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的体验,然后呢?

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的体验,然后呢?

作者: 中英电力圈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05:41 被阅读19次

前些日子,发现很多地方都在转发关于"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么的一种体验?"这个问题的一个高赞答案,大体的意思是,大家不要好奇这种体验啦,那是非洲人才关心的事情,我们要学习美国年轻人的思想境界,要关心自己/或者其他人对社会的贡献,要有奉献精神,不要关心房子这种东西。更多的内容请各位自己知乎搜一下这个问题,看一下那个9000多个赞的高赞答案的详细内容,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来吧,任何社交场合,我都无比尊重任何一个人的观点,我是不是喜欢,是不是符合我对三观的判断标准,都无所谓,也从不会试图说服对方,本来么,我也没有权力干涉人家在想什么。不过这种宽容仅限于闲聊。媒体上的言论是不一样,媒体言论牵涉甚广,会产生巨大的短期及长期的影响力,面对这个我并不苟同,漏洞百出,且可能误导大众的答案,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实在没办法做到安静的看热闹,即使我的声音再微弱,也得聊一聊,说一说。

在我看来,这个回答有三个漏洞,即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心灵鸡汤。

前两个漏洞其实无伤大雅,这是人都有可能犯的错误,但心灵鸡汤是没有办法被绕过的,这么浓一锅毒鸡汤,灌给了全国数以千万计的网民,这还得了?


偷换概念

先来聊聊偷换概念。人家问题问的是体验,你回答的是这个问题提都不该提,这是只有俗人才关心的事情。下面是引用了作者答案的第一句话,第一句就成功的偷换了概念。

我不觉得这样家里有很多套房的孩子有多厉害。大家大可不必羡慕他们。

然后是他的灵魂观点,也漂亮的偷换了概念,转而探讨起美国(名校)年轻人和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问题了。

这一代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有钱也不比房,车。甚至不比钱。比如美国年亲人基本不关注扎克伯格的身价,而更关注他的贡献。在美国名校年轻人的价值观里,你所做的事情本身,比你因为做这件事情而赚了多少钱要重要的多得多。而这在中国好像刚好相反。

无论提问题的人出于什么心态,你是不是喜欢这个问题,都请尊重一下知乎的玩法规则和广大网民的注意力,不要偷换概念好吗?你如果不喜欢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不回答,既然回答了,那就请你负责任的回答,把重点放在你的体验上,不是美国(名校)年轻人的体验上。严格意义上说,该来这里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你的父亲或者母亲,而不是你。房产的拥有者是你的父亲和母亲,不是你。

曾经也有过一个关于高智商体验的问题,其中一个答案疯传,那个答案也有类似的漏洞,大谈特谈父母的教育如何成就了一堆优秀的姐弟,完全的忽略了有些人就是智商高,高到普通人有再好的教育,再多的努力,在所有其他客观条件类似的前提下,就是无法达到与高智商的人一样成就这一客观事实,给了所有普通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希望--即使我孩子的天赋一般,只要我教育的科学,我的孩子是有希望取得和智商高的人一样的成就的。

以偏概全

作者出现了两方面的以偏概全。

第一方面,个别代表整体。作者举出了自己身边的例子,比如扎克伯格,他周围几个同学等等,说他们都不是很关心房子甚至财富,还贴出了藤校学生在父母亲的担心中去缺医少药有重病风险的非洲国家支教的截屏图。

等一下,扎克伯格+你身边的例子=美国年轻人全体?请问这个等号是怎么画出来的?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位人类科学家观察到美国年轻人的大脑构造与中国年轻人的有本质差别。也就是说人性的基本特征都是一样的,都是总要先把自己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再言其他。

用世界上少数几个最成功的年轻人之一(包括藤校的精英们)来给中国以至全世界的年轻人科普精神世界本身就是相当的以偏概全。

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想要为世界做出贡献,不那么关心房子的年轻人啊,网上也有很多,但他们只是中国年轻人这个子集,且是优秀子集。

第二方面,个体的个别行为代表这个个体的所有行为。

此处略过关于扎克伯格的反例(网上已经很多了)。

每一个个体,都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永远无法用简单的善恶,自私与无私去定义任何一个个体。就比如,作者本人包括作者那几个朋友,如果你们有一天没有自己的房子了,一套都没有了,甚至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请问你们还会时刻拥有这些高尚无私有追求的想法吗?如果可以,那我为这里的以偏概全的观点表示真诚的道歉。

一个个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际遇之下,思想意识形态与行为方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可善可恶,此消彼长。没有什么人是完美的,都是人而已,非要把人说成神,非要把人某一时间段内(尚在象牙塔不曾经历过现实磨砺的藤校天之骄子们,当然是愿意理想化的)所表现出的完美,等同于这个个体今后一直会遵守的行为准则,不叫以偏概全应该叫什么?

