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上卷→正釋經文→ 丙一、初列多佛,明起行緣
丙一、初列多佛,明起行緣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 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須彌天冠,次名須彌等曜,次名月色,次 名正念,次名離垢,次名無著,次名龍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頂,次名不動地,次名瑠璃妙華,次名瑠璃金色, 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種,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脫華,次名莊嚴光明,次名海覺神通, 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離塵垢,次名捨厭意,次名寶炎,次名妙頂,次名勇立,次名功德持慧,次名蔽日月光, 次名日月瑠璃光,次名無上瑠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華,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華色王,次名水月光, 次名除癡冥,次名度蓋行,次名淨信,次名善宿,次名威神,次名法慧,次名鸞音,次名師子音,次名龍音,次名 處世,如此諸佛,皆悉已過。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 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告阿難」,這就開始說無量壽經的正宗分了。「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這是退到過去很 長久的時間,「劫」,梵語劫波,翻作中國話就是長時間,是個時間的名詞,一個長時間的名詞叫劫波,簡單翻譯叫劫。「無央數」就是梵語「阿僧祇」翻過來的,叫做阿僧祇劫,翻作中國話叫做「無央數」,無央數不是我們凡夫數得清楚的數目。一個阿僧祇劫,一個無央數,我們就數不明白了,但是上邊再加個「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也是個大數目,上邊再加個「無量」,再加個「久遠」,都是些大數目名詞。總而言之,說時間是過去的時間,很 久遠,很長遠了,長遠怎麼樣呢?有一尊佛出世,叫做錠光如來,「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 令得道,乃取滅度。」每一尊佛出世都是為度眾生才出世的,錠光如來也是這樣,才興出於世,要教化度脫無量眾 生,把有緣的眾生度盡了,皆令他得道,都叫他轉凡成聖,這尊佛把眾生度盡了,這麼多的眾生,他把善根成熟的 眾生度盡了,有緣的眾生度盡了,這尊佛就涅槃,涅槃就是滅度。這一尊佛是這樣,下面每一尊佛,也都是這樣。 佛出世以後,就講經說法度眾生,令眾生轉凡成聖得了道,他就涅槃。下面簡略不說這麼多,只說一尊佛、一尊佛 的名字,一共說了五十三尊佛,說到第五十四尊才說到阿彌陀佛的本師。
釋迦佛一共說了五十四尊佛,說那麼多,就是表示佛是無量數的,才說了五十四尊並不多,前面證信序說的菩 薩有無量數的菩薩,決定成無量數的佛,這叫我們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不同於外道,外 道的上帝只有一個,不許有兩個,這就不平等了,只許你升天國,不許你當上帝。佛教不是,你只要發菩提心,修 菩薩道,你就可以成佛,簡略的說這五十四尊佛,教我們生起信心來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你也有成佛的機會。
