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早上不刷牙洗脸,慵懒地躺沙发上,每天10分钟吧,才渐渐清醒过来。
“快点啊,快刷,快刷……搞这慢!”。扭捏如毛毛虫,从沙发上蹭下来,走向小牙刷,小脸盆。
曾经很抵触这样没温度,没方法地对待孩子。也曾经轻言细语,循循善诱过:“好多小虫也想吃糖,藏在牙缝里,刷掉,随着泡泡冲走啦 ……” 多数宝妈一定在创造这样的氛围盼他自立,独立。可结果应该是——偶尔有效,哪能天天有效。
我就纳闷呢,过去一家上十口人,孩子七八个是怎么养过来的?
有幸读到陈海贤老师一篇文章,陈老师陪女儿练钢琴,有一首曲子特别难,女儿报怨难了,难了,不想继续练下去。陈老师当然开启官方标准流程:“觉得有挫败感是不是?没关系,学新东西都会有的。。。能看到你一天天进步。。。来,想像一下,你来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女儿眼神会闪过一道光,但振作不了。这时,孩子妈妈出场了:“干什么!给我好好坐着”坐好了!弹!” 孩子一哆嗦,危襟正坐,开始弹了。于是越弹越好了。
陈老师是台湾心理学专家,他说这个故事里,爸爸安抚挫折是“情绪疗法“,母亲大人一声吼是“现实疗法”。关注情绪,便给情绪创造了温床,绵绵释放,扩大情绪边界。但关注,是个天然的放大器,关注什么,就在潜意识里给了一个“什么重要”的信号。情绪泛滥,可怎么收回来,还要不要弹琴?就这要回到现实本身,必须弹过去才算数。果断的处理办法便是——“弹下去!”妈妈出招,其实培养了重要的能力,不是自律,不是坚持,而是现实与自我分离的能力。只有把自己放下,去关注你要学的东西,你才能真正把握好它。无论你有什么样的情绪,钢琴不会改变,你需要把握的钢琴的技巧也不会改变。它是独立于你之外的东西。
其实很多成年人,也不具备这种能力。没有办法走出这种特别的自我中心,特别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想法,默认世界应该照顾好你的情绪,并因为它没能善待你而懊恼。(说得好像是我也)
大女儿快7岁了,正是想法多,要求多的年纪,可能从小满足她的时候特别多。当她沉浸于非常想穿新裙子,对衣柜子里各类衣裙诸多不满意的时候,富裕家庭不会吝啬,父母也手痒了,立马备好她梦想中的各种公主裙。但现实是尺码合适,干净整洁,不破不旧的衣物能满足她上学需要,为啥要因为她一个“想要”,就去实现呢。现实世界是:除开生日和特殊节假日,无需再买!这样处理,平复了她狂躁波澜的情绪世界,获得理性认知。道理是这么来的,懂事是这么培养的。随小孩年纪增长,我在调整现实世界与情绪世界的边界。
近年来盛行的教育观是关注情绪、完美沟通。我去书店随手翻阅儿童教育书籍,都是要求父母如何对话孩子,压力不小啊。适逢陈老师文章,让我豁然了。搭建好情绪世界,有时撒娇偷懒是被允许的,遇到挫折给予关注和疏导是应该的,这会变成她构建美好世界假设的一部分,并给他自我探索的空间;同时也要开辟现实世界,让理性、让社会规则的光束照亮的真实世界,他会懂得更多、更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