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女人是水做的,那《情人》就是水的桃花源,没有痕迹的文字编织了灵肉交织世界。看了欲罢不能。有时一句话突然惊醒梦中人。你会不禁拍案而起,心里那个声音告诉你:对,就是这样;不错,我怎么没有想到。这里怎么可以这样写,太大胆了。由衷佩服作者的思无禁忌,文字的魔力在杜拉斯笔下完美展现。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当我再度拿起《情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就是那艘渡轮,好像耳边有长短不一的汽笛声。一位戴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少女斜靠在渡轮的船舷,眼睛似乎眺望远方,可又像在幽怨的深思。湄公河在渡轮的蹂躏下,不断的后退。仿佛湄公河的气息在我的嗅觉下有了味道。
杜拉斯的笔下每个字都如精灵国的精灵,在跳动的思维里展示出独特的韵律。在字里行间激荡的妩媚,你应该用手轻轻抚摸,稍微用力就让文字在你手指间溜走,你的心就会被揪一下的疼。
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哪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断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
梁家辉演过《情人》电影版里的华人主角,最好的是听原版电影的配音。那里当你听着女主角莫名的哭泣声时。你的思绪会不由自主的被带入。听一遍永远不够。感情的抽象在音画的世界里,变得那么感性而富有魅力。
读的书再多,都没有《情人》给我的震撼。如果说《老人与海》带来的宁静以及大自然的敬畏,还有人生难逃的衰老宿命。那么,《杜拉斯》笔下是情感的无所畏惧的宣泄,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哪种叛逆,些许忧郁,自带残酷的人性反思,很暴力的撕开给你看,那种丝丝入扣的情爱,简直让人着魔。
东尼终于和他不爱的女人结婚了,他心如死灰。简和母亲也要回法国去了,临行前再去公馆,人去楼空,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当她坐上远去法国的渡轮时,一如来的时候那样立在船头,可是当看到码头拐角处的黑色汽车时,她不再自信地认为自己不爱中国情人,恐怕是她的人生途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真情,像电影的配乐一样,当黄昏的日落洒在水面,这一刻简的悲痛万分,让电影进入下一次冥想,电影的结局的男主翁打进去一个电话,简动情的回忆起他的情人,在一个昏黄的的下午。
《情人》类似王家卫电影营造的那种气息,看过《花样年华》吗,嗯,《情人》里演绎的情爱有点近似花样年华。不食人间烟火的情挑,欲说还休的爱恋,那种独特强调深深击穿读者的内心情感防线。讲了太多的好。我还是想再看一遍。只为那字里行间的阅读趣味,真是好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