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战隼(Warfalcon),知名时间管理专家,100天行动发起者,三年来已经影响上百万人。
分享平台:有调公开课
分享时间:2017年1月9日
让期待不再落空,能实现目标的人都做了什么
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每到年末年初,为自己立下许多宏大的目标,鸡血满满的准备来年大干一场。结果发现能干成的事没几件,甚至一件也没干成。由此陷入决定改变——作出改变——面对挫折——意志力失效——情绪低落——彻底放弃的无限循环。国外社会学家曾经做过调查,50%的人都会制定新年计划,而只有不到12%的人能完成计划。
导致目标不能实现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目标过于高大上
很多人在制定目标时,很少去考虑目标的可行性。这里面有两个层次的原因:
第一,目标的相关性不够。举个例子:刷朋友圈,看到有人完成了马拉松比赛,冲动之下,为自己定下目标:“每天跑步2小时,然后参加比赛”。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目标是很难去完成的。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参照物如果是别人,用别人的目标来制定自己的目标,往往是会失败的。
第二,没有考虑外界的因素。目标如果脱离现实情况,很难靠意志力去完成。就拿上面那个跑步的例子来说,每天跑步2小时,对个人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如果单靠意志力去支撑,这个目标至少是不太可能去实现的。
原因二:不考虑时间与精力
这个原因可以用一个句式来表达,就是:
即想……又想……还想……。
比如,我即想学英语又想学画画还想去练跆拳道。
很多人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把想干的事统统都记下来,却时常忽视了一天当中能利用的有效的时间是极少的。
一天24小时,除去睡眠,工作,往返路程,再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事需要的时间,一个人一天当中能有3-4个能固定利用的大块时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因此,目标最多制定3个。最好一次只制定1个。特别对于想养成一种习惯而言,一次一个习惯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养成一种习惯到底要多久
伦敦大学的相关学者做了这样的一组试验:他们让96名参与者每天重复一项与健康相关的活动,比如100个仰卧起坐、80个俯卧撑、30分钟的跑步,然后每天在专门的网站进行记录,最终看看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少天。结果是大部分的人在第66天的时候养成了这些习惯,而少部分人到了84天还没成功,第85天的时候依然没有想去做这些运动的欲望。研究人员说,他们可能需要在第254天才能达到自动化。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21天养成一种习惯的说法并不靠谱。
或许你早就发现了这一秘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养成一种习惯呢?
原因一:培养习惯的方法不正确
比如减肥。很多人在制定目标时把“晚上不吃”作为减肥的方法。但根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在减少摄入量时身体会自动打开保护机制,也就是降低新陈代谢以确保生存需要。新陈代谢降低意味着只要吃东西,身体就会将吸引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实质上,通过节食并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只有将运动作为一种习惯保持下来,才能获得健康的体魄。
这就是说,如果你制定目标或想养成一种习惯,方式方法用错了,是达不成目标的。
原因二:不善于将目标最小化
将目标分解成简单易行的小组块逐步实施,有利于增强信心,实功率高。
斯蒂芬.盖斯著的《微习惯》一书中,核心方法就是把目标分解到不能再小的,每天只做一点点。比如一天只做一个俯卧撑,只写50个字,只看一页书。这种方式,让你完全没有负担,完成起来非常容易,因此也叫“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如何建立微习惯
第一步:思考——为什么要养成一种习惯
减肥只是因为外表好看吗?还是出于健康的需要;每天记录只是因为喜欢写字吗?还是出于想把写字当成今后的一种专业。
对这些原因的思考,是深挖那些能产生长期动力的方式。养成一种习惯,不能想着只靠意志力去对抗,还要有长期的动力去支撑。
第二步: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
不要一次给自己太多目标。前面讲过,要考虑到时间、精力以及意志力。因此,最多三个目标,最好一个目标。
在执行过程中,要经常审视进度,可以选择记事本也可选择相应的APP去记录。通过记录得到反馈可以随时修正。
微习惯重复的次数很重要,每天可以做1次,也可以在空隙时间重复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战隼老师是100天行动的发起人,很多人通过100天的持续打卡,养成了一种习惯。如果你在养成习惯上总是失败,可以去参加100天行动,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与你一起进步。
想了解更多可访问:
www.read.org.cn
www.write.org.cn
微信公众号:read01
微博:@warfalcon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