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且行且珍惜

且行且珍惜

作者: 塗小坊 | 来源:发表于2024-08-29 17:15 被阅读0次

一位网瘾少年母亲的分享

昨天,和一个网瘾少年的母亲就管孩子聊了一阵,收获颇大。

女儿和她儿子同岁,都曾经是网瘾少年,现在通过各自的方法让孩子走出来了。再分享经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女儿有三年是网瘾少年,最后是通过重回熟悉的环境、通过她老师的帮助、通过交朋友慢慢改变的,用了一年走出来了。我是瞎摸的,有实践没理论,而她是有理论指导的。

我的经验总结就是让孩子找回自信,交尽可能多的朋友,这是个链式反应,只要你推着孩子转向,启动正反馈,然后你就不用管了,她会越来越好。

下面是她的分享:

现在国内青少年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火爆得不得了,一个有资历的老师一小时能收费到1500元。但其实基础理论和底层逻辑很简单。听完他们的课程,感觉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真心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独立个体,不要管控,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多鼓励、多点赞,把缺点变成优点。

你看外国人什么时候指着孩子的鼻子骂的?而国内的家长天天都是各种指责,把焦虑和压力传导给孩子。

以前老说“家长作风”是个贬义词,现在我才理解透了,所谓“家长作风”就是自己并不理解和懂得的事情,却一味地指责、要求孩子。自己没有付出真心,却只想着定个目标让孩子成功。

(注:所以我对孔子有很大意见,对劣质的传统文化非常反感。)

老实说现在国内的家长大多都在给孩子补课,补什么呢?大多数是在补差,其实底层逻辑应该是扬长避短,培养孩子的优势,首先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不是一味地补弱项。当孩子在某个优势方面找到自信,学习其他科目时也会相得益彰。但是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有特长就吵:你数学还没学好,为什么还去画画?这就毁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我花了上万块钱报了一个课程,告诉我培养孩子应该从四个方面的感知入手:亲密感、安全感、成就感和规则感。

亲密感和安全感是父母在孩子幼年时给予的,成就感则是要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自信,激发他去做事的能力,然后一切都OK了。亲密感和安全感会影响一个人终身,但如果他有了成就感,反过来也能提升自己的亲密感和安全感,这几个感知是互相影响的。

我觉得这些理论很有道理,也很实用。结合现实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相关文章

  • 珍惜,珍惜且行且珍惜。

    世事聚散终有时, 多少山盟海誓的诺言终成谎言, 多少风花雪月的缠绵最后相忘江湖。 今生的缘,前世的债, 每个人都用...

  • 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放下

    岁月,无声无息,时而缠绵,时而清浅,记载着光阴故事里或长或短的诗意篇章;流年,不言不语,有些无奈,有些仓促...

  • 且行且珍惜

    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

  • 且行且珍惜

    本文将删于2023年12月31日 寒假工:私企&国企 今年从海南大学回合肥老家的假期里,因为想赚钱,做了一次寒假工...

  • 且行且珍惜

    "人总是把最好的东西 糟蹋以后 才开始感慨 人生若只如初见 希望能明白 覆水难收 别回头"

  • 且行且珍惜

    木兮LeThun 其实此刻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什么心情,可是我就想写一些文字,一些杂乱无章的文字,没有任何规律...

  • 且行且珍惜

    为了一个目标,你可能改掉睡懒觉的习惯, 有时候觉得其实一个人不论活的多努力,可是在其它人的眼里都没什么了不起,希望...

  • 且行且珍惜

    意外也意中,遇上了共梦的人; 纵使历过沧桑,看过人世浮沉, 仍有人陪我低头耳语,过历历晴川; 可爱的人啊,陪我到尽...

  • 且行且珍惜

    母亲的病重,母亲的坚强,最最不忍的别离,就是年幼的孩儿!远离、别离、生活的磨难,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得不面对...

  • 且行且珍惜

    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想要遇见的人 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 那一刻一个成熟一个优秀 如此才能彼此珍惜 幸福属于可以彼此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且行且珍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qx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