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在这一年,马*刚满12岁。老天给了他机会,当时改*开*如火如荼,杭州作为旅游胜地和投资宝地,开始有大量的外国人涌入。马*哪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除了天天抱着收音机听英文外,还找机会去大街上逮住外国人练习英语。就这样,他的英语口语水平开始飞速提高。
马*的疯狂学习,让这个从没出过国的小孩子练就了一口流利而纯正的英语口语,并且他还因为学习英语而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一年过去了,到13岁时,马*就能给老外当导游了。为了能有更多和老外接触的机会,他经常会用自行车带着老外满大街跑,给他们介绍杭州。
而这个特长对马*的人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英语好,他才能上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才能在毕业后留校任英语老师,才能创办海博翻译社,才有机会去美国,才有机会接触网络,他才有了后来的阿里*巴。多年后,他在面对BBC(英国广播公司)等世界各大M体采访时应对自如,在各地演讲时也侃侃而谈,表现出来的气度丝毫不逊色于人,令人顿生敬意。
马*的很多学生还深刻记得,当年马云第一次给他们上课的情景。这位与他们年龄相仿的老师有一双特别突出的大眼睛,他用流利幽默的英文和互动式模式授课,学生们都一下子深深比被吸引住了。很快,很多同学就开始挤着来上马*的课。其他老师形容他上课的情景是门庭若市,熙熙攘攘。
1992年,28岁的马*有了这个创业想法后,虽然没有钱,但是他还是立即行动起来。他请来了几位朋友,主要是退休的英语教师,和自己一起合作,在杭州成立了一家专业的翻译社,海博翻译社。
虽然他的海博翻译社已经基本实现盈利,不过作为海博老板的他,主要身份仍然是普通的教书匠,马*的物质生活也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善,只是他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钱没赚多少的他,却凭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名气。
他发现,M国投资者所安排和布置的其实是个大P局。在查明事实真相之后,马*计划离开M国。眼见事情败露的M国投资者当然不肯放他走,立刻把他软禁起来。马*也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听从他们的安排。
直到有一天,M国投资者带着马*去拉斯维加斯玩儿,在拉斯维加斯的D场里,马*用25美分在老H机上赢了600M元。就是因为这600M元,马*后来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在M国被关了两天,受到巨大惊吓的马*站在了M国洛杉矶的机场上……马云不回国去西雅图干什么?原来马*自打上次听说了互联网这个东西,就一直放在心上,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把这个互联网弄清楚了。他在西雅图会过了他的一个教师朋友比尔,他跟朋友说明自己的来意……
第一次见到电脑的马*,非常好奇,也非常兴奋,他恳请朋友帮忙,希望朋友能为他的海博翻译社也做一个网页。
上天是公平的,当一个人拥有了想创业的决心以后,总会在身边发现这样那样的商机。面对这个商机时,有一些人选择了行动,而有一些人则选择了犹豫。当马*接触到互联网时,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东西将来一定能赚大钱。
马*这次创业和创立海博翻译社不同。他因为这个互联网,要放弃一个被大家看成金饭碗的大学老师工作,其实他辞职的时候也是有一些犹豫的。
就这样,马*放弃了自己最喜欢又最拿手的英语专业,选择了那个一时还弄不明白的,将来一定能赚大钱互联网。
中国H页在马*的坚持下,在众人不理解的眼光中,开始了他的旅程。他并不知道这是不是一场胜仗。但是他感觉应该去拼一把,既然要拼一把了,他自然会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
中国H页在杭州打响之后,马*把自己的梦想投放到中国,他找出27个城市,一个一个的开拓业务,在所有没有互联网的城市,它都被视为P子,但马*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
马*给中国H页争取了广泛的知名度,他越来越有名,中国H页越做越大,他还没有时间笑傲江湖。市场竞争就像太平洋的波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和*海威和万网的竞争中,杭州电信也想要和他共分一杯羹,真是前有追兵,后有堵截。
这年,是1997年,这是马*创业生涯的第一次失败。对已经33岁的马*而言,他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失败不算什么,还可以从头再来。在这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中,马*懂得创业的路上应该更加从容,只要还有激情,就应该追逐自己的梦想。
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晚,外面下着雪,马*和同事们在一家小店喝酒,大家唱歌流眼泪,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这群走南闯北的汉子们有些伤感。
就是这样一首歌,成为后来很多人最动情的回忆。这些和马*南征北战的人都会记得,许多年以后,这首歌伴随着阿里人度过了许多危难的时期,比如说第一次互联网低潮,比如说非*典,只要阿里人一听到这首歌,每个人的心头都会掠过一幕幕的镜头。
在这次会议上,马*明确提出了再次转战的创业目标,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经过两次融资,阿里*巴如虎添翼,马*也越来越自信,他相信阿里*巴应运而生,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2002年年底,阿里*巴现金盈利冲破600万元。2003年5月,提前实现当月每日收入100万元人民币的目标。
阿里*巴成功了,一个全新的电商新时代到来了,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顺势而生,逆势而亡的时代。马*的成功,代表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并且在第一时间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大胆前进,最终让全民奔向网商新时代。
换而言之,阿里*巴想要长足发展,必须解决安全支付的问题,他们需要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平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安全支付的问题。马*明白,想要在电子商务中立足,打造安全便捷的支付手段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淘*网的生死存亡,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要不惜血本打造支*宝。
金钱是一家公司的血液,有了金钱,公司才能够正常运转。对于金钱,马*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那就是钱太多了不一定是好事。
面对一屋子的商业大佬演讲,原定1个小时,马*刚讲了6分钟,孙*义就从办公室那一头走过来,“我决定投资你的公司”。
谈判了几天后,马*有些后悔,他不想在资本层面稀释掉自己对于公司的控制权,尤其是在决议创业成败的关键期,所以马*不想要3500万美金,他只要2000万美金。
马*始终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也懂得自己拥有什么。在阿里X巴融资期间,他只找投资者,拒绝投机者,显示出高瞻远瞩的领导风范。马*能说会道,擅长公关,这是他赢得别人认可的因素之一。
蔡*信来到以后,将阿里*巴做成了公司,并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将十八罗汉团队的利益绑到了一起。
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投资了500万美元,成为阿里*巴首轮天使基金。在当时,这样的新*闻有足够的分量登上报*刊头*条。
马*得到孙*义的第二次投资,是在洗手间里面敲定的。在完成这笔巨大的融资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
2001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大崩溃,孙*义投资的上百家网络公司都乱成一团麻,很多公司都在死亡线上垂死挣扎。这是对网络公司的考验,也是患难见真情的时候。
有时候,生活就是虚惊一场,在很多人都不看好淘*网未来的时候,他却战胜了EBay易趣,孙*义投的钱没有白花。
马*走到今天,在商战中历经过的磨难,足以大书特书。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马*从一个青年教师,最终成功逆袭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家,从他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