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人

作者: 涤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9-14 09:14 被阅读0次

“这辆奥迪是谁家的啊?”王金山家门口围了一群人在议论着。

王金山的家在村子的最后排,前排的人家都是二层的小楼房,王金山家只是一层平楼,虽然看起来比较新,但是村里人都是以大小来评判这个家庭如何。村里的人多少都有点势利眼,看到你家不怎么样看人说话的口气都不会太客气。以至于一直以来村里人都把王金山叫成“老窝子”,这是我们村称呼一个人又傻又懒的词。

这个村是99年的时候发洪水,大家从乡里面四处搬迁过来的,当时政府给划分的土地,每家每户抽签决定,有一些有点关系的也能够分到一个好一点地段,但是村子也毕竟是村子,好坏差别不是很大,前后之间的距离也没有多远,而且起初是规定的统一建筑大小的房屋,只是后来有些人家富裕起来了才慢慢的在自家房子的周围建起了一些厨房厕所。

由于是统一建筑大小,再加上洪水导致的庄家颗粒无收,村民们也都开始为建房子犯愁。王金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家里三个人能吃饱就不错了,也实在是没有钱去建房子。还好当时的村子最后一排没有统一建筑大小的要求,王金山说他就要最后一排,不抽签了。大家也都很乐意,虽然最后一排没有建筑大小的要求,但是最后一排就是一个排水的臭水沟,每家每户的废水都会从最后一排排到河里去,这也导致了本来清澈的小河,现在变得发黑发臭。

听村里说王金山以前是地主家庭,小时候家境很好,后来受到打击,家境一下子落寞了,日子也越来越差了。

王金山的老婆是外乡人,是外乡有亲戚给介绍过来的,当时王金山家境不错,而且王金山年轻的人也算是身高样貌都不错。所以当时外乡人家父母看中了,他老婆自己也相中了。一开始也算是跟王金山过了几年的好生活,后来的事情,也就是土改,打击地主,王家的生活也随之变差了。这也有可能导致王金山老婆死去的一个原因吧。

王金山的老婆,我没有见到过,说是在小儿子出生的时候难产死了,只留下了王金山和两个儿子。虽然经历了打击地主这件事,但是王金山却没有别这件事打倒。变成了农民,王金山也把自家的几亩地种的很好,除草浇水也很勤快。当时王家村正在兴起砖窑,王金山也在砖窑里面干活,由于身材较魁梧,加上干活卖力,人也比较热情,人们也都和他特别交好。后来选班组长的时候都推崇王金山,一个是因为干活热情卖力,另一个是王金山会写字打算盘,砖窑里面的工人的账目也要统计,所以王金山又当上了班组长。当上班组长那一年,王金山才25岁,也是那一年春天,王金山的大儿子出生了,王金山也算是春风得意,希望大儿子可以大展宏图,就给大儿子取名叫王大宏。

后面两年的生活也还是算惬意,干着砖窑记账的班组长,种着自己的几亩地,王金山老婆还在家里养养鸡鸭,种种小菜,一家三口的生活过的好不错,闲来没事,王金山还会教大宏读读诗,王大宏打小就摇头晃脑的也是因为王金山从小就在他面前读书有关。

就在这样的好景下,王金山的老婆又怀孕了,王金山脸上的笑容比之前更多了,一直以来王金山都想要要一个女儿,说来也奇怪,当时农村家里都是想要生男孩子,可是王金山却想要一个女娃娃。后来有一次听到王金山在门口朗读诗经,才明白过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样的诗句里,谁不想要一个女儿呢。每天在砖窑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今天娃娃乖不乖啊,有没有踢妈妈啊,然后就是去菜地里摘菜,去鸡窝里拿鸡蛋。那段时光,不仅王金山脸上是灿烂的笑容,王金山老婆的脸上也是喜悦的笑容。

