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个实例。
暑假开学了,豫北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做好了迎接一年级新生的各种准备。校长、老师忙着打扫卫生、校门口挂起了欢迎新同学的大幅标语,教室里课桌上准备了气球,校园里处处焕然一新。可是,可是,校长老师忙乎了一天,最后只迎来了五位新同学。晚上,校长坐不住了,私下打电话询问邻村学校的报到情况,更让他吃惊的是,全乡十几个村今年招收的新生加起来还没有过去一个村的学生多。其中有一个村,竟然只有两个新生报名……
孩子们去哪儿了?进城了?有,但不多。根本原因是近几年村里年轻人太少,而且越来越少,所以很少有新出生的孩子。没了孩子,学校情何以堪?校长教师面对再好的硬件设施有什么用呢?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个位数的几个新生的问题,他们,真的心酸又无奈,替乡村、替千千万万个乡村叹惋。
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是乡村的眼,也是乡村的灵魂,是沟通乡村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座座桥梁。曾经,乡村的众多小学简陋破败,没有足够的教室、器材和教师,但学生较多。后来,乡村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整体改善,漂亮的教学楼盖起来了,电脑、电子白板、篮球场等硬件设施有了,孩子们高兴、老师高兴、乡村的小学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可是现在,面对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和零零星星的几个孩子,乡村,好像没有了太多的活气。更可怕的是,留在乡村的极少数的几个孩子,还可能是留守儿童,有的孩子可能一年也难得与父母见上一面。当面对没有父母监管、只有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时,学校教育真的会有太多的无奈,有时甚至束手无策。
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振兴战略也早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此过程中,人,是关键。乡村的未来,在年轻人手里,如何吸引年轻人留在乡村,让众多的孩子能在乡村的小学叽叽喳喳地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接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先进的教育资源,是一个摆在乡村大地上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只有留得住人,留得住人才,乡村,包括乡村教育,才有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