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阅读收获一个同行的公众号和两个故事。
故事之一:“出租车知识”
“出租车知识”这个概念源于爱因斯坦的一则真实故事。他在提出著名的相对论之后被邀请到很多所大学演讲。据说他有位可爱的司机,机智灵活,记忆力特别强。
在爱因斯坦完成他的演讲后,司机对他说:“爱因斯坦教授,我已经听过多次你的讲座,如果我有机会,我也能上台演讲!”
“很好,”爱因斯坦回答说,“下周我要去达特茅斯大学。在那里,他们不认识我。你可以像爱因斯坦那样发表演讲,我会坐在你的位置上!”
当爱因斯坦坐在后排扮演“司机”时,真正的司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讲,获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当司机从讲台上下来时,一位研究助理拦住了他并开始向他询问相对论的问题。还好,司机反应够快,随即回答说:“事实上,这个问题很简单,我让我的司机回答你!
故事之二,林心如买书。
在机场买了一本心仪的书,迫不及待的看起来,在行程结束的时候读了三分之一。回到家之后因为诸事干扰,很长时间再也没能继续读,直到三个月以后,想起没有读完的书,急急的翻找出来的时候,发现那本厚厚的书竟然一字不见,成了空空如也的一摞纸。
但是在书的扉页上留有一句话:勿用遗憾,书曾等你。
一句话倒出人世间关于感情的真相:一段真情,总应双向奔赴。
认识一位来自郑州的同行,字里行间知她喜读三毛,深爱码字,并且在是否公开写自己文字于公众号上有些纠结,特别是看到过一段绥陀留夫斯基的一句话:除非是特别偏爱自己的人,才会卑鄙的书写自己这句话的影响,曾经深信不疑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会轻易书写自己。而她也深深痛苦于自己需要常常忍住想写下自己那些浓浓的情感的时刻。终于有一天她遇上了三毛书中描写同样的纠结。三毛也是在数次强忍不写自己的经历之后,一次与荷西去乡下采摘完一大筐的蔬菜之后,心情愉快的她,突然领悟到文字是一种自我愉悦的游戏,原本就没有背负那么多隐忍的义务,于是从此后她就跳脱了给予自己最初的那些束缚,走在了一条与文字随心意共舞的路上。
这位同行深受启发,觉得这么大的作家也有过如此困惑,而我们更应突破这种心灵羁绊,学会用文字起舞。何况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随意书写甚至本色出演成为一种个人发声的常态,只要不对别人形成什么不良影响,我想已经没必要画地为牢。媒体无处不在,我们得以常围观别人,我们也不能忘了我们还有自己。
论文写作:一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训练,导师每天读英文文献找出概念,高效率阅读读文献摘要、图。二是批判性思维,三是边看边写,以输出为目的。
在我,可能除了读以外重点在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