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来被誉为“表中之王”。
为什么叫陀飞轮?
法文Tourbillon(故又称特比龙),有“漩涡”之意,是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音译过来就成了陀飞轮。
陀飞轮的优势何在?
这种装置校正了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普通的机械表,由于受到发条松紧度、金属疲劳以及地心引力的影响,误差较大;陀飞轮调速器,是目前惟一可以不受这些影响,年误差低于1秒,也是惟一可以达到天文台级的机械表结构。
昂贵的陀飞轮
今天,几乎所有的表芯原材料和关键零件都只能在瑞士生产 ,完全原产的瑞士陀飞轮表芯,动辄百万元以上,装载陀飞轮机芯的机械表也一直是收藏界的宠儿,几成货币的代名。
陀飞轮的传动原理
陀飞轮的创意在于,将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Carriage)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转。这样,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的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消灭误差。目前陀飞轮一般是1分钟转360度,也是最理想的旋转速度。
地心引力对机械表的影响
其实就是当钟表在垂直位置时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换句话说,当一只钟表处于垂直位置时,由于来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调节控制器,即是其摆轮、游丝和擒纵器,会在每一下摆动时发生难以觉察的快慢变化。
陀飞轮的演变
1、第一代陀飞轮表(即第一种结构—Tourbillon)是在1795年由瑞士制表大师Abraham-Louis Breguet发明并制成的。其飞轮结构必须由“飞轮旋转框架”(Tourbillon’s Carriage)和“飞轮固定支架”(Tourbillon’s Bridge)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基本构件组成。在此组合中,“摆轮夹板”(Balance’s Bridge)必须随飞轮一起旋转。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第一代飞轮表可以分为两类:同轴式(即摆轮的中心和飞轮的中心在同一轴心上);偏心式(亦称非同轴式,即摆轮的中心和飞轮的中心不在同一轴心上)。
2、第二代飞行陀飞轮表(即第二种结构—Flying Tourbillon)是在1930年左右,德国制表大师Alferd Helwig制造成功没有“飞轮固定支架”的陀飞轮怀表,提高了此种表运转时的神秘感和动态艺术美。在此组合中“摆轮夹板”仍须随飞轮一起旋转,此第二代飞轮表同样有同轴式和偏心式两种类别。
3、第三代神奇陀飞轮表(即第三种结构—Mystery Tourbillon)则由东方的钟表大师—中国人矫大羽(Kiu Tai Yu)在1993年于香港的“天仪轩”首创发明并且亲手制造成功。它不但和第二代飞行陀飞轮表一样都取消了“飞轮固定支架”,而且奇迹般地把“飞轮旋转框架”也一同取消了(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飞轮表中,此构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这个全新的结构中还把第一代和第二代飞轮表中必须随飞轮一起旋转的“摆轮夹板”改变为不随飞轮一起转动,首次大大减轻了飞轮重量达一半以上,并且可以加大摆轮的直径以增强计时的稳定性,同时又提高了动感艺术表现的水平。在飞轮表制造历史中,矫大羽首次选用蓝宝石玻璃替代了原本用金属制造的“摆轮夹板”,之前此部件是附属于“飞轮旋转框架”中的。由于此表运转时显得更加神秘莫测,故在国际上也被称为“矫氏神奇陀飞轮”(Kiu’s Mystery Tourbillon)和“中国陀飞轮”(Chinese Tourbillon)。
陀飞轮的保养
陀飞轮表内部结构图近代陀飞轮被大量制造,种类花样也越来越多,价格也高低不齐,有太多品牌投入生产,但往后的保养问题就很头疼,尤其是这种陀飞轮装置的手表,几乎瑞士所有品牌都要求送回原厂维修,就技术上而言,回瑞士原厂保养是最正确的,因为具有陀飞轮装置的表都相当精密,未经充分完整训练的技师,的确无法胜任。送回瑞士维修,最大的问题是时间较长,大约3至6个月,保养费、运费,还有维修保养费,加起来也很可观。
陀飞轮的缺陷
陀飞轮尽管有诸多的优点,但其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缺陷,首先是价格昂贵。陀飞轮的价格不是一般爱表的玩家可以负担的起的,即使入门级的陀飞轮也价格不菲,而如果选择国产陀飞轮,几万的价位仍然可以买到瑞士比较好的非陀飞轮腕表,这样就很尴尬。其次陀飞轮作为机械表,低端价位的陀飞轮存在的误差也实在是让人头大。除此以外这些价格昂贵做工复杂的腕表一旦出现问题,维修也将成为一大难题,由于其复杂的做工,一般的表行很难维修,而送还原厂的路费与保养费又十分可观,由此看来陀飞轮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收藏来把玩,真正舍得带出去人那是相当奢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