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
经常能看到各种评论说国内的建筑短命,建造的速度快但拆除的也快。我想这只是建筑市场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这种怪像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会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建筑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名单的不断扩充正是这一现象最直接的证明。近期“90后女生8000万买下上海历史保护建筑后拆除”的事件引起一边倒的批判浪潮则更有力的表明了在对待建筑要保护的观点上广大民众的共识。给事件主角贴上“90后”的标签则更多隐含了年轻人不懂事的意味。
新闻上描述业主委托人在现场多次道歉时说,购买后对建筑进行内部装修时,发现房子原来的木结构损坏的很严重,墙体也发生倾斜,已对居住形成安全隐患。为此,他们征询了设计师后,设计师表示需要拆除重新建造(传送门:news.sina.cn/gn/2017-06-11/detail-ifyfzhpq6556813.d.html)。如果此话属实,我只想说你可能找了个假设计师或者你找了枪手。还有更大的一种可能是设计方提醒了业主拆除重建面临的种种问题后业主依然选择了拆除,因为这是花钱最少,实际使用效果最好的选择。但这不是正确的道路,这种情况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加固!
加固是指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1]。通过加固,绝大多数建筑的生命周期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即保留其本身的历史韵味,也正常发挥其建筑功能,为使用者服务。举实证如下:
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上海人口中的“十七棉”(四人帮之一的王洪文发迹地)。其前身为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始建于1922年,建成于1935年。根据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八日颁布的上海市规委办(1999)第265号文,裕丰纺织株式会社/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被列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其中1至5号房屋保护类别为三类、6、7号房屋保护类别为四类(与巨鹿路888号保护类别一致)。类别不同保护的内容不同,三类保护建筑: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四类保护建筑: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要求也不高么,留下外立面就可以了)。
十七棉7号楼为一幢两层纺织工业厂房,由平野勇造(建筑师)设计,建成于1934年~1935年,其建筑平面整体近似171m×106m的矩形。建筑面积约为31360m2。主要竖向承重构件为钢格构柱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柱,二层楼面以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及现浇板为主要承重构件,屋面由大跨度钢桁架、钢次梁及现浇板组成。
很难想象日本人一个世纪前的设计已经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结构类型的选择应该跟平野勇造关系不大,这属于结构范畴,可是却找不到结构师的名字了。这又让我想到了调侃建筑和结构关系的那个笑话:如果问一个建筑很成功,谁设计的?你会得到建筑师的名字;如果一个建筑塌了,问谁设计的?你会得到结构师的名字。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十七棉叫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是全国设备最完备的秀场之一。那么十七棉是怎样从一个老旧纺织厂转身一变而成为时尚中心的呢?答案就是加固改造。以7号房为例,改造前的7号房是这样的:

这么整齐的断口让我浮想联翩。我第一感觉是人为截掉一段的,后来看到多处类似损坏后才明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部分腹杆锈蚀断裂,桁架受力重分布,原本锈蚀不是特备厉害的腹杆受力猛然增大后被拉断。桁架在损失部分构件后发生较大变形,断口位置才有了像是被截掉一段的样子。




可见保护建筑不等于稳固的建筑,更无法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现行规范的要求。在对保护建筑再利用的前提下,肯定不能一拆了之。在加固设计中,我们对整栋建筑的每个构件都要现场勘查实测,了解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这就好比是医生面对病人时的望闻问切一样。首先要判断病情,然后才是治疗方案的确定。对症的治疗才会是有效的治疗。
针对7号楼存在的种种问题,以计算分析为依据,我们采用了如下加固措施:1:对部分承载力不满足后期使用要求,但构件相对健康的桁架进行加固。包含增加杆件数量、增加杆件截面等加固措施;2:对部分变形较大或存在明显损坏的桁架进行整体替换;3:对出现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的梁柱构件,采取凿除破损混凝土,增加纵筋及箍筋,重新浇筑的加固措施;4: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修补,部分损坏严重的进行重新砌筑,但要确保整个外立面与原始外立面保持一致,做到修旧如旧。
按照保护建筑分类标准的要求,十七棉的众多厂房在约5年的时间内凤凰涅槃,实现了华丽转身,众多保护建筑也即将度过其百年华诞。建筑内部是模特儿的秀场;建筑本身则是设计师的秀场!

改造后的十七棉
加固设计因受到建筑现状的制约,设计师不能像对待新建建筑那样随心处理问题。整个过程就像走钢丝,最重要的是平衡。不论从时间进度控制、造价控制还是设计施工困难程度上,感觉都要比拆除后重建要复杂的多。正因为如此,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才显得更为重要。但愿以加固的手段让更多的保护建筑实现百年大计。
十七棉之后,还参与了大世界的保护修缮工程。相比十七棉,大世界的加固及修缮要更为复杂,保护类别也更高,所以,参观大世界是要购票的。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
刘成伟
2017.06.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