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训收益如何展示?

培训收益如何展示?

作者: 林畅是个小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06:32 被阅读0次

一、为什么我们要把学习收益明确地告知学员,而且还要摆在首位呢?

第一,这样可以将学习者的注意力聚焦到学习目标上,让学习者带着目的来学习。

第二,让学习者知道他们参加学习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三,让他们知道应该努力达到的能力水平,并产生动力为之努力。

我们要在课程中向学员展示的学习目标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聚焦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绩效性目标。

二、聚焦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绩效性目标 的区别。

图片 3.png
【案例一】

课程名称:克服拖延症

聚焦性目标:通过学习,学员能够深刻意识到,拖延症改不掉的原因不是惰性,而是因为缺乏对自我行为的觉察力。

行为性目标:学员能在课堂上做出“年度规划表”“角色任务表”“习惯养成表”,用来指导自己以后的行为。

绩效性目标:学习完课程之后,学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负面行为所产生的原因,并开始用新的行为方式代替旧的行为方式,从而提升效率,远离拖延。

【案例二】

课程名称:“高效会议管理”

聚焦性目标:我们应该把会议看作一个系统。会议中的座位排列、发言顺序、反馈方式、相关资料等,都是构成会议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要素。从中去寻找突破点,给它们施加相应的“力”,才能让整个系统慢慢地做出调整,朝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变化。

行为性目标:学员能在课堂上使用“方格记录表”“复盘工具清单”“会后跟进计划实施表”。

绩效性目标:学习完课程之后,学员能够提高会议中的沟通技巧、反馈技巧、逻辑表达能力、冲突处理能力、会后跟进能力,全面提升会议效率。

【案例三】

课程名称:组织经验萃取

聚焦性目标:萃取经验一定要萃取到具体的行为做法、话术、技巧方法、思考路径等精华内容,才能保障经验的可复制性。

行为性目标:学员能够在课堂上产出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工作场景地图、PSPPS案例模板、一项任务的实施流程、工作任务实施指南和案例教学实施表。

绩效性目标:学习完课程之后,学员能把企业内部的专家或标杆的经验、方法、思路,研究透了之后再教会给其他人,让其他人的工作效率或者工作绩效能够迅速提升。

为什么会有绩效性目标呢?大部分培训课程设定的学习目标是课程结束后学员应该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培训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目标基本上大同小异,比如管理能力培训,培训目标是让管理人员掌握一些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从而提升管理能力;比如销售谈判技巧培训,培训目标是让销售人员了解谈判的流程,学会有效谈判的技巧;比如商务礼仪培训,培训目标是让学员学会通过简单的修饰、得体的着装来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等等。

但是,培训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学员学习后的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包括工作方式的改变、心态的转变、做事效率的改变、人际沟通方式的改变等。你要在课前把学习目标精准传达给学习者,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的收获有哪些,学习的重点在哪里。

三、培训师展示学习收益的方式主要有PPT呈现法、故事展示法、学习活动展示法三种。

1.展示方式一:PPT呈现法

例如,在“组织经验萃取——让经验和思维立体化”的课程开始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张PPT,向学员展示学习收益:

图片 4.png

而这两天的课程就是带着大家来做一次完整的组织经验萃取的过程。要萃取出某方面的经验需要用到10个工具包,但是这10个工具包,你要使用之后才能真正地掌握。就类似于,如果只是看别人打高尔夫球的话,那么你看多少遍也不一定会,而只有自己拿着球杆亲自打一打,才能真正学会打高尔夫球。这10个工具包也是这样的性质,所以,只要大家在这两天的课程中,积极参与演练和实践,那么培训结束之后,你们就可以拿到这10个工具包,并且知道它们怎么用,这样你既能萃取自己的经验,也能萃取他人的经验。

由此,学员即可了解,他们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的工具,以及未来可以用这套工具能够做些什么。

2.展示方式二:故事展示法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喜欢分享故事和听故事。比如,西方有古希腊神话、伊索寓言,东方有女娲和伏羲等各种神话传说。

故事根植于我们的集体心智,我们做梦的时候,不会梦见论据和观念,只会梦见故事。这是因为故事具有强大的情感共鸣的作用。

脑神经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是这样的:

一名年轻女生讲述高中的毕业舞会时,科学家用磁共振成像仪记录下她的脑活动,她讲的故事也被录制下来。然后,科学家给12名受试者听录音,同时记录他们的脑活动。

结果发现,受试者的脑活动和讲述者的脑活动非常相似,只不过有一个时间差,因为受试者需要对听到的话加以理解。但令人惊奇的是,在故事的特定部分,听者的脑活动常常会提前于讲述者的脑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受试者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对后面可能发生的内容做出预测。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它会吸引受众投入其中,它易于理解,便于记忆,便于传达情感和承载意义,所以在培训中,适当引用一些故事来论证观点已经成为公认和必然的手段。同样的,我们在展示学习收益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

