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层面的极简主义之后我们做什么
极简主义,我已经忘记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哪里,可能是某个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或者是某张极简风格的图片,我产生了心动的感觉,不是对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心动,而是对于将来践行极简主义的自己的一种心动,也没有说刻意地迎合这种看似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只是觉得极简会让我更加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或者说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重要的事情上。
我认为极简主义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物质层面,然后再是精神层面。我践行极简主义大概只有三个月。我觉得自己暂时还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极简,所以我今天分享一下自己在物质层面践行极简主义的想法。
首先,不是说极简主义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也并不是说极简主义带给我多大多大的影响,而是让我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减少外界的干扰。我本身也不会允许身边的事情或者事物以及一切乱糟糟的人,我从最开始喜欢整齐干净的生活到后来对身边的事物几乎接近强迫。举个例子,有一段时间,即使我宿舍里的桌子已经很整齐很干净,但还我总是会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突然心血来潮去整理桌子,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整理什么,大概一天会整理个三四遍,整理桌子、衣柜等等,那一段时间我就是处于极度焦虑的状态,一焦虑就想整理桌子,整理完桌子又陷入焦虑,于是每天都在循环这样的动作。
接着就要说我如何开始物质层面的极简。
极简主义的本质和核心从来就不是物质的极简,而是精神层面的极简。但是物质的极简一定是你践行极简主义的前提,一定程度上说,物欲从来都会牵绊精神世界。那么物质极简的第一步是什么,听到的最多的一定是“扔扔扔”,确实,物质极简的第一步一定是扔东西,很多的文章都会具体的提到要扔什么东西,但我想说的是怎么判断要不要扔或者说为什么要扔以及扔完之后做什么。
首先,怎么判断一个东西要不要扔。我开始“扔扔扔”其实过程很简单,我会先把所有的东西都整理一遍,整理的时候也一遍一遍问自己,这个是不是必须的,用过多少次,我现在还喜欢吗等等,其实我觉得这个过程很重要,就是一个你和自己以及这个物品的一个对话,比起你告诉我说破了的袜子要扔掉,我更愿意自己去回答这个问题。举个例子,一套我花了很多钱买来但是没有穿过几次的衣服,当我看到这套衣服的时候,我为什么会萌生出要扔掉它的想法?这时候你心里一定会有两方的斗争,甲方认为衣服应该扔掉,乙方认为衣服可以不扔,那么这时候你不用陷入纠结,只要把两方的理由都罗列出来,这个罗列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把你和这件衣服放在一起思考的过程,不要去考虑其他的,而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心,因为我们总是在纠结中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扔掉的想法认为衣服虽然贵,但是我不喜欢,买来发现不合适,既然不合适不喜欢的衣服就可以极简掉,一来可以节省掉衣柜的空间,而来你可以选择送人或者捐掉等等,采用各种方法让它物尽其用,而不是放在衣柜里站着位置就是物尽其用,更不是你明明不喜欢了还要勉强自己穿几次,既然不喜欢的衣服,及时你穿了,也一定不会让你的心情太美丽。不扔掉的想法认为,你花了这么多钱买来,就算不喜欢也不能扔掉,这多浪费,放着也不占多少空间。我认为只要你用心感受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你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做怎样的决定。我们面对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不是不能判断到底要不要扔,而是我们总在否定自己的判断,当我们作出判断后,又立马说服自己不要,当你开始说服自己不要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就是你要作出“要”的选择,一件你真正的想要的东西,你绝对不会把它放在要不要扔掉的选择中,你看到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是必须的,没什么好选择的,那么这个纠结的过程,其实是让你更清楚的认识你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会觉得浪费、放着以后还能用,干嘛一定要扔掉,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其实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我们总是在当下和长远的选择中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看到甜点和奶茶的时候,我们忘记了长远的利益,我们追求的美好的身材被当下的美食打败,同理,我们在扔东西时又被遥不可及的某一天影响,我们常常作出一些看似未雨绸缪地判断,却真真切切忽略了当下,一件明明已经在你心里过期地商品,你却纵容它在你心里发霉,你觉得当下扔掉它很痛,你不愿承担这种立即地痛,却没有感受到它在你日常生活里造成地连锁地痛,你看到它痛,不看到它痛,就像你早上开车碰到地一个不长眼地人带给你地感受一样,是你不痛快地一整天,这就是当下的和长远的选择,所以在作出判断的时候,要在当下和遥不可及之间权衡再三,我不是说当下多重要,而是在遥不可及和未知中我选择可以把握的当下的生活和自己。
其实不管是生活中哪一个方面的极简,都是一样的,我们作出的判断应该基于当下的自己,而相反,在我们购物或者选购物品时不能只思考当下的利益,二十分一件物品我能不能够物尽其用,而不是“一次性”的商品。
接着我们说到极简主义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也就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应该怎么样。其实很多人在借着践行极简主义,践行“扔扔扔买买买主义”,就是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扔掉,接着又开始买买买,一直循环。这难道是极简主义吗?我认为先极简掉不适合的不喜欢的,是为了更好的对待留下来的喜欢的合适的东西,让生活少一点不必要的选择,也让自己专注真心的事物。所以,自从我践行极简主义后,我在服饰、护肤等的上面几乎没有购置过新的东西,这个“新”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就是你的生活里原本没有的,护肤品找到适合自己的,衣服鞋子等等你已经留下了自己必须的和适合的,那就先开始适应这样的生活,既然选择了极简主义,应该去适应,而不是扔完就结束了。这三个月,每当我站在衣柜面前,挑选第二天的衣服时,我都觉的很轻松,因为每一件都是你喜欢的,没有任何的纠结,坐在桌子前,你也不会容易被影响。
所以总结一下,极简是你用心感受和物品的关系、用心生活,极简之后要适应这样的生活这样程度的物品,接着,你会摸索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规律,你知道适合自己的衣服风格,适合自己的护肤等等。极简的时候多感受当下,极简购物不要只考虑当下的心情,而是问问自己之后会不会还喜欢,毕竟极简主义是长期都值得实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