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vian财商学院
上周去听一位新零售牛人的演讲,关于如何在一个领域持续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其中提到了评价一件事的收益值和半衰期,以及如何选择才是普通人逆袭的最优解。
他的思路来自采铜老师的《精进》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到自己生活和事业上的定位。
这里的厉害不是说一个人很凶,也不是说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过人的技能。而是说这个人本身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特质,他就像一根刺一样,放在哪里他都注定会扎破一些规则,他的存在本身就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这个人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经历、方法论和大局意识,然后把这些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在内心能树立起一面旗帜,坚定地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当然牛人注定要做时间的朋友,可分配时间的原则却有天壤之别。比如:同样是一个小时,选择拿来认真地回复一位朋友,还是漫无目地刷朋友圈,点赞圈粉。当你开始思考自己评判事物的标准并遵照执行时,你就会越来越接近一个厉害的人。
厉害的人评判事物有两个纬度,一个是某一件事情在当下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大小可以是心智的,也可以是情感层面的,可以是身体的,也可以是物质层面的,反正就是这个事情做了之后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这个好处叫做收益值。另外一个角度是,这个收益值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本来是物理上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个元素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这里其实就是指一个事情能带来的长期收益。
追求即时满足是人类深深刻在基因里的本能,人类天生喜欢追求能带来即时满足的东西,比如一顿丰盛美味的大餐,玩一场网络游戏,看有趣搞笑的综艺节目。
这里不是否认网络游戏和综艺节目的价值,而是它对我们未来长期的生活不会带来积累和沉淀的效果,是一个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谈一场恋爱,学习一个新技能,学习一种思维技巧,和牛人聊天。这些是既能带来当时的快感,又能累积收益的事。这些事能在未来持续的给我们带来好处,助益我们的成长。
第二类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比如买流行的衣服,玩网络游戏,狠狠地吃一顿自助餐。这些事情当时做的时候特别爽,但是这种快感很快就会消失,它们没有办法长时间给我们带来好处。
第三类是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我们看一本书,反复练习一个技能,认真回复朋友的信息。这些事情看似做的时候没有那么爽,有些还很枯燥无聊,但他会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好处,它的积累和沉淀会给我们带来不断地成长。
第四类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比如漫无目的的刷新闻,看网络直播。这些事情做的时候好像就没有给我们带来那种巅峰体验,也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感,做完之后更不会留下什么长期的好处。
采铜法则就提倡我们尽量要做长半衰期的事情,不管这个收益高低,只要这件事情的收益能被积累,能被叠加,就让我们尽管去做,这个就是值得做的事情。
这个建议和李笑来老师倡导的做“有成长率的事情”不谋而合。
普通人要想实现逆袭,就要找到一个有成长性的平台,不断积累,进入长半衰期的阶段,不断累积,获得持续精进。
并不是不去做及时行乐的事情,而是将时间分配的重心转移。原来我们花6个小时及时行乐,4个小时自我精进;那么现在只要花4个小时及时行乐,6个小时自我精进就够了。但是这一点差别就能将我们与大多数普通人区分出来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和他们一起精进,直达财富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