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小姐姐,合葬吗?

2-小姐姐,合葬吗?

作者: 丶花辞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16:22 被阅读0次

    爱情是一个结果?还是一个过程?

    专门这样问的话,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的人类,自然会机敏地说:“爱情是一个过程。”

    毕竟稍稍回想一下——“海枯石烂”、“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强调爱情天长地久的词句便会浮现不断。

    但当这些浮现的思绪平复之后,心底又不免暗叹它们已是旧时爱情的专属。

    再看看身边的爱情,看看逐年增长的离婚率,看看这个上了床也没结果的时代,笑嘲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更为适用。

    在《与妻书》的第二封信里,我想说说自己理解的 “爱情的形状”。

    概率的陷阱

    事情的形式一般有两种:可重复、不可重复。

    但由于我们生活在现实里,有些理论上 “可重复” 的事,实际上因为时间成本太高,也就尽量不预先考虑要 “重复” 它了。

    爱情就是这样的一件事。

    没人会在自己脑海里憧憬爱情时,想的却是有计划地 “先重复几次” 积累经验,再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于是有一则比喻爱情这种特点的小故事,很是贴切——

    (不知道人物是否真实,但 “鸡蛋好吃也不必非要认识下蛋的母鸡~” )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道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而 “婚姻” 也在小故事之后有类似的比喻,换成了砍一棵圣诞树——

    ......
    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
    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如何在单向流动的时间里,近乎只有一次机会的选中最对的另一半?

    这似乎就是爱情这件事的难点所在。

    但上面的问题其实是可以换成一种更为本质的描述——看似只需 “一次” 的选择,其实是整个过程中 “多次” 选择的 “叠乘” 。

    比如在走第一步时,看见一株麦穗颜色不好,于是继续往下走。但这之后的路上,选择标准里自然就有了 “颜色” 这一标准。类似地,还会陆续加上 “饱满程度”、“虫害”、“结穗数量” ......

    概率陷阱,由此产生。

    记得小时候中国航天事业正火时,有一段采访的话语,是解释航天高精度要求中 99.9999(n个9)% 这个近乎 100%数值的含义——

    我们常用 “十拿九稳” 来形容一件非常有把握的事,但这样的事用在成百上千个部件共同构成的航天工程里,远远不够。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叠乘”,仅仅三个合在一起,便只有 0.9 x 0.9 x 0.9 = 0.729,而上面的数值源自同样的计算方式。

    这与摘麦穗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些标准在爱情里换成了 “工作”、“学历”、“相貌”、“年龄”、“非处”、“家庭”、“房”、“车”......而且我们对每一项的要求,肯定不会低到 “十个人里有九个符合” 的地步吧。

    那么即使是每项拿 “及格线0.6” 来计算,这些暂时列举出的选择要都满足,最后的结果也是 “百里挑一” (1.67%)。

    如果稍稍调整一下概率(“二选一0.5”=千分之四)、标准数量(+2=千分之六),结果更是会相差得可怕。这背后的数学道理很简单,回想一下初中指数函数的曲线便知。

    “每天比昨天好0.1,一年就是1.1的365次方。”

    这句话是脱离现实、不折不扣的毒鸡汤。但上面选择的叠乘结果,却是这个看起来 “自由、开放、选择众多” 的时代下,寻找爱情的真实困境。

    困境的解法,我从最近一年学会的德州扑克、读过的《极简科学起源》中,寻得了提示:

    • 当下陷入的两难选择,问题很可能是出在之前的选择上
    • 对问题本身的重新理解定义,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包办与选择

    “每个女孩都渴望被坚定的选择。”

    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文案,看见过好几遍了。

    但根据上面的概率计算,既然没法做到 “写份自己的简历,让几亿人读一遍”,那么这种隐含了 “自己也满意” 的 “坚定选择”,自然是难以实现。

    (ps:环境的影响也有这种叠乘效果,不然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国足为何不见起色?)

