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665003/820d80d2b31091dd.jpg)
《拨开浮云密雨,力留清气乾坤》
作者:芊芊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率一再提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更是达到93.1%。然而,网络上掩埋的大量的精神污染却极易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对此,从自我做起,努力净化网络环境,清朗网络,是我们在座同学义不容辞的义务。
首先,我们作为即将步入成年的哥哥姐姐,理应理解自己幼时那种心态。没错,未成年人还没有渊博的知识理论,未形成完整而成熟的世界观,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网上充斥的色情暴力的信息,颠覆三观的言论,连我们都难以完全相抗,可以想见他们对未成年人侵犯性的影响。欧阳修曾言“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如果未成年人过早地被不良信息毒害,那我们民族的希望岂不过早地烂在根处?长此以往,“八九点钟的太阳”被乌云遮蔽,民族未来何在?清朗网络,应属当务之急。
那么,我们又有何种力量来改变这一切呢?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有些同学也许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净化网络是国家之事、社会之务。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
曹林在《时评中国》中曾写到有一个女学生问他如何应对如今网络上垃圾弥漫的乱象。曹林当场反问:“你是否作为一个内容的生产者,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呢?”每个人既是信息被动接受者,更是内容主动生产者。我们当然可以为清朗网络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为高三生,我们既有成人的成熟,也有孩童的天真,作为引导未成年人的桥梁再合适不过。例如,我们可以记录自己每天的学习生活作为未成年人的借鉴;记录自己对家长由埋怨转为理解的心路贴近他们的心;记录自己曾经历过的趣事,辅以生动的生活哲理;记录自己学业的困境、青春的迷茫、未来的梦想,探讨正确的方向;记录下种种正能量的故事……若这种以手写我心的真情,这种于平凡处见美好的动人,成为了我们的创作内容,想必将鼓励更多人写出真诚美好的故事,激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当下,短视频流行。这既是一种令人沉迷的危险信号,又何尝不是一个记录美好生活的抓手呢?编造的浮夸刺激也许一时动人,但在人性和时间的旷野里,又怎抵得过我们真实人生的记录呢?以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展现我们美好的生活和丰盈的精神世界,不是一种带动网络真实化、沉静化,为浮躁的不良之风降温的大好手段吗?
同学们,身为国之栋梁,我们不仅要加强自己,更要肩负民族未来。让我们共同携手,正不良志气,树清朗之风!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