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生活上、工作中待选、备选、候选的人,比喻成汽车备胎。不禁感慨:做为一个人,你是怕得不到一个理想的人预留了备胎,还是怕成不了别人理想的人担心做了备胎?
这个选人和被人选的两难答案,裸露出一个人患得患失的忧患心理。自信和他信都打了折扣,处理问题自然犹疑不决。一个自主独立的人格,自然很难养成,做自己无形中成了奢望。
为什么不能正视人与人交际间的正常选择呢?非要把匹配、合适等标准以高低贵贱论秤呢?谁都不是谁的备胎,谁都可能是谁的备胎,人和人互相论秤时,眉眼高低、心量大小都是取决于备胎优劣的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