    又想起看到过有人感慨:过去的婚姻是 “包办”的,却最终收获幸福。甚至还有文章分析过 “有限选择” 下背后的心理机制。

    那么就从和 “包办婚姻” 的对比中,看看时代的变化,真正给爱情带来了什么不同吧——

    包办婚姻的起点,一定是比不上今天 “精挑细选” 的爱情的。那么它的 “弯道超车” 就必然源自 “余生请多指教” 了。

    但与此同时,包办婚姻的起点,又是今天的我们内心所 “瞧不起” 的——封建传统的余晖下,人性(主要是女性)的顺从。

    这让人虽然偶尔会感慨其结果,却不愿意细看这起点之后的过程。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 “认命” 的起点,不论是否心甘情愿,婚后的生活自然过渡到了 “眼里满满都是(只能有)你” 的模样。

    (ps:尤其过去对出轨的道德谴责极重,而现在黄海波一事,网上说着说着都快成 “正能量” 了,也是有趣)

    正如热爱就会主动花时间一样,即使是被动的用心,也自然会留意细节。

    “她不爱吃辣”、“他喜欢白衬衫”、“她其实想买那双鞋很久了”、“他吃完饭跟着一同洗碗”......

    这些应该是两个善良、干净的灵魂(爷辈人心的淳朴,让人惊艳),包办婚姻结合之后完全可以达到的,也是 “日久生情” 真正的诠释。

    那么这些相知的细节,意味着什么呢?

    它们比不上今天 “精挑细选” 的爱情里的那些标准吗?

    好吧,也许单拿一个出来,不能等量齐观。那么五比一呢?十比一呢?甚至百比一呢?毕竟余生还长。

    但这样听起来又好像有些 “不公平”,毕竟 “余生” 要比 “择偶期” 长太多了,自然可以用时间沉淀下来的细节,“堆死” 前面那一个个的标准。

    而且这听起来还有些 “因果倒置”,不先通过那些标准的选择,怎么开启之后共同的余生呢?

    这就是 “包办婚姻” 和 如今爱情 的差异——相反的因果

    选择的真相

    但尴尬之处在于,如今的爱情看起来因果逻辑清晰,却实际上常是 “有因无果”——没有因爱情而开启的余生,爱情随婚姻走入坟墓,成为一个结果,只留下一段亲情的延续。

    原因有二:

    一是时代的变化确实带来了选择的自由,但它并没有拓宽多少选择的范围(数量级上的差异)。

    我们能选择的大都还是现实能接触到的(网恋成瘾另说),包办婚姻只是抹杀了选择本身,并没有影响能选择的可能范围。

    更重要的是,时代的信息泛滥确实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异,随之带来一种拓宽了选择范围的假象,给人加入那些爱情标准的底气,或是希望。

    二是上面提过的概率陷阱。

    指数模型本身就已经是问题所在了,更何况这些标准通常没有从数值化上去客观衡量一番。而 “凭感觉,再等等” 的结果就是,实际上单项标准对应的概率就已经很低了。

    自测的方法也很简单,选记忆中的一个班级,或是一个公司熟悉的部门,看看某一标准下 “凭感觉” 能有多少符合。我猜能找出一两个就不错了(实际上很可能是 0),越是偏主观的标准就越是如此。

    这就是 “凭感觉” 下的爱情标准,即使平均算作 0.3(三里挑一),满足前面暂列的标准条件的最终结果是,十万分之七。

    很明显,如今的婚姻不可能源自上面 “精挑细选” 的爱情。

    因此它多是来自两种终结方式,一是对外因(时间、家庭压力)的妥协,二是最终被很少的一两个标准的满足吸引俘获。

    前者只会比包办婚姻更差,因为它既没有准备好顺从现实 “余生请多指教” 的认真,又带着憧憬爱情却无果的不甘。婚姻即爱情的坟墓,此后开始上演对父母角色的模仿,谓之 “亲情”。

