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清醒思考的艺术》
清醒思考的艺术关于本书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是一位德国的经济学博士,也是瑞士益得书摘(getAbstract)的创始人之一,《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2011年出版之后,多贝里一战成名,在德国非小说畅销榜上排名年度第一。一些高端读者都大加赞赏,比如德国著名的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兰·贝格,推荐大家“务必要读”这本书,《黑天鹅》作者塔勒布评价多贝里,说他专业知识和创造才能的结合,是“自文艺复兴以来都很少见的”。
如何做到清醒思考?
本书列举了52种常见的思维错误,当明白了这些思维错误是如何发生后,人们就有可能远离思维陷阱。如果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在于思维方式,那么,熟知了思考方式的隐形陷阱,人们就会犯错更少,从而离成功更近。
《清醒思考的艺术》中列举的思维错误分别是:
1.幸存偏误
为什么你该去逛逛墓地
我们往往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地可能性,我们常常对成功抱有幻想而认识不到成功地概率有多微弱。
例如,每位成功地作家背后都有100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每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背后又有100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家,每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背后又有数百个抽屉里沉睡着草稿的写作爱好者。我们总是听到成功者的故事,却认识不到作家的成功概率有多小。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将选择标准与结果搞混淆了。人们总是说:“去游泳塑身吧,你看那些游泳选手的身材多好!”然而,职业游泳者身形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的运动结果。
化妆品广告的女模特,是因为长得好看才当模特,而不是用了化妆品变成模特(漂亮)。
美丽是条件,而不是结果
3.过度自信效应
人们会习惯性地、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过度自信不是受到了激励,而是自然单纯、生而有之的。并且,不存在相反的不够自信效应;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为显著——女人较少高估自己;不仅乐观者会受到过度自信效应的影响,就连自称悲观的人也会高估自己——只不过高估的幅度要少些罢了。因此,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在筹划任何事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做最坏的打算反倒让你有机会更现实地判断形势。
4.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警惕:被奴役
5.沉没成本
看到烂片不及时离开影院,会让你赔进去更多时间,失败的投资,不赶紧止损撤出,会让你赔进去更多的金钱。
沉没成本是经济学概念,本质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即使知道这个道理,很多人还是知易行难。
人们往往因为“只是舍不得已经做出的投资”而继续做一件实际上只会不断带来损失的事。为什么会有这种荒谬的行为呢?因为人们想努力表现得坚韧,坚韧是我们发出的可信信号。我们害怕矛盾。如果我们决定中断一个项目,我们就在制造矛盾:承认从前的想法与今天不同。继续执行一个无意义的项目是在推迟这一疼痛的认知。那样我们就显得更坚韧。然而每个决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业务上的,始终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我们的设想,有可能兑现,也有可能落空。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选取离开的小道,并承担后果,如及时中断项目,这种不确定情形下的权衡是理性行为。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6.互惠偏误
免费的其实才是最贵的,所以,你不该让别人请你喝饮料。
人们不能忍受自己亏欠于人。这是一只商业上常用的温和的敲诈,例如一位螺丝供应商会邀请一位潜在客户观看一场冠军杯赛。因为一个月后就是订购螺丝的时间了,不想亏欠的意愿如此强烈,客户便屈从了。互惠古来有之。我们发现那些食物总量变化很大的动物之间都存在互惠。假定你是猎人,你某天运气好,猎到了一头鹿,便与群体成员分享了它;待你某天运气不好时,便也能分享别人的猎物。这是一种出色的生存策略。互惠是风险管理。然而互惠也有可恶的一面:报复。紧接着报复的是反报复,然后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耶稣叫我们将另一边脸也伸给攻击者,就是打断恶性循环。
7&8 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
我们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容。换句话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现有观点相矛盾的新信息。可实际上,恰如赫胥黎所说:“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同时,当一种理论越模糊,确认偏误就越强,既定的观念像磁铁一样吸引证明。谁在生活中抱有“人是善良的”想法,他就会找到这一理论的足够证明;谁在生活中抱有“人是邪恶的”想法,他同样也能找到足够证明。因此,请你与确认偏误做斗争。不妨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节食、成功策略的,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是一桩艰苦的工作,但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回避。
9.权威偏误
面对权威我们会不自觉地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许多,而且我们惯于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因此,请设法挑战权威。你面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10.对比效应
人们惯于在依靠对比来做决定、下判断,纵使两者不存在充分的可比性。例如你会为你的新车订购真皮车座,因为你觉得3000欧元相对6万欧元的车价来说只是笔小钱。所有靠销售装潢用品生存的商家都在玩弄这一把戏。
