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05654/709fcfce960ba741.jpg)
时间煮雨
在以往的语篇里,总爱用白云苍狗来表达对时间飞逝之感;也曾在漫步河边的时候,不禁会联想到孔圣贤的“逝者如斯夫”…其实,这些古言于没有感同深受的人来说,不免还是有点空洞,能让人有真切感受的还是近身的生活吧。
某天下午,先生回来说遇到了隔壁一妹妹的奶奶,说想来我家玩,想问我英语题目。细想下,似真的好久没有见到了。时光一下就被拉到几年前的光景了。
犹记得自己还在学校没毕业的时候,她才读小学。那时候的她有两件痛苦的事:一是上学,二是吃饭。每逢放假回家,都正值她期末复习的时候,主要作业就是每课后面的生字词,而每天字词听写的任务起码也有六十个以上了吧。虽然说上学令她痛苦,但态度还是值得称赞的。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都想着找我听写词语,并且字迹工整好看,准确率也很高。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的作业太多了,听写完了一课又一课,满满的大半页的A4纸,手都写疼了,边写边撅嘴巴“再也不要姐姐听写词语了。”吃饭呢,是真的靠运气。不吃的时候是一点都不吃,想法设法按喜好做的也有可能会被冷落。但也有意外的情况。寒来暑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工作了,她的年级也越来越高,也只是偶尔会来找我下。还记得刚工作的第一个暑假,她也是来找我写作业,给我的糖衣炮弹是“姐姐,你这么好看漂亮,为什么不告诉我写作业呢”?想想谁能拒绝呢?
过后,她又升了一个学段。作业也越来越多了,很努力,成绩很好。有时候会听说起想来找我,一是她的时间紧,二也是怕我工作忙。而现在呢?她又是一个学段了。所以呢,就直接邀请她来我家。这次呢,也确确实实有科目的疑惑。更多的是褪去了最初的那份稚嫩,心里的梦想也更加的具体贴近现实了,同时呢也有她这个年纪里有的追番喜好。虽然都想在家里玩会,但再不需要家里人来接才会回了。春来秋去,身边的小妹妹已不是那个瘦瘦小小的扎辫子的小姑娘了。也就是在她的身上切实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份的变化,这也就是时间的力量吧,让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见异思义
机缘巧合,旁听了广东某个地区的网课。区别大,乐趣也多。
无论是自己上学的时候,还是自己这几年的亲历教学,课堂都以节奏紧张,内容详实为主。可这次旁听的网课,让我见识了不一样的课堂。学生可以随意提出疑问,而老师点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名字,也会有各种有趣的外号,并且不同的科目,外号也会不一样。听的频率高了,仅仅从这个被叫的外号也能判断科目了。不知是为了活跃气氛呢还是啥,觉得最有趣的是对选择题ABCD选项的叫法。第一次在听到”dog”选项的时候,我一脸懵,但也反应了过来,对上了相应的选项。后来,再又有banana 。反复两次,就想到了A的apple,但是C呢?被给的答案是cat。以为是学校或者区域的文化,结果只是某一门课程,不禁感叹这脑回路了。但想想,在大家卷之又卷的环境里,也许能缓解下重压氛围啊。最让我感慨的是下课时候的仪式感了:即使在虚拟的环境里,即使只有声音,但孩子们都会说谢谢,老师再见。可能这也就是教养的另一种实地解释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