有一门课程“激活创新思维的4把利剑”,这个课程的开场讲师就会和学员分享这样一个小故事:

梁伟丰,BBDO中国执行创意总监,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创意人,他曾在奥林巴斯任职。奥林巴斯公司新出的一款相机具有防震防水功能,公司要带着这款相机参加摄影设备展会,要求梁伟丰拍一条相机宣传片,把相机优点展现出来。

梁兄一点也没“听话”,他觉得传统宣传片没意思,他干了一件事——把一台洗衣机搬到展会上,把相机开机,按下REC键丢进洗衣机去洗。两分钟后,把相机拿出来,播放录制的影像——这台相机在洗衣机里面“翻江倒海”的镜头。

这时候,展台已经被人群围得像菜市场一样了。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妙处。

听到这个故事,学员脸上往往会出现或好奇或惊喜或恍然大悟的表情,接下来,讲师就会趁机向学员展示学习收益:

如果你要解决一个难题,你得寻找到一种推力或者拉力来帮助你,就像你要把生锈的钉子从墙上拔出来,你需要特定的工具。我们这个课程中所涉及的4种创新思维模型就是你的工具,它们可以拓宽你的眼界,激发你的想象力,增强你的创造力,让你从多个维度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学完“激活创新思维的4把利剑”的课程之后,你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快速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让自己能够诞生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新点子。

这样一来,学员对课程中的4种创新思维模型就会产生想要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同时也会感觉这个课程比较有趣味性。

再举一个例子。某“绩效改进”的课程,培训师一开始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20世纪50年代之前,所有的航海公司都在使劲购买好的货船,招聘好的船员,他们的想法是,只要船跑得快,船员操作技术熟练,航运效率就会更高,公司才能赚钱。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没什么用,航运效率并没有提高,成本还是居高不下,整个行业都快做不下去了。后来大家才发现,原来当时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不是船和船员,而是轮船在港口闲置,把货物一件一件卸下来,再把其他货物一件一件装上去,这个过程太耽误时间了。于是有人发明了提高货物装卸速度的集装箱。使用集装箱装运货物,中途更换车、船的时候,就不需要把货物从箱子里面取出换装,航运总成本一下子下降了60%,整个航运业才起死回生。这个故事中,人们只是减少了行为代价,但却达到了比以前更好的结果。

接下来,为了便于展示学习收益,培训师就开始提问引导学员:

  •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航运总成本很高,导致了行业瓶颈。

  • 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轮船在港口闲置,等待卸货再装货这个过程太耽误时间。

  • 解决方案是什么?——集装箱。

所以,大家会发现,真正有效提高绩效的方式是减少行为代价。要做到这一步,需要我们先界定问题,然后诊断问题的原因,最后再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系列的流程都有工具和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工具和方法,让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

在课堂中,你甚至可以列举过去授课的成功案例,也就是讲以前学习这个课程的学员的“逆袭故事”,让眼前的学员知道,他们在学习完这个课程之后,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会取得怎样的进步,从而意识到这个课程的价值性。

3.展示方式三:学习活动展示法

在“引导式课程设计”的课堂的“引言”阶段,我给学员分享了学习保持率、内训师的成就与困惑、培训师和引导师的区别之后,就会告诉大家:引导师有6种不同的角色,培训师要扮演好每种角色,需要不同的核心能力。同时,在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这三个阶段,引导师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接下来,我就会给每组学员发放这样一张“引导师角色表”,如表所示。

图片 5.png

然后,我会给每组学员发放6张“角色卡”,6张卡片上面分别是6个不同的角色:医生、编剧、导演、教练、助产士、顾问;同时,再给各组学员发放6张“核心能力卡”,6张卡片上面分别是6种不同的能力:诊断力、创造力、洞察力、提问力、倾听力、整合力。

最后,我会让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引导师应该在什么阶段扮演何种角色。根据讨论结果,请学员把“角色卡”粘贴在对应的阶段下面,把“核心能力卡”粘贴在每个角色所对应的最后一列。如果学员粘贴正确的话,最后的表格如表所示。

图片 6.png

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全体参与,集思广益,手脑并用,在探讨和辩论中不断调整这12张卡片的排列方式。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学员会对“引导师”这个角色有更周详的认知、更全盘的考虑。而且,在各组分享时,所有的参训者又能从多个侧面了解这个角色。

