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生活与教育——朱永新对话陶行知》的导言、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了解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由三大理论组成,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我想说一说我对生活即教育的理解。
书中说,“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的含义首先是指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教育,强调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认为好的教育必须有好的生活。
我以前理解的生活教育,就是把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就是新课标倡导的“真实性学习”,即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我又读了《陶行知文集》中的“什么是生活教育”,这篇文章载于是1931年8月《中华教育界》第19卷第4期。文中提到:“‘生活教育’是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络。一提到联络,便含有彼此向外的意思……联络的本意原想使教育与生活发生更密切的关系,不知道一把它们看作两个个体,便使它们格外疏远了。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他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先生用学名喊他,妈妈用小名喊他,毕竟他是他,不是她。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
这让我对生活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再是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学,局限于学校。生活教育,即生活处处是教育。“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