延伸“价格锚点”,是商品价格的对比标杆。营销中,企业通过各种锚点招数,或者利用对比和暗示来营造幻觉的手段,动摇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评估。
11.现成偏误
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例如,“我认识一个人,他终生吸烟,每天3盒,却活到了100多岁,所以吸烟不会伤身”,这话是想证明些什么,但实际上它什么都证明不了。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一切,我们都高估了他们出现的频率。而无声、无形的一切,我们都低估了它们出现的频率。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东西。我们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而非量化思维。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12.“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如果有人建议你选择一条“先经历痛苦的道路”,你应该敲响警钟。
“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是确认偏误的一种变体。使用这个花招大大有利于一个对专业一窍不通或对事情没有把握的专业人员。如果情况继续走下坡路,就证明了他的预言是正确的。如果情况意外回升了,客户开心,专业人员则可以将好转归功于他的能力。不管怎样——他总是对的。
13.故事偏误
大脑喜欢将既定的实际上无甚关联的事实编造成有所联系的故事,然后加以理解记忆。例如,下列故事你更容易记起哪一则呢?故事一:“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故事二:“国王死了,随后王后伤心死去。”自然你会更容易记起第二则。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可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因此,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14.事后诸葛亮偏误
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例如,如今任何人重读2007年的经济预测,都会惊讶于当时专家们对2008~2010年前景的展望有多么乐观。一年之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了。问到金融危机的起因,还是那些专家们,却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格林斯潘统治下货币的泛滥、资金放贷的宽松、腐败的信贷评级机构、随意的自有资本规定等——回顾之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似乎完全符合逻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请写下你的预测再在事后验证之,你会发现你是个多么糟糕的预言家,同时请读历史,不是事后的成熟理论,而是当时的日记、报刊——这都会让你更深刻地感觉到世界的不可预见性。
15.司机的知识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普朗克被邀请在全德国作巡回报告,而他的司机每次都坐在观众席听,逐渐将报告内容烂熟于心,便提议道:“普朗克教授,老作同样的报告一定让你感到很无聊,不如在慕尼黑由我来代你作报告,你则戴上我的司机帽坐在观众席。”普朗克欣然同意,司机便为一群专家级听众作了一番有关量子力学的长篇报告,之后一位物理学教授举手提问,司机便回答说:“我没想到在慕尼黑这样先进的城市还有人问那么简单的问题,就请我的司机来回答吧。”因而,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来自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思考以获得知识的人们;另一种就是司机的知识,来自那些装得好像他们知道的人,他们会模仿别人的表演,也可能拥有动听的声音或具有说服力的形象,但他们传播的知识是空洞的。因此,请不要信任任何司机的知识,不要将新闻发言人、播音员、爱出风头的人、花言巧语者与一个正真有知识的人搞混。要如何区分两者呢?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外,他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就说:“我不知道”。而从“司机们”那儿,你什么话都能听到,除了这一句。
16.控制错觉
你实际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
人们具有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但你实际能控制的少于你以为的。例如,在过马路时我们都会去按红绿灯上的过街按钮,实际上它根本不能影响红绿灯的变换,这个按钮的存在只是为了让行人相信他们能影响信号控制器,然后更好地忍受在红绿灯前的等待。类似的设计还有某些电梯上的“开/关门”以及大办公室里中央空调的温度调节开关,它们都是“安慰按钮”。因此,请你将注意力集中在你能真正影响到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17.激励过敏倾向
你为什么不该按实际开销付钱给你的律师或装修工人——那样只会刺激他们多花钱。
人们会对激励机制做出反应并迅速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但人们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例如,河内的法国殖民政府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人们每交出一只死老鼠,政府就给他发钱。政府这样做本是想控制鼠灾,但这条法令却导致人们养殖老鼠。
18.回归均值
医生、顾问、教练及心理治疗师的作用令人怀疑,其实很多时候起作用的是价值回归。
极端值与非极端值总是来回交替,并围绕一个均值波动。例如一位男士经常背痛,痛感时强时弱,每当他觉得痛得无法忍受时便去找他的心理治疗师,这之后他便会感到背痛有所缓解,便一直对他的心理治疗师深深信服。但实际上,那位男士感到“痛得无法忍受”时正是达到了他的痛感的极端值,之后无论有没有治疗师的帮助,他的痛感都会有所下降,回归均值。
19.公地悲剧
当一个人获益所有人分担成本的时候,事情就要糟了。
凡好处归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地方,就潜伏着公地悲剧。假设有一个牧场,所有牧民均可在此放牧,那么每个人都会将赶尽可能多的牛到这个牧场上放牧。作为理性的人,每个牧民都会试图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多赶一头牛到公地,他便可以得到多出售一头牛的额外好处,而多一头牛造成的过度放牧的害处却由所有牧民承担,个人承担的损失极小。于是每个牧民都会赶尽可能多的牛来,直到牧场被彻底毁掉,这就是公地悲剧。
20.结果偏误
你以为的因果就真的是因果吗?
