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
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
和英国广播公司(BBC)
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
影片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
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
极寒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的标志长城
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
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等
《美丽中国》曾荣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
与纪录片大奖
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
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


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称对应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全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BBC自然历史部提供了一次机会去制作首部关于中国自然历史的系列片。同时随着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官方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2005年BBC制作组得到官方许可,与中视传媒联合拍摄。这也是CCTV首度与BBC自然历史频道进行合作

拍摄过程
该系列拍摄持续超过16个月,奔波50多万公里,深入中国腹地地进行57次独立拍摄。制作

团队在中国26个省拍摄下超过500小时的HD脚本。尽管得到了前往中国许多偏远保护区的拍摄许可,摄制组依然要面临能否捕捉到野生动物的头号难题。虽然保护区占到了15%的中国领土,但这并不足以确保野生动物的安全,保护区也经常缺少设备和人员。摄制组拍摄野生生物的尝试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中英团队之间也存在矛盾和互不信任,拍摄理念有时也并不一致。
超过80%的影片拍摄都是在野外采用传统观测手段。这些区域多为中国最为偏远的地方:告别了生物学家,摄制组成为了近100年来首次抵达西藏最为偏远的北部草原——羌塘保护区的人类。经过了从拉萨出发后经过5天的行程,摄制组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在海拔5000米、-30°C的条件下拍摄发情期的藏羚羊。经过7天,摄制组成功地拍摄到了两头雄性藏羚羊之间的角斗。在秦岭两次尝试拍摄野生大熊猫失败后,摄制组转到另外的一处保护区——长青自然保护区,在此,摄制组拍摄到了冬季大熊猫的活动,并首次完整记录到野生大熊猫的求偶和交配活动。制片人Kathryn Jeffs和摄影师PaulStewart前往云南西部偏远的高黎贡山,经过3个小时的搭

乘牛车,抵达山脊处,拍摄到了森林的鸟瞰画面,以及一群短尾猴在树冠上觅食的画面。另一组镜头罕见地展示了一群白马鸡进行群集展示,但却被扰乱而终止。
影片还使用特殊技术拍摄的一些镜头画面:在蛇岛拍摄一只金丝雀逃离中亚蝮的捕食时,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到了画面速度降低了80倍的镜头。红外照射被用于黑叶猴和扁颅蝠的拍摄中。热成像摄影机在拍摄滇南魔芋时被使用。

☂
关注公众号
观看《美丽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