    后者还算差强人意,但自己回首那段寻寻觅觅的曲折时,总感觉走了太多弯路。尤其是这些弯路都是自己多余的选择(最终没用上的标准)。

    但两者都有着相同的过去——那种 “精挑细选” 的爱情。毕竟它是如今爱情初长的模样。

    剩者的救赎

    可还有一种不妥协、不将就的人,他们多是对爱情真正认真的人,一直听着自己的 “感觉”(等价于那些标准的叠乘),甚至不畏时间。

    如果这样的他们,最终没有转为上面的两种终结方式之一。那么就是在进行一场豪赌——一场抛起硬币,结果既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而是立在地上的 “小概率” 事件的豪赌。

    我很讨厌一些建立在这之上的毒鸡汤,甚至还有蘸这些最值得获得爱情的人的血做出的 “人血馒头”。

    比如只对 “等待爱情” 这一事实本身煽情描述,却不提供任何方法论的实质。更有甚者,编一个大圆满结局的故事(电影),抽着观者的血反为他们 “打鸡血”。

    这些对待爱情问题认真的人,如果预先知道最后能得到想要的爱情,还需要这样的煽情与打气吗?他们从来不缺少态度。而这些只会遮住回头看看问题本身的眼睛。

    错的不是态度、求解方式,而是问题本身——如何找到满足多次选择叠乘的爱情?

    从 “包办婚姻” 到 “精挑细选” 的爱情的跨越,很像如今的另一种乱象:民科。

    很多民科不是要在已有科学理论上添砖加瓦,而是一心想要推翻某个存在领域的根基,一鸣惊人。

    但科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这样的,它几乎总是一次又一次重新定义问题本身,把两个对立的理论过渡到一个更加全面的新理论框架之中。

    但那些 “被推翻” 的理论,仍具有实用性,只是我们清楚了它的局限。比如爱因斯坦推翻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但经典力学仍在很多领域上 “够用” 了。

    上面的 “包办婚姻”、“两种终结方式” 其实已经展现出了这样一种过渡趋势——不甘的妥协 < 顺从的包办 < 被亮点的吸引。

    是时候放松一下绷紧的姿态,回头看看爱情本身了。

    爱情的形状

    在爱情形状里,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起点。

    过去包办的婚姻把爱情的起点唯一化了,如今时代的变化又把这个起点搅成了一团乱絮。

    爱情不是一个随婚姻、随亲情的出现而埋葬的结果,爱情是一个相知的过程,一个 “一个人愿意用一生时间去了解另一个人” 的过程。

    爱情走到终点的样子应该是一条项链,而起点就是那一块还未融化、提纯、加工的黄金。

    这样的爱情才是自己的专属,因为它包含着极多细节的叠乘,最后的结果用星辰来作基数求解,也会是唯一。

    时代的变化真正带给爱情的,是对起点的自主选择,而不是被迫的接受,不是被动的吸引,更不是贪多的挑剔。

    那么我想要的起点是什么呢?

    理解,是爱情最终能锻成一条相知项链的隐含条件。

    激情,对生活的激情,是我要的起点。她带着对世界好奇的眼光,宛如精灵。(回想一下,曾经心仪的女生都有这个特点)

    至于开始时举例列出的 “标准”,都将放到下一封《爱情与面包》里细说。

    毕竟过了学生时代的书生意气,在见识了社会的一角之后,如今谈及爱情,还是应该给这些 “标准” 一个客观的评价。

    最后——

    其实上面提到的 “终结方式” 还有第三种。

    那便是看似找到了真爱,却或是发现 “金玉在外,败絮其中”(谁叫你不把金玉压缩成一个起点),或是获得的起点太高,不能接受余生平淡的高开低走(就像中国的行为艺术、摇滚)。

    这样的终结,仍是将爱情沦为了一个结果。

    不过有一种情况下,我是可以接受爱情作为一个结果的——

    假若我明天便要死去,今天遇见一位也是明天即将死去的世间绝色。

    那我不免要深情款款地问一句:

    “小姐姐,约吗?合葬的那种!”


    2020年7月2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小姐姐,合葬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dp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