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述问题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有想象力的人,但是初中的时候作文一直只有中等水平,从来没有获得高分过,到今天之前都没去分析过这件事情,多么可悲啊,不愿意花时间思考出现的问题多么恐怖啊,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
2. 分析原因
- 基础题目做的慢,可能阅读理解上花的时间比较久,要不就是阅读速度有问题,要不就是理解有问题,(说明看书看的少)
- 课外的书看的少 (压根没看)
- 采用浅层思维写作 (因为往往到写作文的时候时间不够了,也可以说写作文对我来说是追时间的环节,所以事实上我很少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构思作文)
- 课外时间刻意进行写作练习少(基本没有),导致思考时间久,语言组织能力缺乏锻炼,最终因为考试时间的压力,放弃高质量的写作方式
- 做了这么一个选择,导致我重复了N年这个模式。虽然让人绝望但是还有希望。
3. 提出解决方案
语文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打扎实,准备三本手册,一本是用来做课堂笔记,一本是用来记录语文考试中知识点答错的题目,另一本是用来记录一些疑惑点。多读一些课外书,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增强自己的修辞能力。课外多进行刻意的作文练习。
语文考试遵循一个原则: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给作文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哪怕牺牲基础题目,因为在我的认知中,语文的本质就是写作。
4. 感悟
看来学渣这个现实也是自己造成的,一:没有在正确的年纪做正确的事情(初中该读书的年纪我选择玩,高中该读书的年纪我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也没有明确的未来目标,大学该读书的年纪我选择玩游戏,工作该奋斗的年纪我却选择了混日子),二:没有去描述(展开)这些问题,也就没有机会去改善问题,看来自己静下心来用文字进行总结或用文字与自己对话是认识自己的一种绝佳手段。三:没有一开始就关注学霸从而有机会实时向他们学习,一开始不屑,当发现与学霸的差距后又感觉自己已经追不上了,量变产生了质变,让自己望洋兴叹从而放弃。四:我应该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文字描述出来,然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善问题,使自己少走弯路。五:外在驱动还是内在驱动都只是手段而已,目的是为了让我能够达到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