心灵鸡汤

在写这一段之前,我真的很想拼尽全力的喊出来以下这几个问题。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徘徊在贫困线上尚且食不果腹吗?你身边认识的,或者近亲远亲里有没有那么几个过得很辛苦终日与贫穷作斗争的人?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孩子上不起学吗?你知道医院有多少病人看不起病吗?

作为一名藤校精英,你为全国人民熬出如此浓烈的一锅鸡汤,这锅鸡汤解决了上面任何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吗?或者,会对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有丝毫的帮助吗?改变世界与行善,机会就在每一个人身边,不需要你是美国年轻人,更不需要你有一二线城市的多套房产!

对,面对上面那些难题的人们,本质上与非洲兄弟没有不同,出于人性使然,更不会在温饱生命尚未确保的前提下去惠泽其他人。他们在意房子,他们希望有套遮风挡雨的房子以便不用继续住窑洞,他们希望有套房子可以被卖掉治病。

非洲人怎么了?穷人怎么了?一个藤校精英,在大谈特谈诗与远方的同时却对切实的困难与无助视而不见,反而举例取笑这些人因为生活所迫人性使然,因此对不动产产生的向往或者是依赖感。尊重哪去了?作为一个社会精英的基本修养哪里去了?这就是你的修养吗,不懂得体谅这些人们意识形态形成的原因以及背后正在发生的和曾经发生的苦难,仅仅是因为生了一个好家庭,就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何不食肉糜并且把他人作为反例举出来吗?就单说那位被你取笑的想买更多房的企业家,就比你对社会的贡献不知大了多少倍,你有问过她上过多少税吗?我没看到精英,我只看到傲慢。

更严重的是,你竟然推崇藤校学生冒巨大的生重病甚至丧命的危险去非洲支教。你可知道培养一个社会精英,他的家庭甚至全社会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吗?你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社会资源在做支撑吗?你了解一个藤校精英未来即使不去呼吁慈善,即使不去创业捐款,就单说他几十年工作中所创造的税收与价值,就可以惠及多少需要的人吗?

一个人,不能让年迈的双亲心安,消耗了若干年社会资源后尚且未曾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却冒极大的生命风险以及帮倒忙的可能性去非洲支教,这是为不理智,不孝,根本不是什么诗和远方,更非任何形式的"让世界更美好"。

这锅鸡汤当然有正面的意义在里面,所呼吁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好的,只是缺了那么些可行性与理智,因此变味了,甚至变成了毒鸡汤。

除此之外,我看不到这锅鸡汤的其他实际意义,除了居高临下的让大家看看根本不存在的"美国年轻人",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如果作者真的想要做有利于世界的事情,一个藤校精英,天之骄子,原本就有比写这些回答有更多的办法。

想象一下一个精英毕业后,在没有把家人,同胞照顾好的基础上,不工作不纳税,不力争上游以期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去影响一方观念,为社会做出贡献,反而跑去(别的国家)做看起来漂亮,实则效果有限的事情,难道不好笑不可气吗?这个回答,简直就是在助长这种风气,这可能潜在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最后我想说,当我们沟通时,不论任何场景,任何媒介,总归要为自己的沟通找到一个目的。我相信答主的目的绝对不是让中国的年轻人都放弃奋斗,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不给社会添负担吧?

自强,才能帮助他人变强。买房,理所当然,房子多,更是好事!

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梦想有善念是好事,但过犹不及,把理论基于反人性更不可取。

还记得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

中国,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作为中国人,更易体谅同胞的不容易,更了解同胞的意识形态及需求,因此更容易想去可行的办法,执行效果也更好。任何一个想要诗和远方的年轻人,如果有生之年可以切实的为你还在受难的同胞做些事,已是不易。

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帮助其他国家人民的办法,或者你的条件更允许你在其他国家做事也未尝不可,善,本就没有国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的体验,然后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qu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