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集《巡视利剑》,其中有个案子“辽宁拉票贿选案”进入我的视线,之前关于这方面的资讯我基本是不关注的,现在呢,还看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官员说:“我其实是不想(那么干)的,可如果不那么做,肯定就(被选)下来了,面子上过不去……”然后真的是声泪俱下,那时候他肯定是真的后悔莫及了。
这就让我想起这两天在“重点巡视”的一个概念“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这个词之前经常听到,但一直处于一知半解中。至于是什么含义,正确的概念是什么,也是这两天在学习管理学的冲突时延伸过去的知识内容。它是社会困境的一个表现方式,而这样的方式有时会导致冲突。
这个概念是1950年由一个叫塔克的美国人命名的,这个模型的建立是基于这样一个故事:
两名一起犯罪的同伙被警察抓获锒铛入狱,没有机会串供,警察呢,就想出一个办法,想让这两名罪犯都认罪。这个办法有点像鼓励,又有点像威胁,在目前的刑侦片里也会见到类似的场景。到底是什么办法呢?
警察分别告诉这两个人:
如果两个人都认罪呢,就会各自都判入狱5年;
如果两个人都不认罪呢,就会各自只判入狱1年;
可如果一个人认罪一个人不认罪呢,认罪的无罪释放,而不认罪的将被判10年。
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是其中的一个罪犯的话,会怎么选择?
我可能会分析各种组合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我可能承担不了自己不认罪而导致的两个极端结果中的10年的风险,1年是建立在对方也不认罪的基础上,可如果对方认罪我将会面临最长的刑期。可如果我认罪了呢,我面临的是无罪或者5年。那么无论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还是从可确定性的角度,对个人来讲,这都是的最优解,因为风险最小。
这时,另一个同伙,也这么想了,所以,我们俩双双认罪,各自被判了5年。
警察满意地笑了。
这就是囚徒困境的最初模型。
导致这个思维模式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觉得是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利益。是个人利益想当然地被排位于集体利益之上;
其二是认知。是自己对于同伴会高概率地做出认罪决定的认知。
再看前面的贿选案,很多官员为了被选上而拉票行贿,如果这些行为已经给其他没有这么做的官员造成焦虑和恐慌,那么这种行为就是那个圈子公开的“秘密”了,这和“囚徒困境”不沾边,因为已经转化成了“从众”行为。如果只是基于对别人这么做的猜测和假设,那就是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做出的选择是基于他们对于别人的认知,别人都贿选(别人都认罪了),如果我不这么干,那我的利益就会受损(被判10年)。是不是可以归结为一个路数?
那么从“囚徒困境”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难道只有从“囚徒困境”到“囚徒”这一条路可走吗?其实不是的,上面分析过落入陷阱的两个原因了,那么反向思考一下就是双双获得解脱的正确方式。
其一是利他而不是利己;
其二是信任自己的伙伴。
然而即使在现实版中,也很难实现。人生来就是带着损失厌恶标签的,生怕自己被别人占了便宜。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的利他者,那是一种活出高尚精神情操的人,其余大部分都只是混迹于世俗的俗人。那么做为管理者,就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真正利他的人一直默默无闻吗?他们或许只能看到利他的人吧。
如果一个团队中,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后,这个团队就会生成更多向上的力量,形成良性的系统运作,进而反哺到每个人,这是文化层面的建设,需要有合格的管理者付诸行动去证实这样做的真正意义。
这个概念还有很多层面的应用,包括多次使用等等内容,当自己做决定的依据依赖于对对手或者伙伴的理性猜测时,就有可能出现“囚徒”的身影,小心啦。这里也仅仅先抓住个皮毛,先把一只脚踏进博弈论的世界浅浅地感受了一下,那里是个理性的世界,是个非零和的世界,充满了很多有意思的东东等着我去探索,而学习和挖掘,是为了让自己慢慢拥有能看懂世界纷繁的眼睛和智慧,而最终可以从容平和地走完一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