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做决定的过程。假设有100万只猴子在股市上以纯随机的方式买股票,一年后约一半的猴子亏了,一半的猴子赚了;下一年又是约一半的猴子亏了,一半的猴子赚了。长此以往,约20年后就会出现一只每次都正确投资,最终成为亿万富翁的猴子。这时人们便会疑惑,一只20年来都做出正确投资决定的猴子,怎么可能一无所知?!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挖掘它的“成功原理”——或许这只猴子吃的香蕉比较多,或许它总是坐在笼子的一个角落里,等等。因此,不必为一个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地决定感到庆幸,同时也请勿以结果来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如果这个决定是基于理性而做出的,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
21.选择的悖论
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过多的选择会降低生活的质量。你如何能够保证从200个选项中做出完美的选择?答案是:你不能。选择越多,你在选择后就越没有把握,因而也就越不满。因此,在面对选项时请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写下你的标准并遵守它们。同时要明白,你永远做不出完美选择,要想做出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就满足于一个相对来说适合自己的“好答案”吧。
22.讨喜偏误
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某人越讨喜,我们就越倾向于从这个人那儿买东西或帮助他。下列因素让我们觉得一个人讨喜:第一,外表有吸引力;第二,在出身、个性和兴趣上与我们相似;第三,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例如,广告模特大多外表出众,因为难看的人并不讨喜;同时广告中也不时出现“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模特拥有与目标客户相似的长相、方言与背景;而还有些广告则是在奉上恭维——“因为你值得这样”,这即是对方在发出他觉得我们讨人喜欢的信号,我们就倾向于也觉得他讨喜。
23.禀赋效应
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这轻则会让你养成囤积癖,重则让你错失好机会。
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的东西更有价值。这种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上就相当普遍,打算卖房的房主总是将他们的房价估计得高于市场价格,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房子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而他认为买方应该一同支付这份情感的价值——这自然是荒谬的。令人吃惊的是,禀赋效应不仅会神化我们已经拥有的财产,甚至会神化我们可能会拥有的财产。正如在拍卖会上,谁参与出价到最后,谁就感觉这件物品可能会属于他,该物品对他就具有了额外的价值。此时买主就会突然愿意出超出自身预算的高价来拍下物品。因而在大型拍卖会上总会出现“赢家的诅咒”——拍卖的赢家反而是经济上的输家,因为他的出价实在过高。
24.奇迹,
奇迹,只是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事件虽然少见,但它们完全可能发生。它们的存在没什么可令人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例如,你突然想起了一位很久不联系的老同学A,而这时你的手机响了,正是A打来的电话。你一定会相当惊讶,心想:“这一定是心灵感应!”可不妨设想下A想起你却没有给你打电话的情形,还有你想起A而他没有给你打电话、A打电话给你而你没有想起他、你打电话给A而他没有想起你的情形,以及那些你没有想起A而A也没有给你打电话的情形。所谓的“奇迹”,其实往往是统计学上存在的、可能发生的事件,只是它们比较少见而已。
25.团体迷思
为什么一群聪明人在一起,反而可能办蠢事?
