出来的,或者我是秋天出来的,现在都是春天了,我已经离家那么长时间了。这就是“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立春)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ki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