我对所有小组分享的结果进行鼓励和反馈之后,会和大家分享我对这些角色及能力的理解:

  • 培训前,也就是开发课程的时候,引导师的角色是医生和编剧。
    👉作为医生,引导师要做深入的需求调研和诊断,培训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和框架,而是要针对部门和学员需求,做个性化调研和定制化开发。
    👉作为编剧,引导师要设计出和学员的认知水平、能力层次、经验阅历相匹配的课程。

  • 培训中,引导师的角色是导演、教练、助产士。为什么是这三个角色呢?
    👉首先,引导师要扮演导演的角色,把学员当成演员,让学员对课程所学内容进行演练。只有通过演练,学员才能真正学会所学。
    👉其次,在学员演练的过程中,引导师要扮演教练的角色,就像是游泳教练或者网球教练一样,对学员进行指点、纠偏和辅导,避免学员出错。
    👉最后,如果我们把学习成果比喻成孩子,那么引导师就是帮助学员顺利产出“孩子”的助产士。助产士会告诉孩子的妈妈,目标是什么——目标是生出健康的宝宝,然后他们会根据妈妈的身体状况,评估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协助妈妈。整个生产的过程中,他们会给予妈妈肯定和鼓励,增强妈妈的信心。所以,助产士的作用是协助妈妈生孩子,而不是代替妈妈生孩子。引导师也是一样,引导师作为助产士,是协助学员出成果,而不是代替学员出成果。

  • 课程结束后,引导师的角色是顾问。
    👉因为学到不等于做到,学员在课程结束后的应用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培训师还要给予指导和答疑。

总结一下,引导师首先应该扮演好医生的角色,诊断清楚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目标,在这个基础上,以学员需求为依据,为其量身定制课程内容,完成编剧的工作。在培训现场,把舞台交给学员,掌控整个流程,辅导学员进入演员的角色,让他们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实操演练。培训结束后,引导师还要为学员提供学以致用方面的支持。

由于学员在我讲解“引导师的6种角色”之前,通过学习活动的方式,深入探讨和研究过这个问题,所以当我揭晓答案的时候,他们会满怀期望的聆听,一旦发现自己的排列方式和老师讲解的排列方式有差距,就会怀着好奇心来一探究竟,而且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反思自己的思维存在哪些漏洞,以至于没有排列正确。

同时,在这一段学习活动结束之后,我就会趁热打铁地告诉学员:学完两天的课程,你们就能在课堂上扮演好医生、编剧、导演、教练、助产士、顾问这6个角色,并且在合适的时机发挥出每个角色应该具备的能力。这样一来,当你们作为引导师出现在课堂上时,就会让你们的学员深深地沉浸在你们的课程中,享受思维转变的学习旅途,体会学以致用的心满意足。

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所展示出的学习收益,对学员来说,由于有体验感,所以会很有吸引力,让学员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和向往,也清楚了解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相关文章

  • 【培训笔记】067

    培训语录: 培训师最大的收益不是授课本身,而是通过培训授课展示了个人价值后,赢得他人的认可,从而获得更多机会,这个...

  • 如何起名,让培训名称变得高大上?看这一篇就够了!

    如何给培训起名,让培训的名称变得高大上呢?看这一篇就够了!本文介绍6类培训起名的方法,展示6类培训起名实例,让培训...

  • 在错误中吸取经验

    上周我觉得自己属于挫败感极多的一周、因此觉得这周收益也很多、但这周收益不知如何表达! 1、护士培训方面问题 这周跟...

  • 免费学PPT

    “演讲、讲课、培训、答辩、工作汇报、产品介绍、商务洽谈”关键时刻总需要幻灯片展示,那么如何让PPT展示成为你的加分...

  • 干货|收益展示篇

    大家对于公号的收入总有一个未知,今天我在这里把自己今天的收益全部拿给大家看: 这是我的收入,而且这只是一个号的。基...

  • 广告优化路径

    收益=展示量*CPM/1000 ^展示量=广告请求*填充率*展示率 ^CPM=广告主出价*点击率*转化率*1000...

  • 2019-07-15

    互联网大型高可用高并发架构设计与最佳实践” 培训班的通知 一、 培训收益 通过此次课程培训,可使学习者获得如下收益...

  • 「手把手教你」Python计算股票收益率、Alpha和Beta值

    本文作为金融量化分析的入门基础之一,手把手带领大家使用Python计算股票的收益率,重点展示如何利用Python对...

  • 7.14

    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投资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员工大会的学习和总结: 团队精神展示 创新展示 配合展示 其次是Tina的培训和考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训收益如何展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wx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