「次有如來」,就是次於錠光佛,有一個如來出世。「名曰光遠」,光遠如來,光明遠大。「次名月光」,再 有一個月光如來,月光能破夜晚黑暗。「次名栴檀香」,世間最名貴的香叫栴檀香。「次名善山王」,佛要修善法, 等於妙高山王,最高的善法。「次名須彌天冠」,須彌山就叫妙高,妙高的天冠,天冠是最高的莊嚴。「次名須彌 等曜」,是妙高的光明、光曜。「次名月色」,月色是清淨自在,佛清淨自在,等於月亮的月色。「次名正念」,佛是正念現前,叫正念如來。「次名離垢」,遠離一切垢,就是遠離一切煩惱才成了佛。「次名無著」,一切法皆不執著才成佛。「次名龍天」,佛為龍天之師。「次名夜光」,跟月光的意思一樣,能破除黑暗的夜光。「次名安 明頂」,佛能得到安然的光明,最高的光明頂上叫做安明頂。「次名不動地」,佛是常在定中,叫做不動地。「次 名瑠璃妙華」,瑠璃叫做青色寶,就是內外透明的寶,叫做瑠璃妙華。「次名瑠璃金色」,內外光明還帶黃金色。「次名金藏」,佛等於一個大寶藏,等於金藏,黃金一樣。「次名炎光」,佛有大智慧,形容叫炎光,「次名炎根」, 佛得到根本智慧,能生起很多的智慧,等於得到光明炎旺之根。「次名地種」,佛成了佛,一切功德善法都能生出 來,等於得了大地的種子一樣。「次名月像」,佛的相貌光明清亮,像月亮一樣。「次名日音」,日是最大的光明, 佛說法的音聲,像日光出來一樣。「次名解脫華」,開了解脫華,能得到解脫之果。「次名莊嚴光明」,佛有大莊 嚴、有大光明。「次名海覺神通」,海是廣大甚深,佛的覺廣大甚深,叫海覺,佛的神通廣大甚深,叫海覺神通。「次名水光」,水裡發光能照映萬物,佛能得到海印三昧,等於佛發光,照見一切萬物一樣。「次名大香」,佛證 到無分法身香,叫做大香。「次名離塵垢」,遠離一切塵垢,和前面的「離垢尊者」的意思一樣。「次名捨厭意」, 能捨棄、能厭離娑婆世界的煩惱,叫做捨厭意。「次名寶炎」,是寶光。「次名妙頂」,佛的華嚴三昧最高,叫做 妙頂。「次名勇立」,佛勇猛精進,建立一切法門,叫勇立。「次名功德持慧」,佛的名字叫功德持慧,以他的大 功德能攝持大智慧。「次名蔽日月光」,佛的光明最大,能把日月的光明遮蔽起來。「次名日月瑠璃光」,像日光、 月光、瑠璃光一樣。「次名無上瑠璃光」,讚歎佛的光明像瑠璃光。「次名最上首」,佛是超過三乘聖人,最上首。「次名菩提華」,開菩提華結成的果。「次名月明,次名日光」,佛的光明破除黑暗,等於月光,等於日光。「次 名華色王」,就是菩提華色之王。「次名水月光」,就是水裡面照見月亮之光,表示清淨。「次名除癡冥」,能除癡冥,就是無明煩惱都給斷除掉了。「次名度蓋行」,度脫了五蓋之行,五蓋不多講,這名詞很深,簡略解釋一下,蓋就是蓋覆之意,蓋覆我們的清淨心性,我們眾生都有一個清淨心,我們心怎麼不清淨呢?被五個法給蓋覆上。哪 五個法呢?第一、貪欲蓋,眾生的煩惱各有偏重,有的眾生偏重於貪欲,無論你貪什麼?財、色、名、食、睡,你 貪哪一種,清淨心都顯露不出來,就不能修行,不能用功,就叫做貪欲蓋。第二、瞋恚蓋,有的眾生,歡喜發脾氣, 瞋恨心很重,那也不能修行,也不能用功。第三、睡眠蓋,有的眾生歡喜瞌睡,你叫他來聽經,他不聽經不瞌睡, 他聽經坐在那兒打瞌睡。你叫他打坐,他也瞌睡;你叫他念佛,他也瞌睡。睡眠蓋,不能用功修行。第四、掉悔蓋, 有的眾生心裡老是打妄想,身體坐不住,怎麼用功呢?這叫做歡喜動的人。第五、疑法蓋,什麼法他都聽得半信半 疑,這個法好,不能決定,怎麼修行用功?要把五種蓋都除掉,才能成佛。「次名淨信」,信心清淨才成佛。「次 名善宿」,宿是星宿,天上最善的星宿。「次名威神」,如來有大威德、大神通。「次名法慧」,於一切法具足智 慧。「次名鸞音」,鸞鳥之音,就是最好聽的一種音聲。「次名師子音」,佛說法有威德的音聲,能降服天魔外道。「次名龍音」,很細微的音聲叫龍音。「次名處世」,佛雖然出世間,但常處在世間教化眾生。「如此諸佛,皆悉已過。」前面說的五十三尊佛都過去了。
