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022个字 阅读需2分钟
4月6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消息,将在北京公租房、自住房中为新北京人开展专项分配试点。
这件事儿,很多外地朋友很高兴,而有些北京的朋友则不太高兴。
我个人认为,如果真的是在北京稳定就业的非京籍无房户,这样的政策也算是一种表态,表明了北京开放的态度,其实还是挺好的。当然会加剧北京本地人申请的难度,但是或许这个难度对于每个个人来说大概是从两万分之三的几率变成了两万分之二,其实里外也没多少套,不必太介意。
不过好像有些媒体不这么想,今天看到了《财新》的一篇报道,试图来凸现这种申请的难。
“一个被申请者视为北京市公租房历史上对非京籍‘最友好’的项目,申请难度有多大?”这句财新的开篇一句把“最友好”三个字加上了引号。
一般来说,使用引号有两种意思,一种是直接引用原话,比如我现在的用法是从财新引用,所以我加上引号;还有一种就是说不是真的,是所谓的。
至少我从财新的报道看不出他们明确的引用信源是哪里,这让我怀疑文章的作者是在表达“不够友好”的意思。
或许是我多心吧。
而这篇文章的对难度的描述颇为有趣。
数据层面的难度是很正常的,我也懒得引用了,大家都想要套便宜房。
于是这位记者首先描述了排队人多,“截至下午四点半,当天发排队号码超过一千人,成功提交申请资料的不到两百人,仍有长队伍在等待”。
我以为,这很正常,别的地方公租房、自住房放号也排队,也不是只有外人排队,北京人申请一样排队,算不上什么难度。说白了还是房少人多。
然后文章进入了最大看点:“条件看上去宽松,但现场不少来提交材料的还是不幸被卡住了。”
“中年人因年龄超过45岁,虽然排队靠前还是不符合配租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告知她须得申请人本人到场申请后,她黯然离开。”这是这篇文章描述的两个离开的人。
但是,难道他们不应该离开么?不符合要求的人如果不离开,对于符合要求的人公平么?这能算“卡”么?
有趣的是,现场还有申请者对是不是该网上申报起了争议,支持者当然是觉得方便,而反对者则认为网上申请人多了几率也降低。
我特想问问财新的记者:这算什么心态?北京人管这个叫“一上脚蹬板,立马变心眼”,就想着自己合适,这样的人还抱怨难?
要说,这真是不好解决,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不“难”了。
实际上,最近几天我看了不少关于这件事儿的报道,比如《北京青年报》就是说这是“希望”,但是像财新这样的报道不少,很多都在说难。
什么难的呢?不是申请难,而是中签难。
说难也确实难,这么多人,这么点房,大家都眼巴巴的盼着,可以理解。
但这个难,北京人和那些新北京人难道不是一样的么?难道新北京人就不该有个好心态么?干嘛老觉得好像北京人亏了你们一样?
至于媒体同行们,怎么之前北京人难的时候,也不见你们有几个站出来说话,一到新北京人难了,你们一个个就都坐不住了呢?
这样的“喜新厌旧”也是醉了,还不是觉得北漂更困难,可是不困难谁去申请公租房啊?
我当然知道很多在北京的新北京人也很需要房子。
但是老实说,这里边有多少是在外地有房子的?有多少是压根就没打算在本地常呆的?比如财新的文章就说一个小伙子是“他的母亲为了在家乡购买宅基地,将他的户口迁到了雄安新区附近的容县,如今因在北京名下无房也来申请公租房”。
我不理解,这究竟是北京人难还是他难?
这样的人称之为新北京人,似乎委屈了他吧,赶紧去雄安吧。
难度?呵呵。
即便不考虑这种人的存在,北京的申请者和非京籍的申请者,其实都是这个社会相对弱势的群体。而京籍的申请者,只是想在自己的家乡谋得容身之地,非京籍的申请者却是从老家跑来谋取容身之地,谁难?
希望新北京人们有个好心态,希望媒体同行报道这种事儿也有个好心态,这样我也保持个好心态。
(作者:梁千里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