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作者: 泓沛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10:33 被阅读0次

    一、对游学的内涵理解

    黄明雨老师说,游学中的“游”不能与旅游相混淆,这个游是与乘物游心的游内涵相同,是要用心去与古人会,要去师古人之心。

    看到社会上的各种游学活动,包括一些传统文化团体举办的,更多是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或形式,让我一直对游学活动有困惑。这次听黄老师讲授,才明白游学是要用心会。

    二是对孝更纵深的连接

    第一次听到对孝这么大气磅礴的解释,黄老师说,孝放大就是历史教育。孝是大义,是敬天法祖,孝让我们通过代际纵向连接,一代代直到天边。我们不仅仅是应该孝顺父母,还应该通过孝去感恩华夏文明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其背后所有的先祖!

    三是经史、经艺同参的重要性

    以前把经史同参、经艺同参只是概念化、口头化,而更喜欢以经解经这样的课。但黄老师说历史的学习是帮助我们认识一一“我们是谁”的问题;书法等技艺的学习是借游于艺去与古人的心会。这让我顿感惭愧,以前真是把历史、艺术看轻了。

    感谢所有参与这次讨论课的所有老师、学长们,让我有长了新知。希望自己能把所学用于生活,活成活泼泼的人生。

    中霖老师:

    昨日线上的讨论课,有两处给我印象很深,一是厦门的曹青平同学说到她妈妈对奶奶敬孝的情形。奶奶病卧在床整整六年,妈妈悉心服侍,一直到老人离世;二是太原的姜乐老师, 代表他们组来分享,她作为公立中学的教师,非常诚恳的谈自己的收获,言语朴实。她事先做了笔记,虽然看上去好像是在念稿子,但感受到她的心情是轻安的,正如她自己说生命已经洋溢起来了。

    昨天的交流,使得我对孔子讲的“信而好古”这四个字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信”的是什么?“信”这个字,有“以行掩言”之意,就是一个人是可信的,是因为他能做到他所说的,而不是将言、行打成两截,言不顾行,行不顾言,仅仅是讲一些漂亮的空洞的道理。故孔子说自己“无不知而作”,即有知而作,知行合一。“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颜回时时能感知自己真实的状态,因此能做到“不贰过”。故阳明感叹道:“此是圣学真血脉路”,那也就是说致良知,知行合一,展开自我,学而成人,自古以来只有这一条道路。

    孔子十五而志于圣学,阳明十二岁立志作圣人,是因为他们真信得过上古有圣人在。因此,立志须先立一个信。“人无信,不知其可也。”现代的读书人多疑,怀疑一切,这是最大的所知障。孔子、颜回、阳明这些人朴实,他一听,哇,尧、舜这些上古的祖先这么有德行, 真好!我要以他们为榜样,既然他们能做到,相信自己通过不懈的努力,我这辈子也一定能做到,不枉此生。所以事半功倍,突飞猛进,就是这么简单。

    这次春季共学班最后一阶段董平教授的课程,在此前研习版教学片之外,又选了《徐爱录》访谈版教学片的十六集供大家选看(每集不超过 15 分钟)。昨日刚刚将全部 33 集的分集简介整理出来,先与大家分享,让大家感受一下“信而好古”的人的天真。

    (中霖)

    董平老师精讲《传习录》上卷《徐爱录》目录

    第一集 《为什么要学习王阳明》

    如果我们真想学阳明先生,我们要给自己的生活建立一个基础,那就叫做“立志”。阳明先生不论他处在生活的何种阶段,他总是能够真实地、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真实的内在状态表现出来,我想这一点很动人,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集 《学生眼中的王阳明》

    阳明少年时落拓不羁,平时看上去也不事边幅,又出入佛老,好像是一个杂学者,所以众人以为阳明讲学,无非是标新立异。徐爱说,其实众人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第三集 《中国人的样子》

    “中”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价值理念。“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秉受天地的大中之气而获得我们自己本性的,所以“若有恒性”。每个人都必须在你们的内心清楚明白的把“中”建立起来,你做事才可能中正。

    第四集 《不要总想着改造别人》

    朱熹认为《大学》古本“亲民”错了,应该作“新民”。阳明说朱熹改得不对,尽管《大学》后面有“作新民”,那是从自我讲,是自我更新;如果是“在新民”,就是使民新,改造他人,更新他人,不如与民同体,自然亲民。