临近冬天,也到了王金山老婆临盆的日子。腊月二十的夜里,王金山的老婆突然感到阵阵的疼痛,结合自己的经验,她感觉到自己要生了,把王金山从睡梦里叫了起来,王金山也是刚刚睡着,听到老婆说,立刻去村头找接生婆,也算凑巧,临近年关,接生婆还在家里整理过年要弄的东西,听到王金山敲门,带着接生盆和接生布就到王金山家。到房间后,让王金山去烧热水,把锁好。王金山烧好热水,就一直在门口等着,一直听到接生婆说用力,也一直能听到他老婆的叫唤声,半个多时辰过去了,还是没有听到小孩子的哭叫声。有过了一会,接生婆和老婆的声音都停了,接生婆打开了房门,跟王金生说孩子没了,是个女娃娃。

这件事之后,王金山的笑容少了一些,也很少能听到王金山给大儿子读诗了。王金山老婆也在这件事之后日渐消瘦了一些,但是心里还一直想要给王金山生个女娃子。当时王金山心疼老婆,知道这一次给老婆的伤害挺大了,所以有两年多都没有再跟老婆提生娃娃的事情。这样过了两年多,那件事的伤害慢慢的平复了一些,日子还是跟往常一样的开始有了生机。这几年王金山在砖窑里面做事本本分分,家里的事情也跟老婆两个人处理的很妥当。王金山夫妻两又开始考虑要娃娃的事情,又过了一年多王金山老婆又怀上了。这一年王金山刚好30岁,也是到了而立的年纪。灿烂的笑容又浮现在王金山的脸上,每天从砖窑回家后,又开始问今天娃娃有没有踢妈妈啊,然后去菜地里摘菜,去鸡窝里面拿鸡蛋。只是王金山老婆不想以前那样,虽然也很开心,但是心里还是有一份顾虑和担心。

到了春天,也到了王金山老婆临盆的时间,这几天王金山每天都准备着,用四个热水瓶装好了热水,接生盆和接生布也准备了一份放在家里。王金山一直认为三年前是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导致那件事。这几天砖窑的事情也不多,王金山索性请假在家陪着老婆,还跟砖窑里面借了自行车,一天下午老婆说肚子开始疼了,王金山骑着自行车把接生婆接到了家里,东西都给接生婆准备好了。接生婆到房间里,让王金山在外面等着。又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这个半小时里还是接生婆和老婆的声音,和三年前那天夜里一样,只是老婆的声音比那天夜里大。接生婆突然打开房门,急促的叫王金山去把村头的医生接到过来,王金山正准备跑去,被叫回来了说你不是有自行车吗,快一点,你老婆快不行了。听到老婆快不行了,王金山一下子慌张了,赶快去把医生接过来了。刚进家门只能听到孩子的叫声,王金山跑到房间里,老婆也没有声音了,看到一地的血,接生婆说她尽力了,你老婆坚持要把孩子生出来,流血太多了。

又是一个春天,春风不在得意,这件事之后王金山跟变了个人一样。砖窑的事还在干着,只是家里的几亩地开始有点荒芜了,也没有以前那样勤快的除草浇水,收成没有以前好,以前老婆养的鸡鸭还在,只是少了人打扫,家里也开始变的没有以前那样整洁,刚出生的孩子是个男孩子,王金山没有多看几眼,孩子大姨主动说她带回家养两年,等能自己走路了再给你送回来,王金山就说了一句叫小宏吧,王小宏。大姨家里的不远就在隔壁村子,正好王金山家在村子的最后面,大姨在村子的前头,真好两个村子的交接处,也就一公里路。王大宏每天在家里收拾一下家里,然后背着书包去乡里上学,晚上回家会去鸡窝里拿鸡蛋,带几个鸡蛋去大姨家拿给弟弟吃,还有几个给大姨家吃。一开始大姨都叫王大宏留下来吃饭,大宏都说不用了,自己家里做着的,其实家里没有做,他要回家去照看一下爸爸,还要做饭。那件事之后,王金山开始喝酒,早上起来就喝酒,中午晚上都要喝酒,整天人都是醉醺醺的状态,说话也不像以前那样稳重,干事也开始毛毛燥燥的,好几次都把砖窑工人的工给记错了,砖窑也说了他好几次,最后一次工人们不干了,说他天天就记工这一件事都做不好,还让他在砖窑做什么班组长。班组长被撤下来了,王金山开始跟工人们一样开始了烧砖搬砖的日子。

