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变的“破题”

改变的“破题”

作者: Jane何简单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13:11 被阅读0次

大概是有史以来拖延症犯得最厉害的一篇文章,因为这个话题太复杂,对于自己能否说清楚抱着一个问号,又因为想推荐的这本书作者们的思想太精炼,感觉探讨其内容时,如果表述的不好有种亵渎之嫌。但这本书实在太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还是硬着头皮来聊一聊吧。

我在微博不只一次推荐过这本《改变— 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第一次读完,整个人是一脸懵的状态,不仅因为其内容,更是被作者们的融合型思维震撼到。“改变”这一长期被人类关注的命题,在作者们笔下,时而是数学,时而是心理学,又是哲学。那种思考视角的流畅切换和精炼表达,让我在第二次读完后,彻底被折服。并且默默删掉了自己去年所写的关于改变的文章,理由还能是啥,当然是写的太烂了。

言归正传,这本书的架构非常工整,作者们首先对“变”与“不变”做出了逻辑上的界定,继而探讨问题的形成,再是问题的解决。

在开始的“变”与“不变”板块,作者对“变”做出了两种不同思维层次的界定:一种是状态(State),另一种是转型(Transformation),这个界定可以说奠定了全书的思维基调,作者认为,转型是高于状态的改变,如果将状态描述为第一序改变,转型则是第二序改变。

这样表述也许还是过于抽象,作者在书中做了一个图形演示。将下图中的9个黑点以笔不离纸的形式用4条直线连接起来(大家可以试试看,我把答案放到了文章最后)。

问题

几乎每个无法解题的人,都因为在解题过程中,采用了一个假设,从而使解题变得不可能。这一假设即:9个点构成一个正方形,因此答案也必定在该正方形之内。而真正的解决方案则是冲出这一范围,而非划地自限。

以此类比,我们人生中遇到的许多困境,不管我们多努力的企图解套却总受困其中,究其原因,也许不是那些“黑点”的缘故,而是我们自身的假设。因为第二序的改变在逻辑上高于第一序改变,因此不能用第一序的语言来描述,也不能用第一序的方法来促成。

那到底我们在人生中时常如何努力的“划地为限”呢?作者在第二板块分类别做了深入的探讨,这里挑其中之二来聊一聊。

比如其中一种非常典型又普遍的现象:解决之道变成问题。我非常喜欢作者举的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当下的社会也理应引起更多的关注:人们在安慰抑郁症患者时,总喜欢将抑郁的对立面引入解决之道,比如逗患者开心,或者安慰他们乐观点。却不知这种帮助往往是要求患者应该有某些感受(积极、乐观等),不应出现负面的感受(消极、悲观等)。结果,反而容易给患者带入更多的情绪,比如挫败感、灰心,继而加重病情。早上看到Kate Spade的主理人因为抑郁症自杀去世,内心又咯噔了下,抑郁症真的值得更合理的理解与尊重。

还有一种典型的问题形成是内射式(Introjective)的乌托邦症候群,比如当人们无法完成自身的目标时,很容易认为是个人有所欠缺,而忽略了另一种很可能的真正原因:目标过于乌托邦。但当事人不会认为目标过于理想性,而是转而攻击自己,变得消极、退缩乃至无法融入社会。这种情况下,再多的努力最后反而可能变成更多的自我攻击,而解决问题之道,在于重新审视大脑中的假设,而不是更用力的去实现虚妄的目标。

在最后 “问题的解决”板块中,作者更细致解析了第二序改变,这里聊一聊我很受启发的点。比如作者提出,人们有时太偏执的陷入对Why(为什么)的探索,却忽略了What(问题是什么)的重要性。比如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不问为什么的学科,而是深切分析及具想象性的解决方法。作者举了解决失眠症的案例:患者越强迫自己自然入睡,越受失眠所困。而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并不探寻他们无法入眠的早期原因,而是让患者躺在床上,但眼睛不要闭上,直至昏昏欲睡为止。这里第二序列的介入目标是不要他入睡,而不是常理以为的 — 设法让他入睡。

还有一个我认为非常妙的关于第二序改变的心态描述:第二序改变的原则不是A,也不是非A。作者谈到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禅宗公案:禅宗大慧禅师指着一根树枝跟他的弟子说:“如果你称它是树枝,你是肯定;如果你说它不是树枝,你是持否定的。那如果不对它肯定也不对它否定,你怎么称呼它?”这段对话实在太精妙,它突破了二分法的二元对立思维,点出了事物并不是绝对两极化的。而第一序改变的许多假设,恰恰以为,这个事不是0就是1,我只能在二者之间选择。

关于问题解决的另一部分“重新框定的艺术”,因为能够结合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打算单独写一篇文章阐述。

最后,再非常用力的安利下这本书,它让我对“改变”这一命题有了更高维度的视野,同时也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很多问题,在急于解决之前,不如我们先来破一下题?

破题解法

相关文章

  • 改变的“破题”

    大概是有史以来拖延症犯得最厉害的一篇文章,因为这个话题太复杂,对于自己能否说清楚抱着一个问号,又因为想推荐的这本书...

  • 听书稿破题常见方法及误区

    破题常见的方法 场景性破题(举例,共鸣) 案例破题(真实的案例,故事) 颠覆性观点破题(打破以往人们的...

  • 由一只蚊子引发的血案

    (1)破题 古人作文破题,必是美好之物。关于...

  • 破题

    从学习李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之后,我加入了几个社群,有学理财,学英语,早起打卡,组团坐享......但是...

  • 破题

    诗 幻想的理想主义 洗衣粉加水 咖啡加冰 啤酒加红酒 人生 大起大落,跌跌沉沉 白纸一张 布满涂鸦 这是单独属于你...

  • 破题

    破题之法藏在问题之中,而不在问题之外。

  • 破题

    第一次接触到简书,还是在大学,初中的语文老师在QQ空间分享了自己在简书上写的一篇文章,曾经作学生时,没有发现自己的...

  • 破题

    重新开始尝试写东西多少有点娇情,我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标新立异、妙笔生花创造出新的吸引眼球或者有意义的东西。与当初一样...

  • 破题

    晚上的时候,之前心理团体小组的同学在沉寂了许久以后,突然跑出来想跟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如果在有限时间的会议中,打断别...

  • 破题

    (一)垂直 烈日,参加了高考, 题目是,冷。 清凉的池水,捞一碗月, 惊了荷花,一场空。 枕边的冰块,想要纳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的“破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jb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