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知识的错觉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以自己信息的储备量来衡量自己的知识水平的,而是以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是用一个信息来调动其他信息的信息网,也就是自己掌握多大的通讯录来决定自己的知识水平。
人的大脑原本就不是一个仓库,不是说把知识往里面一堆,大脑就开始运行,能解决问题了。其实,大脑更像是一个物流中心的监控室,各种信息在里面来来往往,大脑其实不需要记住每一个细节,只要记住它们是从哪儿来、往哪儿去、跟谁有关系、互相有什么关系等等就行。所以,大脑不是一本书,里面堆满了信息。大脑更像是一个通讯录,它知道要找什么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找。
举个例子,你现在能写出所有你认识的人的名字吗?不能,你写的时候会挂一漏万。但是,你见到他本人,你肯定认识。甚至你不必见到他本人,你也许见到一个其他的人,你就能想起这个人。你看,知识,不是信息,是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你看到一个信息,才能调取其他信息。
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无穷丰富的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之中,所以我们才有了知识。
我们回顾一下,考试铃响、交上参考资料的那个刹那,就是在割断我们和知识共同体的联系,我们一下子成了被孤立的信息孤岛,所以恐慌。看到卷子之后,我们和信息的联系又被恢复,我们重新加入知识共同体,所以我们又能镇定。
断开,我们就是知识的孤儿;而连接,我们才能还原成我们原本认识的自己。这才是知识的真相。
所以,结论来了:知识是啥?知识不是信息,知识的生命在于“知识共同体”。
是一群人构成的“知识共同体”赋予了我们拥有知识的感觉和据此行动的能力。一旦切断我们和知识共同体的联系,我们就会一秒钟变傻瓜。
举个例子,上学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吧?考试之前,书已经看得很透了。但是考试铃响起来,老师要求把所有参考资料交上去的时候,这个刹那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什么也不记得了,刹那间会有一点恐慌。但是,卷子发下来,你看到题目,你掌握的知识,会被题目激活,也就是我们说的信息和信息之间的联系又被建立起来、又被激发起来了,你就能镇定下来完成考试了。
我们回顾一下,考试铃响、交上参考资料的那个刹那,就是在割断我们和知识共同体的联系,我们一下子成了被孤立的信息孤岛,所以恐慌。看到卷子之后,我们和信息的联系又被恢复,我们重新加入知识共同体,所以我们又能镇定。
断开,我们就是知识的孤儿;而连接,我们才能还原成我们原本认识的自己。这才是知识的真相。
那么关于知识,我们就可以有几点推论了:
第一,积累知识的最主要方式,不是去搜集和记忆信息,而是编织好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我们不能活成一个书架,一个字纸篓。我们要活成一个地址本,一个通讯录。
第二,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具有高级的知识能力,他知道什么不重要,他搞懂他不知道的事情的方式才更重要。
第三,一个人的知识水准,不用看他的考试成绩,或者论文著作,而是看他生存在什么样的知识共同体里面。
知识的错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