王小宏在大姨家呆了三年,期间王大宏会送一些吃的过去,王金山也会每个月送一点生活费给大姨,虽然只够王小宏的一些吃穿,偶尔砖窑没有活的时候,王金山也会去接王小宏回家,带他去田间地里转一转,时不时也能在田头挖到一些黄鳝带回家吃。

到了1999年,村子发了一场洪水,王家的房子正好在围坝上面,洪水来了的时候村民们都四处找地方躲避洪水,王大宏和王小宏被送回到他们舅舅家那边村子去了,王金山和村民们一起去对抗着洪水,每天都需要再围坝上面视察,观察洪水的走向,时刻准备着用蛇皮袋装土填围坝。洪水来的不算很突然,有一段时间的缓冲,因为每年到夏末秋初的时候就是雨水较多的季节,村名们都时刻准备着一些蛇皮袋如果有洪水的时候就拿出来用,今年也正好用上了。

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这场洪水算时结束了,围坝终究还是坍塌了,所幸的事坍塌的地方没有人家,只是洪水从外河灌进了村里人的庄家地里,春末种下的庄家全都泡水了,那一年注定是没有收成的一年。村里经过这次洪水,到县里开会的时候,一致决定要把大家集中起来到一起建一个大一点村子,而不是像之前以前散着的几个村落,一个村落十几户人家,不好管理也不好统计安排组织上的工作。村里人也大家伙你一嘴我一嘴的讨论不听,有不愿意搬的觉得家里的老祖宅说搬就搬,以后老祖宗回家都找不到地方。更多的是愿意搬的年轻人,大家伙都在外地工作,见过外面的城市建筑,希望自己的家乡也能够做的跟外面一样,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随着赞同的人变多了,人们也是东一嘴西一嘴的开始搬迁。

王金山家也在着手搬迁的事情,这件事情在村子里就着实下来了。到了选地皮建房子的时候,王金山提出的在村子后头建一个自己能力所及的放我,大伙也没有发对也没有说话。这一年大家都挺难的,没有收成,还要花钱来建房子,村民们的眉头都开始紧锁了起来。王金山还是跟往前一样面色沉重。他家房子建的很快,没有也能够太多的水泥,只是砖砌好之后,盖上房梁加上瓦片,也分成了三个房间,王金山一间,王大宏和王小宏一间,还有一间做上了灶台和放一张桌子。这样的房子王大宏和王小宏一直住了两年,后来听王小宏说,经常在半夜听到老鼠的叫声,也算是与老鼠为伍。后来又过了两年,政府发放补贴,给贫困家庭改建房屋,王金山家的房子得到了改建,做起来水泥顶,也做了三个房间加一个厨房和客厅,只是跟村前面的二层楼房不同,是一个一层平楼,这个房子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村里,现在就剩王金山一个人住在里面了,偶尔大宏和小宏也会回来住一段时间,准确的说是几天。跟王金山在外打工时一样,只在过年和差不多秋收左右的时候,大宏和小宏会抽出几天回家一趟。

房子弄好了之后,王金山又要出去打工了,虽然房子建的一般,但是材料还是需要一些钱的,王金山这一次又欠了一些债。王小宏还在大姨家里,等明年春天,王金山也打算把王小宏接回家了。一方面是王小宏现在已经会走路了,当时说好了等王小宏会走路的时候就接回家,还有一方面一直在大姨家里,她家人总归会有一些意见的,只是没有说出来。接回来之后可以让大宏照看着小宏,在外面打工讨生活还是不能停下来的。

王小宏回家那一年,王大宏已经有八岁了,上到小学三年级了,学校就是村头以前的老医生在叫他们写字算术,想要到乡里去读书就得有十几里的路,可以骑车也可以走路,只是路程太远,其他家里都是父母两个人,基本上都会有人送过去,王金山一个人要在砖窑干活,没有时间去送王大宏去上学,但是一想到王大宏在村里也确实有点荒废,于是找砖窑的人,把之前报废的自行车拉回家。砖窑里面的人也是见他可伶,工人们也都没有提出太大意见,毕竟也是个报废的自行车,只剩下一个车架和两个车轮。王金山把车子拉回家,到村口老李家弄点工具给车子一些不要的东西拆掉了,修好了一个刹车,补好两个车胎。骑了骑,然后又上了油,给老李散了两根烟,老李也没有收钱。