「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世自在王如來,就是阿彌陀佛的本師,說到這裡,馬上就可以說到阿彌陀佛 什麼時候發心了。阿彌陀佛發願,就是在世自在王如來面前,發的四十八個大願。這尊佛的名字,要把他記到!阿 彌陀佛在什麼地方發的願呢?在世自在王如來的面前發的願。
下面再說十個德號,都是一尊佛的德號,每一尊佛都有一個別號,有十個通號,只要成了佛,都有十個名字, 這叫通號,另外一個別號。比方這一尊佛叫做世自在王,我們的本師叫做釋迦牟尼,稱如來、稱佛、稱世尊都是通號,都是一樣。通號,就像我們會講經的都稱法師,法師是通號,我叫做什麼法師?我叫做道源法師,別人叫做什麼法師?他有他的一個別名,這叫做別號。懂得這個意思,下面講到十個名字,是每一尊佛都有的,尤其我們作晚 課,都會念八十八佛懺悔文!前面就講到這十個德號,聽我講完,你再念八十八佛好作觀想。
十個通號,第一個就是「如來」,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上面這個「如」,是真如實相的理體,成了佛,他怎麼 成了佛?證得真如實相,成了佛。證得真如實相,真理之體,叫做「真如實相理體」。證得成佛,不是成阿羅漢, 他要再來度眾生,成了佛再來度眾生,這叫做如來,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叫做如來。
第二個德號叫「應供」,成了阿羅漢,也有應供的意思,就是成了阿羅漢,應受人天供養,那成了佛,更應受一切人天供養,所以叫做應供。我們佛教裡面有很多普通貼切話,都要知道來源,要知道意義,譬如說我們請某一 個大德來吃飯,請他應供,就是一個佛的德號,一個阿羅漢的德號,尊敬被請的人,某某法師我今天請你來應供, 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自己不敢稱應供,我到你那兒吃飯叫做趕齋。要懂得說貼切話,要知道分寸。
「等正覺」,在其他的經上翻譯「正徧知」,我們念八十八佛懺悔文,上面也是寫著正徧知,翻譯的字不同, 意義是一樣的。「等」就是「等徧」,就是正徧知的「徧」,「正」還是那個「正」,「覺」就是「正徧知」的「知」, 正徧知,就是超九界獨尊的意思,是佛的德號,詳細的解釋,六凡法界,凡夫外道,凡夫是無知,外道是邪知。二 乘人,也叫做正知,二乘人知道他不是邪了,但是他不普遍,還有所固執。佛不但是正知,而且徧知,叫做正徧知, 這個地方叫等正覺,就是平等正大的覺知,佛的德號。
「明行足」,三明之行具足,三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第一、宿命明,知道過去,過去的多少劫都知道。第二、天眼明,能觀察未來,未來多少劫,他都能看到。第三、漏盡明,現在無量世界、無量眾生、無量心念,他都知道。阿羅漢證到了六種神通裡面,也有這三種通,這三種叫通不叫明,是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只知其大意,而詳細的事情,還觀察不透徹,所以不叫明。佛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間的事,無所不知,無所不 曉,三明之行具足,叫做明行足。
「善逝」,「善」就是好,「逝」就是去,翻作中國話叫好去,因為翻作好去,不太文雅,所以翻作善逝,就 是好去,去得好,這是如來的一個德號。如來剛才解釋為,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他是來而不來,名曰如來。因為 眾生善根成熟,應該見佛得度,佛就顯現了。實際上佛早成佛了,他是證得真如實相的理體,成了佛。我們怎麼沒 看見呢?沒看見就是沒來,佛來無來相,去無去相,是我們的善根沒有成熟,所以沒有看見佛來,等你見佛得度的 善根成熟了,佛就來,叫如來。來而不來,叫如來,那麼化緣已盡,教化眾生的緣盡了,應度的眾生都度了,他再 住世也沒有意義,就涅槃了。涅槃就去了,去而不去,叫做好去。佛涅槃了,我們看見像凡夫死了一樣,眾生看見 他涅槃,是因為見佛得度的緣盡了,佛住世沒有利益,就示現涅槃之相,就去了。到哪兒去了?他到大涅槃去住, 住在常寂光裡了,所以他這個凡夫死了,這好去叫做善逝。