大多数人都应该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在一个会议上克制自己,没有说出自己的意见,而是一言不发,点头同意种种动议,毕竟你不想做那个持异议的捣蛋鬼。同时你对你的异议也没有充足把握,其他人也不傻啊,他们全都意见一致,那就不吭声吧。如果人人这样做,就会出现团体迷思——一群智慧的人做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做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这是从众心理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如果你在参与一个会议,或是一个智囊团的成员,无论何时,你都要讲出自己的看法——哪怕这看法并不是很中听。而如果你领导着一支团队,请你指定一个人唱反调。他或许不是团队里最受欢迎的人,却是最重要的人。
26.忽视概率偏误
累计奖金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2中赌博:
1)可能赢得1000万,赢的概率亿分之一
2)可能赢得1万,赢的概率万分之一
感情冲动会让我们选择玩第一种
在1972年的一次经典研究中,人们将实验室的受试者分成两组。第一组受试者被告知,他们肯定会遭到一次电击。第二组被告知,他们遭受电击的危险只有50%。研究人员在实验时间快结束时测量受试者身体紧张程度,结果惊人:没有区别,两组受试者同样紧张。
随后研究人员将第二组受点击的概率降到20%,然后降到10%,再降到5%。结果:还是没区别!
这这表明: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而不是对一件事的概率。换个说法,即是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
人们把这种思维称为忽视概率偏误。
27.零风险偏误
你为什么会为零风险支付过多
对于饮用水的处理:
1)采用措施A,死于不净水的风险会由5%降低到2%
2)采用措施B,死于不净水的风险会由1%降低到0%
大多数人会选择B——这是愚蠢的,选择A,将会少死3%!选择B,只少死1%
这一思维错误被叫做零风险偏误。某种东西在驱使我们过高的评价零风险
研究证明,不管风险是99%还是1%,人类都同样还怕有毒化学物的污染。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反应,但很常见。
运用: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是你的积蓄、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友谊、你的敌人,还是你的土地。
请你满足于至少有东西染给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
研究表明:无论是中了百万彩票还是半身瘫痪都不会长期改变你的满意程度。不管发生什么事,快乐的人照样快乐,不快乐的人依旧不快乐。
28.稀少性谬误
为什么你会觉得一袋饼干里最后几块最好吃?
简单来说即是“物以稀为贵”,人们往往认为具有稀少性的物品有更高的价值;同时,若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我们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魅力,这种反应在心理学里也称为“罗密欧朱丽叶效应”。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能力,因此,请仅按照价格和作用来判断物品的价值,而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
29.忽视基本概率
不要被精确描述迷惑,记住最可能发生的事永远是概率最高的事。
假设一名少年被砍成重伤,那你认为哪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1)凶手是个非法持有刀具的波斯尼亚人;(2)凶手是个来自中产阶层的普通少年。想必大多数人都会选(1),可实际上(2)的可能性大得多,因为比起带刀的波斯尼亚人,中产阶级普通少年要多得多。那为什么多数人会选错呢?因为精确描述会误导我们,让我们的冷静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忽视基本概率的存在,然后做出非理性的错误判断。
30.赌徒谬误
当一枚硬币连续抛了50次都是人头朝上,记住,第51次还是人头朝上。
1913年夏天,蒙地卡罗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人们挤在赌场的赌桌周围,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只球已经连续20次落在黑色上。许多赌徒趁此机会押红色,可中的又是黑色。更多人涌来,把他们的钱押在红色上,却还是黑色中。如此循环往复,知道第27次那球才最终落在了红色上,但此刻赌徒们已经输掉了数百万美元,他们破产了。这表明: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但实际上,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一只球可以持续落在黑色上,无论此前它已经落了多少次。
31.锚定效应
砍价心理学:如何让谈判对手围绕你的开价走。
每当我们进行估计时,就会选取某种熟悉的东西作为参照。例如你不知道马丁路德是哪年出生的,但你知道他1517年提出了《九十五条纲论》,当时他肯定大于20岁,那么你猜他出生在1485年左右,而正确答案是1483年。此时你正是以1517年为锚,做出了合适的判断。但愚蠢的是,我们也会将锚定在根本不靠谱的地方。例如,心理学家曾拿出一个数字轮盘让受试者转动,然后问他们联合国有多少成员国。那些轮盘停在较大数字的人,给出的成员国数量就会大于轮盘停在较小数字上的人给出的数量。
32.归纳法
如何把别人的钱弄进自己的口袋。
人们有由观察个体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的倾向,可这实际上是危险的 。例如,一位跳伞运动员对朋友说:“我已经跳过1000多次了,还没出过什么事。”但两个月后他就在跳伞时意外摔死了。一次例外就足以彻底否定一条经过千百次证明的理论。
33.规避损失
为什么凶恶的面孔比友善的面孔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
人们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要比获得某种同等价值的东西想法强烈。如果你损失了100美元,那么你消耗的快乐感要大于我送你100美元让你获得的快乐感。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我们对不利东西的反应要比对有利东西的反应敏感。
34.社会性懈怠
团队为什么会使人懒惰。