王金山开始教王大宏骑车,王金山这个人骨子里还是要强的,他也不希望儿子被别人看不起,每次王大宏摔倒了,都叫他自己爬起来。就这么几天下来,王大宏学会了骑车,说是学会了,其实因为个子太小,加上砖窑的车是二八杠,所以王大宏每次只能骑半圈,然后再把脚踏用脚带回去再骑半圈,正常会骑车的人是骑不到这样的,但是王大宏这样骑顺了,骑起来也很快。

王金山骑着二八杠,带着王大宏和王小宏去乡里找学校里面的老师,王大宏坐在车后面,王小宏坐在车杠上面。乡里的老师虽然水平也不是特别高,也只是小学毕业,因为乡里要建学校,临时找到一些人来教书,整个乡读书的也不多,上了中学专科的都去县里面的厂子上班,剩下的有文化的就是这些小学毕业生,然后就当上了乡里的老师,教小学生写写字算算数。与村里比起来强太多了,村里是医生自己在家里弄的几张桌子和椅子教教村里小孩写字,平时大家家里收点庄家或者有些鸡蛋都给医生送一点过去,医生也欣然接受,权当是小孩子们的学费,父母们也比较开心,毕竟孩子在医生家也学到点字,还能有人照看着。到了乡里就不一样了,乡里的学校是正规的学校,学生上课需要交学费的,一学期十几块钱,一般人家里上不起,很多小孩在医生家呆两三年,就不上学了,开始在家里玩耍然后就是干农活,之后就有些到十几岁就出门打工了。还有一些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校会适当的减免学费。王金山就属于这一类特殊情况的家庭,所以今天王金山带着王大宏到学校里面来办理免学费的事情。免学费也是王金山听砖窑里面的工友说,他自己也不太相信,今天过来也是来确认一下。到学校,跟负责收取学费的老师沟通过了,在文件上面签字,又会村里找村里的书记写了一份证明,然后回到学校,把王大宏上学的事情弄好了,这下王大宏在九月的时候就可以到乡里去上学了。

砖窑的工作也不稳定了,很多人都开始出门找工做,有去上海的,又去南京的,大家伙都凭着自己的体力干活,虽然外面是苦了点,但是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在外面打工的人都能带上几百上千的工资回家,还能给家里买些好玩的新鲜的大家之前都没有见过的,比如收音机,指甲钳还有一些小娃娃们玩的电动玩具。王金山还是在砖窑里面干烧砖搬砖的活,王大宏也在学校里面上到五年级了。之后又过了一年,王小宏也去乡里的学校上学了,每次都是王大宏骑车带着王小宏,兄弟两个人早上从家里带些饭菜去学校,饭是前一天晚上吃剩下的,菜是咸菜居多,用盐做的咸豆角咸白菜等,家里的鸡鸭也没有了,所以鸡蛋也吃不到了,偶尔去亲戚家里弄一点鸡蛋,鲜肉回家还能吃几天。

到了王小宏上三年级的时候,砖窑倒闭了,窑子里的工人都回到家里想办法找活干,指着家里的几亩地肯定不行的。王小宏的大姨夫在南京的工地上干活,说一天能挣十几块钱,王小宏把这话带回到王金山耳里。秋收过后,王金山背着一床被子和几件换洗的衣服,提着一个桶,里面装着水杯、水瓶和水盆,跟着王小宏他大姨夫去南京的工地上干活了。家里剩下王大宏和王小宏兄弟两个人。

