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嘉年华》——现实让剧情片变成了纪录片

《嘉年华》——现实让剧情片变成了纪录片

作者: 我的白日梦少年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22:44 被阅读18次

    看影评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搬出了《熔炉》与之对比,谁优谁劣争议很大。也有人对所谓的“女权”主义愤愤不平。这不禁让我想到《不能说的夏天》以及“房思琪”似的强暴,是的,它的话题还那么清晰,还有三色幼儿园事件,韩国电影《素媛》《熔炉》等等,突然间想起林依涵的一句话:“”如果你读完后感到一丝一毫的希望,我觉得那是你读错了,你可以回去重读。”体会到绝望之际,我们没有资格庆幸这只是一部作品,因为它确确实实存在着。

    影片开头是巨大的梦露雕像,仅从局部就能显示最明显的女性特征。从头至尾也都没有全景式的刻画。我想导演想要表达的并非让我们看到玛丽莲梦露,而仅仅联想到女人,即今天的主角,本该有着“嘉年华”般人生的女性形象。很喜欢一个设想,其实整部电影都是在讲一个人。被伤害的小文长大一点,便成了离家的黑工小米,小米再大一点,便是为男人打胎痛不欲生的莉莉,莉莉长大了,也就是抽着烟的小文的妈妈。一切都合情合理,像极了一个人的人生。

    不同于别的作品,抒情容易克制难。面对如此具有冲击力的题材,任一部小说或电影都能惬意的撩拨起人们的情绪,而它反而把这一切描述的并非那么惨。没有倾注太多的技术也没有格外的修饰,甚至连施暴场面都避免了,加害人也从未出现过正脸。平淡的就像一部纪录片,没有电影的沉重感,却又真实得令人胆战心惊。

    小文和新新是两个年仅12岁的学生,当事情发生,做完妇产检查的时候问了小文一句话:“处女膜是什么呀?”当然没有回答。当性侵事件涉及到重大人物,整个海滨小城都沸腾了,然而人人都忙着生活。小米作为唯一的证人,并非是什么无私无畏或者说满溢着正义的人。相对而言,为了生活,她得保住自己的工作,哪怕工资微薄,她甚至不惜以此作为要挟,不多不少,只要一万,为了从其他渠道办一张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她也只是一个孩子。

    最可怕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当事人妈妈带来的二次伤害,新新的内容很少,可后来我们知道她的父母想要通过收钱来私了,在被警察和法医联合作假之时,她天真的告诉小文:“妈妈说医生说我们没事”。小文坐在检查台上默默流泪,我想,她真的知道了。深夜跳舞回来不联系女儿就休息的单亲妈妈,从一开始呈现的多是愤怒以及委屈,却从没有真正的关心过自己的女儿。除了打骂,还将小文衣柜里的衣服全都扔出来,拖着小文暴力地将她的长发剪得不成样子……

    女律师算是本剧中唯一的正义人物。她小心地抚慰受伤的孩子,也懂得小米的心思。貌似没有交集的人,各有各的故事和心酸。电影最后突兀地报道,看似完满的结局也略带着讽刺。也许是律师的坚持不懈,又或许是别的原因,充满遐想。有人觉得很假,因为一切转折来的太突然,前一刻,警察和法医收取贿赂而重发的公告还历历在目。然而这缕光就这么洞穿了黑暗,给人们留了最后一丝一毫的欣慰。

    孩子们的命运该何去何从?当小文和新新在万花筒的喇叭里毫无顾虑大声喊着对方名字的时候,也许我们该知道,被害人无罪。小米因为自己经历过可怕的报复,最后在病房交出了证据视频。律师问她以后要怎么办,她说她不会离开那个温暖的地方,“就连乞丐也能睡个好觉”。在即将出卖自己身体的前一刻,她穿着一身白裙子,戴上了耳环,放下口红,听了电视中的报道,坏人也都得到了惩罚,她用石头砸开了锁住电动车的铁链,骑着车子一直向前。一路上她看见了被车撤走的梦露雕像,她见过它最动人的时刻,也见过它被贴满了广告标签的时候,那一眼像告别,所谓难过和无奈也都释怀。

    莉莉的生活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我总觉得,那个堕胎后喝得大醉说着“下辈子再也不要做女人”的她,长大了,也该长大了。故事太长,哭着讲出来,破碎得不成篇。索性拼凑起来,还有生活最初的模样。

    在最美的年纪里,所有女孩都该幸运,汇成最美的嘉年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嘉年华》——现实让剧情片变成了纪录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sb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