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沉迷于阅读,而忽略了生活中的实践,这恰恰是没有看清显式知识和隐式知识的各自特点,然后陷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
如果说通过阅读,能让大脑进行澄清,让逻辑思维更加缜密,让生活更加美好,那么,这其实只是一种方式,它只是利用了我们大脑的理性来吸收知识罢了。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得到相同的目标,而其他的方式可能更加的高效——通过我们的身体感受性来吸收知识。
相比于阅读这种显式的知识获取方式,通过感受来获取的知识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世界中更加的普遍。这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过程,不仅仅有大脑,还有五感的联袂,然后综合对知识进行编码,然后形成知识。这是一种隐式的知识,它无法用语言来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而只能用身体来感受。
家风教育说的就是这样的知识,孩子的性格就是在家庭中受到了父母的这种隐式的知识而导致的特定的行为心理模式。你要问,这种隐式知识到底是啥,我也回答不了,让你在这个家庭长大,你也有他这样的性格,仅此而已。再比如,你要学游泳,学开车,教练给你说了很多遍步骤,如果不亲自去用身体来感受,你还是学不会。这就是一种隐式知识,你只能调用全身的机能来投入进去,而不仅仅只是大脑这一官能的参与,恰似庄子所说的:“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书籍中获取的知识往往与科学和客观真理有关,而那无法言说的知识则往往与人际关系、人生体验、生命感悟相连。相比前者,后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其广度和深度都胜很多倍。所以,我们除了阅读获取知识外,更应该去生活中感受那些无法言说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