王大宏这时候上初二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在学校里面老师也是比较照顾他的,平时吃的也是自己弄的,也有亲戚们给的一些。每天回家弄好自己和弟弟的饭菜带到学校里面去吃。王小宏三年级的时候,跟着班上一些不读书的人在一起,整天就是往别人家的瓜田里面跑,去偷人家的西瓜,好几次被村里人看到了,都去跟王大宏说,大宏回到家里也是能柳树条抽打小宏,但是小时候的疼是很容易就忘掉的,王小宏一直这样我行我素的调皮。王大宏自己也算是比较争气的人,考上了县里的一中,村里人说还是当时乡里第二名的成绩考上的。

王大宏去了县里的高中,家里就剩王小宏自己在家了,王金山每年也就只有春节和秋收的时候回家,每次回家会给王大宏几百块钱的生活费,这些生活费是不够两个人用半年的,所以经常会到兄弟两个人没有钱吃饭的地步,大宏和小宏两个人会找村里的店铺借点钱,过年的时候王金山回家再还上。

王小宏到了初中的时候更不像话了,天天都不去学校,在班上也是最调皮的那个,老师都是看在眼里烦在心里,老师也会说起他的哥哥是如何的优秀,看到他的时候就是摇摇头。那一年王大宏又以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王小宏中考那年没有去,他想跟着王金山去南京工地上打工,他想要挣钱。看到大儿子的成绩,王金山很高兴,回到家里还请客吃饭了,亲戚朋友们也都给王大宏一些钱,让他在大学好好读书,也算是有出息了。这一天王金山喝的满脸透红不省人事,嘴里还一直在窃窃私语念叨着什么,有人说他是在念他老婆,也有人说他在念叨自己,反正不是很能听清。

王小宏跟王金山提出要一起去工地的那天,被王金山打了一顿,之后这一年,王金山也不出门打工了,留着家里,在附近乡里找了一些零散的活,剩下没活的日子就种种家里的地,王小宏这一年开始把书从初一的拿出来学起,基础很差总是看不进去,而且经常性的坐不住,王金山对他只提一个要求,看不进去也要坐在书前面。第二年,王小宏也只是考上了县里排名第四的高中,勉强有个高中可以上。王小宏上了高中之后,王金山又去南京打工了,还是跟以前一样,每年给家里拿钱回来,王大宏在外面上大学能拿到奖学金,生活上还算是过得去。王小宏在高中免除了学费,生活费靠着王金山拿回家的钱也能勉强的够用。到了高中的王小宏开始知道自己要学习了,把精力也都放在学习上,但是基础太差了,学起来总是没有那么得心应手。加上县四中是县里最差的高中,这里每年考上大学的人都没有几个,很多人都是高一结束都不读了,出门打工了。

王小宏高一下学期的时候,王金山又回家了,这次不是过年也不是秋收,这是个春天,王金山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突然摔倒了,送到医院检查出来是脑血栓。王小宏的大姨夫现在是工地上的包工头,安排了一辆汽车把王金山从南京送到县里医院,在医院里住下了,医生给开药住院。王小宏请假到医院里面去了,大宏也从上海赶回家里。王金山这次不太能说话,嘴部神经不听使唤。在医院里面呆了两周时间,王金山能慢慢说一下话,只是行动不行,半边身体无法动,回到村里家中。王大宏继续到学校去读书了,王小宏也回到高中,王金山一个人在家,平时也不出门,王小宏每周会回来两次,给王金山处理一些生活。一年多过去了,王金山自己也能动弹一些了。

王小宏在学校里面参加提前批次的考试,到省城读的专科学校。王大宏这一年也毕业了,毕业之后进的市设计院,他在设计院里面工作很热情卖力勤快,有点王金山开始在砖窑干活的样子,在设计院两年时间,王大宏被提上了设计院的副主任,工资也提升了不少,单位给在省城分配了房子,取了省城里面的姑娘。

王小宏也毕业了,因为当时看到工地上干活的父亲,在专科的时候读的建筑专业,现在毕业了在工地上面上班,做着施工员的工作,日晒雨淋的。因为学历较低,王小宏去到的是一家小型的建筑公司,做到也是比工人稍微高一点的工种。王小宏在公司里面干活也是热情卖力勤劳,不管有王金山开始在砖窑干活的样子,还多了一份机智。在公司做了一年之后,有一次一家国企建筑公司的老总到工地上面有事,也是这一次机会,王小宏在老总的要求下完成的任务不错,老总也很欣赏这个小伙,就提拔他到国企建筑公司去上班。到了新的公司王小宏工作的更起劲了,白天夜里的工作,还把建筑师一级证书考下来了,在项目上也慢慢的做的有起色了。后来被一个乙方公司高薪挖过去了,听说现在已经在公司当上高层的职位了。

