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得

作者: 苏叶叶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16:03 被阅读0次

    虽说我房间内书籍盈置于架,然令我手不释卷的书却不过十之一二,近偶得一神书,名为《古汉语语法精讲》,为许威汉先生所作。其讲解详细,例句详实,通俗易懂,初读之,则深陷其中,令人不自觉地一页又一页的翻下去。当然,这是在对古汉语感兴趣的前提下。

    我喜欢写日记,记录工作、生活上的各种趣事、愤事,或发泄心中忧思苦闷,但我深知自己有个缺点就是喜欢写废话,有些语句显得非常啰嗦,在写这篇时的第一段,就又写了几十个字的废话,导致突然卡壳,写不下去,删除后又觉流畅了。

    因此我便有了用文言文来写日记的想法,文言文的语言,简明扼要,富有节律感,读起来十分的赏心悦目。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不怎么精通文言文,所以当我用文言来写日记,即便脑子里有许多废话,也没法儿用文言文表达出来,索性就不自觉地抛去那些废话,将重点写出来。这样一来,每每回看所作之文,皆不嫌有赘述感。

    《古汉语语法精讲》这本书,我不是按照顺序从扉页读至最后一页的。我把它当成了字典样的工具书,想看哪儿就翻到哪儿,觉得写得好,讲的不错,再从头去看。

    我先看了人称代词那章节,因为我用文言文(准确点叫仿古文)写作,人称代词很有可能就出现在第一个字,首先看这章节是为了了解古人用人称代词有没有什么讲究。

    “吾、我、余(予)”这四个第一人称代词是极为熟悉的了,然而使用它们还是有点规则的,其中“我、吾”常用于对话中,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吾羞,不忍为之下。”,而“余、予”常用于自叙的地方,如沈复《浮生六记》里的“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岳阳楼记》的“属予作文以记之”。

    回想我之前写的几篇日记,在自叙上用的是吾,真乃谬矣。但后面写了两篇用余的,又感觉读起来有点艰涩,句子里经常用于,人称代词又用余,就有种读不方便的感觉。不过,只是自己写仿古文有这感觉,古人写文自叙都是用余或予,我读起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吾”和“我”在上古(先秦)用法中有区别,吾字不能用作宾语,只能用作主语和定语。例如: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现在我已经都忘掉了我自己。这里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但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却又可以用吾了。例如: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我胜了你,你胜不了我。

    第二人称代词常出现的有“汝、尔、若、乃”等,它们都是“你或你的”的意思。

    上古汉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表达上需要时,就借用“之”和“其”,前者相当于“他、她、它”,后者相当于“他的、她的、它的”。它们一般不能作句子的主语。“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等,而在中古时期,“其”可以来充当主语和宾语了,如“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宋书·刘稍传》)。

    在这里,许威汉先生提到了古汉语在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的不同,说明一些语言文字的规则肯定是会改变的,如果我不习惯用“余或予”来当做自叙的第一人称,以后也可以就用“吾”吧?只是语言文字的规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就我一个人喜欢以“吾”自叙,当然是不可取的。当然,我写仿古文的目的不是要以假乱真,搞得真是古人写的一样,只是为了简练语言、自写日记自己看而已,用“余”或“吾”来自叙,又分这么清楚干嘛呢?

    古汉语第三人称没有人、事物、性别的区分,现代汉语则有明显的区别。

    关于人称代词的复数,和单数是同形的,“臣请入,与之同命。”——我请求进去,和刘邦他们共命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看到他们的车辙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了,所以追击他们。

    确定是否表复数,联系上下文意,便能正确理解。

    第一、二人称也可以在后面加上“侪、辈、属、曹”等字表示“这一班人”。

    “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这班人统统要被刘邦他们所俘虏。

    “今欲尽杀若曹。”——现在要全部杀死你们这些人。

    以上就是许威汉《古汉语语法精讲》里的关于第一二三人称代词方面的简略知识点,这些对我以后的仿古文写作是有极大帮助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小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ol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