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哈里视窗理论看过很多遍,不过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樊登老师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乔哈里的视窗理论。

一个方框,中间画个十字,分成四格,横轴写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纵轴写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道。
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叫公开象限。
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叫隐私象限。
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叫盲点象限。
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叫潜能象限。
在隐私象限这个小方格里,还可以分成三层,最下面一层叫DDS,即deep dark secret,最深最黑暗的秘密。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DDS,每个人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dds,因为如果过多的话,这个人就会陷入极度的焦虑当中。比如说《潜伏》中的余则成,比如前几天刚追过的《长安十二时辰》中狼卫麻哥尔和崔破延,他们内心都隐藏着阙勒霍多的秘密,整个人看起来都是苦大仇深的。
中间一层叫不好意思说,比如说青葱岁月中暗恋某个人,因为不好意思说,你暗恋的那个人最终远嫁他乡或者成为他人的新郎,成了你一生永远的痛。再比如三星的电池爆炸,因为底下的员工不好意思给大boss说,最终酿成大祸。
第三层叫忘了说。书面的形容叫做知识的诅咒。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人对某方面太熟了,就会觉得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知识的诅咒。当今的时代已经慢慢演变成点状的圈层社会,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游来游去,对圈圈以外的世界毫不知情。比如前段时间的肖战,我至今都不知道肖战为什么火,而且我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他。
打破知识诅咒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讲故事。俗话说,一个空洞的远景不如100个实实在在的故事。
想让别人更好的了解你,要学会多讲故事。真实,鲜活,有影响力的故事往往会传播的很远很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