王大宏到设计院上班的时候,就把王金山接到自己身边去了,那一年王大宏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父亲,早上把吃的弄好了,中午抽空还回去一趟,晚上再回家照顾。那一年王大宏说过是他上最累的一年,作为一个新人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而且还有父亲在家里需要他照顾。后来王大宏的职位和工资都提升了,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王金山,几天下来,王金山不是特别习惯,毕竟自己一辈子都是土生土长的,虽然十几岁的时候过过富裕的生活,但是有一个保姆照顾自己总归是不太习惯。那次生病以后,王金山戒掉了酒,也开始在王大宏的住处慢慢开始一些运动,身体机能也得到了一些恢复,自己平时在家也能自己弄一点自己的事情。大宏请了保姆来之后,王金山就跟大宏提出要回来家村子里住,不想住在城里像坐牢一样。王大宏这一年也快跟省里的姑娘谈恋爱了,所以思来想去,就把王金山送回村里,跟村口的大姨交代了一下,并且每月给大姨两次钱,跟王小宏小时候在大姨家一样,只是不一样的是这次王大宏比之前王金山给的多出不少,大姨一开始是不要的,后来也犟不过王大宏坚持。

王小宏在公司做的很出色,也想着把家里的房子在翻新一下,建成和别人家一样的二层楼房。王金山说不用,你们兄弟二人在外地有家,家里就我一个老人在家,住以前的房子感觉亲切。王大宏也绝得没有必要,没有必要在村里做的比别人高一头的样子,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好起来了,但是也没有必要把房子改建。

又是过年了,王大宏提前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在家里准备饭菜。到了年三十的下午,才有一辆奥迪A8开到王金山家门口,王小宏从里面下来,回到家里跟哥哥一样准备年夜饭。

相关文章

  • 那屋,那灯,那家人

    房子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柴米油盐,包裹着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呵护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而房子里的那盏灯,加热着一个家庭的温...

  • 夏天,那山那水那济州,那家人

    夏天就应该去海边,马尔代夫,大溪地,夏威夷哪里都好,而对我而言,这个夏天我选择了济州岛。这是我的小私心,因为并不能...

  • 我那两个家人....

    闲来也是好不容易走进图书馆,翻了很久才拿起一本情感读本,罗金远先生主编的,精选本。 故事很短,个个催人泪下,或许是...

  • 与家人的那道坎

    随着年味渐浓,想起的竟然不是与家人甜蜜恩爱,而是那道看不见摸不清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坎。我们公司里每个人身上有很多故事...

  • 谁最重要

    家人,家人最重要!收起你那泛滥的爱心,保护好自己。

  • 那说起家人就满脸幸福的人

    外教是个很有活力很有亲和力的人。我上他第一节课就被他的爽朗热情所折服,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外教都这样,但是,这个外教身...

  • 那俩个被家人遗弃的病人

    老公在外地打工忽发脑梗死,就是中风了,左边手脚不能动,由于不知道是中风,他从外地坐车回到我所在的地方,其中的艰辛可...

  • 每晚8千万人必看的真人秀节目:网红卖货编故事,剧本比小品精彩

    要说网上什么最精彩,那绝对是网红对着镜头喊家人。 “我不给让家人吃亏,我不能让家人多花钱,我不能欺骗信任我的家人…...

  • 邻居那女孩被家人嫁出去了

    邻居有一个女孩,今年应该20岁了吧。她的腿脚废了(听说好像是因为一种遗传的什么病),她还不会说话,辍学回到家中就从...

  • 爱非常的重要

    在家人之间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爱。 如果一家人都不能够相爱,那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 如果一家人都不能够相爱,那和陌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家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dm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