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已经陪孩子睡觉了,可是怎么都睡不着,头脑里一直在胡思乱想,有很多话想说,干脆起来把这两天的面试给记录下来。
刚过完两周,就接到了两家公司的面试电话,在电话中和HR初步做了些了解,便很快约了面谈的时间,首先我很感谢这两位HR女士,她们能看到我的简历,并发出邀约,我知道这样的机会等同于钓鱼,需要碰碰运气。两家公司都是行业里的翘楚,只是所在的级别不同,A公司是外国企业,B公司是本土上市企业,它们都是规模型企业,A是上游厂商,B是下游厂商,双方的市场知名度都很高。比较巧合的是,这两次会谈中和我面对面的都是女性,来自A公司的女性似乎比较茫然,她不太确定自己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员工来胜任这个职位,所以她提问的都是实际业务操作层面的,她也不确定自己看重应聘者什么个性;而B公司的女性年纪较长,在公司里属于超资深元老了,公司创办之初便加入公司从事这个职业,所以她告诉我她最看重的是工作态度。在和A公司的女领导面谈时,我能感受到我的回答无法达到她内心早已设好的标准答案,或许我的某些言论在我未知的状态下还触及了她的伤疤,当然这些都是HR在她和我会谈结束后反馈给我的,而B公司的女领导只是告诉我她不看重工作经验,她也告诉我公司内部会对部门进行月度业绩量化考核,也就是所谓的末位淘汰制,会有30%的员工被刷新,我想我也明白为什么今年3月和7月都在网上看到有关员工和该公司的劳务纠纷记录了。A公司的工资也会比B公司的多,这是明面上的,但是B公司的平台可以学习到很多基础层面的知识,如果愿意多花点心思沉浸于工作的话,有很大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收入,当然风险肯定是并存的。工作内容雷同,只是所要面对的压力和风险有很大差异,包括对长久的个人发展方向也有很大不同。A公司的HR帮我约了下周的第二次面谈,和更高级别的领导会谈,我很感谢这位女士。
在学习心理学这么长的时间里,我渐渐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的行为,想法,还有他们的害怕,因为我也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害怕,只是我现在会更容易释怀,或者让自己放松下来。萨提亚说,当有3个选项时才叫选择,只有1个那称不上选项,2个的话只会引发进退两难的局面,所以至少需要3个。这让我想起了“冲突”的类型,我终于能活学活用,将输入的知识进行输出了。所以我很感谢这两次与我进行面试的人,他们花了时间来了解我,看到我的存在,这对我是一种很大的希望印证。当然我希望我能再给自己增加一个选项,这样我就能3选1了,而不是重蹈2020年的覆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