    第五集 《难得的是一以贯之》

    按照朱熹的说法,学不能躐等,要有次第分明。阳明则认为,“明明德”是根本,修身明德,峻极于天,你让我治国我就治国,让我齐家我便齐家,让我指挥千军万马,我就指挥千军万马,你让我平天下我就平天下,一以贯之。

    第六集 《“为己”与“为我”的差别》

    “我”更多的是代表着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感性的我,或这个躯体的我,而“己”具有更深刻的本原意义。孔子说“毋我”,他绝不会说“毋己”。“古之学者为己”,不是“古之学者为我”。而“今之学者为人”实际上是为我。

    第七集 《道理可以很简单》

    从朱熹以来,讲究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使得读书人常常习惯于认死理,而忘了本心。阳明则说“心即理”,此心如果没有私欲障蔽,我们充量地把自己内在的等同于天理的那个本心呈现出来,这就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第八集 《用生命去整合》

    朱熹那里尽是分析,尽是一板一眼,而阳明那里是融汇、贯通、整合。比如说讲孝顺父母, 如何讲究温凊定省之类?阳明说,你真有这样一颗诚孝的心,感同身受,心同此理,你自然而然就会去讲究那些节目,讲究那些条件。

    第九集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有天道信仰。人道的根本在天道,所以尽人道,即所以尽天道。天人不二。我们讲的“人道”是人之道,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道路。这条道路使我们完整地成为人;而完整地成为人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上达于天。

    第十集 《天地间永恒的正义》

    天道就是宇宙间永恒的正义,它是不变的。“纯乎天理之极”,就是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在行天道,做到还原事情本身的大中至正。真正的至善之归是在心源,这恰好是需要每个人在现实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实的体会到。

    第十一集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原本是一件事,但是你因为被私欲隔断,它才变成两件事。我们要去掉二,回归于一。原本是好端端一个人,你一“二”,那不就是分两个了吗?这叫做心身灭裂。故要恢复到心身完整统一状态,这种状态便是知行合一。

    第十二集 《开放自己的心灵》

    孟子讲人人本性原善,“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个“思”不是思考,而是反思。我做一件事情做对了还是不对,反求诸己,思则得之。因为是内向反思,反求乎心,心灵就向你开放,生命的本质状态就向你呈现它自己。

    第十三集 《“学而时习之”的本义》

    尽管孔子没有明确地说过知行合一,但他讲的“习”一定是和“学”相联系的,“习”本身是个知的运用的过程,也是个外在实践的过程。如果真理解“学习”的意思,那就是“知行合一”,所以孔夫子那里是有明确的倾向的。

    第十四集 《破除对书本的迷信》

    阳明说我们不要执着于、拘泥于朱熹的格物之训,不要过度去信书本,而要反求诸己,在自己的心上做功夫。如果你不合乎自我之良知,哪怕是圣人之言,我也可以不信,也可以不要, 唯有自己之良知,才是天下真正的准则。

    第十五集  《中国的学问是实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阳明非常博学,骑射、辞章、诗文、佛、老等等,但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他最终落实于心体本身的功夫,所以说博是约之功,“博学于文”终究归结为“约之以礼”,落实于行动。

    第十六集 《立志是成事之本》

    阳明说如果我们初入学,就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志,你不能说我算个命,我寿命短,我就不为圣人之志。“修身以俟命”,尽管这个“命”在哪里我还不知道,还没有见面,但是你立此必为圣人之志,一心为善,这是个困勉功夫。

    第十七集 《在做事上面去磨练》

    为何阳明要把“物”解释成“事”?因为“物”光讲一个东西,它实际上还没有建立起和我心之间的关联。如果讲“事”那就一定是已然建立起和我心的关联,我们每一个人所发出的行动,既是在做事,同时在正心,在致良知。

    第十八集 《心不在焉,就是心身灭裂》

    你心不在焉,当然也是意不在焉,心意不在那里,哪怕是我面对面,我也如同视而不见,那也就是说它跟我没有关系,它没有进入你的主体的心灵世界,那么关于这个事物所谓自身的存在,视而不见了,还能谈论它的意义吗?