「世間解」,世間法通通了解,佛是出世間的,他不離世間覺。他成了佛,就要度眾生,眾生是在世間度的, 而阿羅漢、超出三界,他不回來,他見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好不容易了脫生死,超脫三界的牢獄,叫他回 來,他不回來,所以叫做小乘人。佛不是,佛成佛就是為度眾生,度眾生就到世間。可是你成了佛,就是證得真如 實相。成了佛,那是出世間法,但是你世間的法也都了解,如果你不了解,你不能度眾生,前面讚歎八相成道裡面 說,世間的文藝、武藝樣樣你都得了解,不了解你不能度眾生。華嚴經上講,證到五地的菩薩,要是不了解世間法,根本度不了世間的眾生,所以說世間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解,叫做世間解。
「無上士」,「士」是有學問的尊稱,指世間有大學問的人,佛的學問,沒有人在他之上,叫無上士。「調御 丈夫」,他能調御一切眾生,稱為調御丈夫。十個德號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無上士、調御大夫」這兩個名 字合成一個,「世尊」是第十個。第二種解釋把「無上士、調御大夫」分成兩個,講到「佛」講到十個,「世尊」 是第十一個。現在我們採取後者兩個德號,「無上士」是一個,「調御丈夫」是一個德號。
「天人師」,佛示現在人間,有時候也到天上講經說法,不但是人間師長,也是天人的師長,叫做天人師。現 在佛法少人講「佛」,梵語、少人說,我們的信徒聽佛法的因緣少,就是知道拜拜,佛也拜,菩薩也拜,天公也拜, 媽祖也拜,他為什麼亂拜一通?沒人講給他聽嘛!他心裡面起疑惑,就來問我:「是佛大呢?天公大呢?」我好笑, 他不好笑,因為沒人講給他聽,他不懂嘛!我就跟他說,佛叫天人師,一看就知道誰大了。無論是上帝,無論是天 子,都是佛的弟子,佛是他們的師長。
「佛」,梵語叫佛陀耶,「耶」字是說話的一個尾音,把耶字略去叫佛陀,梵語佛陀,翻作中國話叫覺者。覺 者是個人,是個覺悟的人,不是外道所稱的神。以為神了不得,神也作不了事。我們佛教講的佛,他是人修成的, 人人都可以成佛,佛就是個覺者。「者」是指人之詞,是個大覺大悟的人,為什麼不翻作覺者呢?因為梵語覺者, 具有三種意思叫三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圓滿才稱為佛。
「世尊」,包括世間、出世間,世間是六凡法界,出世間是三乘聖人法界,這就是九法界,為世間、出世間所 尊,故名世尊。剛才講佛的十個德號有兩種解法:一種算到世尊這兒共十個。一種算到佛那裡共十個。現在我採取 第二種解釋算到「佛」共十個,「世尊」是第十一個德號,具足上面十個代號,才成為世尊,世尊是個總德號,要具足上面十個德號才稱為世尊,所以佛經上弟子尊稱佛,都是稱他世尊,那是個總稱呼。
佛叫萬德洪名,前面五十三尊佛、五十四尊佛,各有一個德號,就是按一種功德起名,不能一尊佛,叫一萬個 名。佛為什麼要起十個德號,按佛理解釋,表示事事無盡。一尊佛有十個德號,十尊佛匯聚起來就是一百個,一百 尊佛匯聚起來就是一千個德號,一千尊佛匯聚起來就是一萬個德號。萬德洪名,表示事事無盡,這是華嚴經上的道 理,按世間的習慣,印度普通的人都有十個名字。佛住在印度,依照印度的習慣,佛也有十個名字。印度人的習慣 和我們中國人相反,順便說說:印度人不怕囉嗦,我們中國人愛簡單,怕囉嗦。我們中國人起一個名字,現在一個 人的名字兩個字,古早只有一個字,再起個字,再起個號,一共三個名就沒有了,沒有起十個名字。印度必須得用 十個名,不怕囉嗦,這就是習慣不同。這十個德號是世自在王一尊佛,我們釋迦如來也有這十個德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