两个人一起拉一根绳子,平均每人只投入其力量的93%;如果是三个人一起拉,每人只投入85%;八个人一起拉时就只剩下49%。这便是社会性懈怠,它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团队中个人的效率无法看到,而是和团队融合在一起。
35.指数增长
一张对折的纸为什么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假设一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那么对折50次之后它的厚度就是一亿。
过去的进化让我们很容易理解线性的增长,对指数或按百分比计算的增长没有感觉。
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你的感觉是没有用的——请你承认这一点。真正有助于你的是计算器,或者,在增长率小时,就使用计算倍增时间的诀窍。
计算倍增时间的诀窍:
“70规则”是指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将会翻一番。
例如:“交通事故的数量每年递增7%”
计算倍增时间:70/7=10 ,意味着:交通事故的数量每10年翻一倍
例如:“物价上涨5%”
计算倍增时间:70/5=14 ,意味着:14年后,1元的价值只剩了一半
36.赢家的诅咒
为什么股神巴菲特从不参加拍卖。
赢家的诅咒是指:拍卖的赢家大多是事实上的输家。
拍卖时的最高报价经常是系统性地过高——排除出价着拥有信息优势。
巴菲特:“千万不要参加拍卖”
做不到?那你就确定一个最高价,从中扣除20%支付赢家的诅咒效应。请你将这个数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坚决遵守它。
37.基本特征谬误
千万别问一位作家他的小说是不是自传
在解释某些东西时,我们倾向于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例如我们将战争的“罪责”推给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的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萨拉热窝行刺者的错。可实际上事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难以脱离其所处情境。
38.错误的因果关系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你要看仔细,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例如“家里书多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真相是:受过教育的家长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家长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受过教育的家庭,通常要比家长没有受过教育的家庭书多。
39.光环效应
长相好的人为什么容易事业有成
如果某人的某一方面(如外貌、社会地位)给他人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其他的一切,从而过度影响其总体印象。正如我们会自动认为漂亮的人更可爱、更诚实、更聪明。光环效应会挡住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
40.替代途径
用冒险途径代替平凡途径获得成功?这种事别太当真。
41.预测的错觉
水晶球如何歪曲了你的目光
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好名声的形式。换句话说,社会给了这些人不受约束的预测的权利。他们预测错误时没有“坏处”,但如果预测正确,就会获得关注等好处。由于这种预测的代价为0,我们正经历一场真正的预言膨胀。
运用: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
问自己2个问题:1)这位专家的预测有约束机制吗?2)这位专家的预测准确率多高?
42.关联谬误
有说服力的故事为什么会误导人
下面哪个可能性更大,人们倾向于选择2
(1)XX机场关闭了,航班被取消了;
(2)XX机场因为天气恶劣关闭了,航班被取消了。
人存在2种思维,一种是直觉、机械、直接的思维;另一种是有意识、理性、缓慢、直接的思维。有意识的思维开始之前,直觉的思维就得到了结论。
例如911后,一家聪明的公司提供一种专门的“恐怖主义保险”虽然其他保险公司当时也提供各种意外保险(其中包括恐怖主义袭击),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专门的“恐怖主义保险”
43.框架效应
同样的内容,换个说法,效果完全不同。
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99%无脂的牛奶和1%含脂的牛奶那种更健康?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可实际上两者是一样的。而作家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会有意识地使用框架效应,用巧妙适当的方式来叙述故事,才能让作品引人入胜。
44.行动偏误
为什么不行动光等待是种痛苦
人们倾向于: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受些,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事实甚至往往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情况不明,请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
45.不作为偏误
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那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上看起来更无害。不向一个掉进了洞里的登山者伸出援手,或将一个登山者推进洞中,两者的结果都是登山者的死亡,但我们却感觉后者比前者严重。可实际上,理性来看,两者的行为都应遭到谴责。而1968年的欧洲学生运动看穿了不作为偏误,并提出了一个醒目的口号来反对它:“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这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解决问题,那你等于就是在延续问题、加重问题”,当然你就成了“问题的一部分”。
46.自利偏误
你为什么从不自责
人们倾向于将事情的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
例如科学实验证明,在婚姻中,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对自己为伴侣关系正常运转所作贡献的评价都高于50%。
如何应对自利偏误?