    第十九集 《良知不假外求》

    阳明说自己龙场悟道之后,大体上就不出“良知”这个意思,只是当时还点不出这两个字。所以他晚年讲良知,只怕发挥此二字不尽,穷竭不能尽。他说心之本体自然会知,心之本体就是良知,心之本体就是本性,不假外求。

    第二十集  《良知本身自然会知》

    良知原本是心,自然会知,知是心之本体,这个地方所涉及到的知,有两个维度:一是就良知本身的自知而言;二是就良知本身知他的这个能力而言。但是自知和知他都是本体自身的本然能力,它是能够自知,然后也能够知他。

    第二十一集 《“博”与“约”的功夫》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者理也。任何一个文,不论是天之文、地之文还是人之文,它的背后都含有一个隐微未显现的东西,阳明说“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心之本体原本就是那个天理的内在,它原本纯粹是一个。

    第二十二集 《人心与道心》

    阳明说,所谓的人心,杂以人欲之心,它本原还是那个心,无非是这个本体之心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受外物的牵引,发生了它自身的一种偏移。道心之失其正者就是人心,从根本上说人心、道心并不是两个心,心本体是一个。

    第二十三集 《圣贤的用心之道》

    “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这句话其实包含着阳明对于后世儒者学风的批评, 正因为后世人的人人自以为是追踪孔子之道,结果都美其言辞,譊譊于世,越说越多,孔子之道反而越来越远,离实行之道也越来越远。

    第二十四集 《大道至简,古今一心》

    “好文之风日盛”好不好?按阳明的说法是不好的,大家都去纠缠于语言文字了,真正的大道反被语言文字所不断地掩没,隐而不见了,孔夫子非常担忧这个状况。所以夫子出来,开始做了什么事?孔子删繁就简,天道大明。

    第二十五集 《孔子是怎么做的》

    《春秋》原本是鲁国的编年史,孔子拿来“笔则笔,削则削”,删繁就简,删成现在这个样子。所谓“笔”,就是把原来的东西抄录下来;所谓“削”,那就是把原来那些繁文的东西删除掉,总而言之是有减无增,越来越少。

    第二十六集 《隐恶扬善是大智慧》

    圣人述《六经》,根本目的是正人心,垂范后世。中国的传统非常看中隐恶扬善,他不会把恶的事情从头到尾原原本本,详详细细讲给你看。为什么圣人不肯多说?那是生怕后人专门去学所谓恶的东西,那就养成了诡诈之行了。

    第二十七集 《对圣王之道的信心》

    强调“王霸并用”,恰恰是对王道缺乏信心。不能养成功利的心,我们也不能把那些在功利上面来讲成功的东西,当作我们时代的楷模和典范。现在都把那些商业帝国的故事弄出来, 未必是好事,“与圣人做经的意思正相反”。

    第二十八集 《师古人之心》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为后世立法。我们为什么要称《六经》为经?因为它承载的道不变。不能说随着世道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我们就教导老百姓去玩诡诈之术,这是不行的, 我们还是要隐恶扬善,我们还是要大中至正。

    第二十九集 《孔子的确信》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实际上不是说圣人能够预知百世之后世界什么状况。今日之社会状况,人们的生活方式,孔子做梦也做不到的。但历史本身是有它的必然的继承性的, 孔子对整个文明的历史传递有很大的信心。

    第三十集 《继往圣,开来学》

    因时致治本身是对的,但须一本于道。你不懂得我们人心之本原,不懂得那个天下之大经大法,永恒不变之常道,只是以功利之心,去凑泊所谓的世风之变,偏向一边,就不能真正实现天下大治,实际上在随波逐流,误入歧途。

    第三十一集 《儒家与道家的不同》

    老子讲无为,他不能把它放大到普遍的、每一个个人的状态,在政治上,它只能是关乎君主的。而君主无为,实际上就不可避免地会把道转变为术。儒家是具有公开性的,比如说它讲礼,要求君主首先必须成为尊礼循礼的典范。

    第三十二集 《道可以通过人来显明》

    《春秋》亦经,《五经》亦史,经史不能相分。不能把《五经》所阐述的那些言论,看作是个悬空的东西,而必是圣人曾经种种事项,为我们后人能够还归于现实生活而做指导的,道也不能悬空获得体现的,必须是借事以明道。

    第三十三集  《活出阳明的精神》

    徐爱说他刚开始听阳明讲学,骇愕不定,茫然无入头之处。先生非常细致,详尽给他做了解释,徐爱渐知反身实践,把所有一切东西都返回到、落实到自我的心身实践当中,正是在实践当中,“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xr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