找到直言不讳的朋友,请他不加掩饰地说出对你个人的意见。
47.享乐适应症
你为什么应该缩短上班路程
享乐适应症:我们中大奖、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漂亮的东西,平均3个月后幸福感又与先前一样了。
建议:
1、请你避免很长时间页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如往返交通、噪音、慢性疲惫等;
2、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如汽车、房屋、分红、中彩票、得奖金等;
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
48.自我选择偏误
可能你就是你所抱怨的那群人之一。
当我们本事是样本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的陷阱中。
比如男性朋友经常抱怨说他们公司里女性太少,女性朋友经常抱怨说他们公司里男性太少。这与倒霉毫无关系,因为抱怨者是样本的一部分。任何一个男人在以男性居多的行业里工作的概率都很高,女人也一样。
49.联想偏误
为什么经验有时让人变蠢
人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原则上这样很好,我们食用一种陌生的果子,食用后我们感觉不舒服,于是将来我们就会回避相应的植物,知识就是由此形成的。
只是,错误的知识也是这么形成的。
联想偏误就是将相互毫无关系的事件联系到一起的倾向。这会影响我们做决定的质量。
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里隐藏着多少智慧,我们就只吸取多少——不要多;好让我们不像坐
过热灶台的猫一样。被烫过的猫永远不会再坐到热灶台上去——这是对的;但它也永远不会再坐到冷灶台上去了。
50.新手的运气
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联想偏误的一种特殊情况:错误地与从前的成功建立联系。
赌场里,在游戏的前几轮就输掉的人会倾向于突出游戏;而赢钱的人,就倾向于继续玩下去。
这个幸运儿坚信自己拥有超过平均水平的能力,于是他加大赌注——后来变成了倒霉蛋。
哪一刻不再是新手的运气,而是天才呢?
没有明确的划分,但是有2条线索:
1、如果你长期取得成功,你可以认为自己的才华可能起到作用,但你绝不能过于自信、自满。
2、参与的人越多,某人出于纯粹的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51.认知失调
你如何撒点小谎,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狐狸吃葡萄的伊索寓言描绘了最常见的思维错误之一,狐狸曾经的打算与结果不符,事后作出别的解释,这就是认知失调。
52.双曲贴现
及时行乐——但请只限于星期天
你是宁愿在1年后获得1000欧元,还是1年零1个月得到1100欧元?
大多数人选择后者
你是宁愿在今天获得1000欧元,还是1个月得到1100欧元?
大多数人选择前者
随着时间长度的不同,我们做出的决定是不一致的。科学家称之为双曲帖现。
双曲贴现又称为非理性折现,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现象描述折现率并不是一个不变量,具体是指人们在对未来的收益评估其价值时,倾向于对较近的时期采用更低的折现率,对较远的时期采用更高的折现率。
我们受及时行乐的想法控制的事实,是我们过去的动物性的一种残留。
棉花糖实验表明,延迟满足能力是孩子后来事业是否成功的一个可靠的指示器。
双曲帖现是一种思维错误,我们越能控制我们的冲动,我们就越能成功的规避这一错误。
我们对我们的冲动控制越小(比如酒精的影响下)我们就越容易犯这个错误。
【金句】
1.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一位专家,我都会设法向他挑战。请你也这么做。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2.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以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好名声的形式。换句话说,社会给了这些人不受约束的预测的权利。
3.一个女人向我解释了她在酒吧为什么不让别人请她喝饮料:“因为我不想要这种跟她上床的潜在义务。”这很明智——如果下回在超市有人请你免费品尝葡萄酒奶酪或火腿,你知道为什么最好拒绝他了吧?
4.请你从现在起远离成功自助图书,它们百分之百是那些天生具有快乐倾向的人所著。书中从头到尾都是好点子,但读者不知道,这些点子对数十亿人都不管用——因为倒霉蛋是不写成功自助图书的。
5.你要明白,你永远作不出完美的选择。要想作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就满足于一个适合你的“好答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