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不断变化。生活越是富裕,孩子们越会幸福。我们的童年生活和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如果把我们小时候的生活讲给现在的孩子们听,他们就会瞪大眼睛惊讶而神奇地说上一句:是真的吗?
中午,蓝盈盈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也没有风,只有暖融融的太阳像一个耀眼的银盘悬浮在空中。虽然是农历十一月了,却感受不到一点寒冷。几个儿童在一个不太大的广场上玩耍着。有的开着玩具车,有的蹲在地上鼓捣着变形金刚,还有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背着老师刚刚教会的古诗。
大人们也是成群结伙地聚集在一起,边看孩子边聊天。农村不像城市,走出来谁也不认识谁。整个村子的人不论谁见到谁,都会打上一声招呼的。碰巧都没有事,就会聚在一起聊一会天。
广场上,不论谁家的孩子,穿戴的都是整洁而时尚。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什么季节买什么衣服,还不是一件两件的。夏天的既凉快又美观,冬天的既保暖又轻便也好看。广场上的孩子们穿的五颜六色,姑娘们红的、绿的也有粉的,男孩子蓝的、黑的还有深灰的,几乎一人一样款式。
我们小时候,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到了春节,家长才给做上一身新的外套,颜色一般都是“学生蓝”,来年春秋冬三季,这身外套就成了每个孩子衣服中的主力军。到了农历的十一月,这身衣服就会不堪重负损失严重。袖口磨坏了、裤脚磨坏了、膝盖处也会打上一个颜色不太般配的四方补丁。
我们像他们这个年龄段,大人就不再看着了。那时生活比较艰苦,大人们顾不上疼爱孩子,孩子们也都很皮实。都是自己出去玩。大的领着小的,小的领着更小的。孩子们也不像现在这样,一个年龄段的组在一起兴趣相同、爱好一样。我们那时候属于“杂牌军”,大的玩耍,小的看着,大的干活,小的帮忙。
这个季节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时候,除了寒冷带来的烦恼以外,其它都是快乐的。因为这个季节地里没有青草了,不用拎着筐子去给猪打野食。
那个时候,春天和夏天,孩子们都会拎上筐子到地里给猪打野食。打野食倒是不太费劲,无非是锄草或割草。费劲的是嫩草把筐子填满后往家背。筐上的木提压的肩膀生痛生痛的,这时候小的就会在后面用力抬着。一个背一个抬,蹒跚着往家走。等弄到家,大、小孩子都是一身汗。
冬季大一点的小男孩,开始“打四角”、“打三角”、打陀螺或者摔跤。小的在一旁观看或当保管员,手里替大的拿着四角或三角。四角和三角是牛皮纸按照一定的折叠方法,做成的几何状物体,正反两面不一样。玩时,你用自己的把别人的打得反过来了,就算赢。
姑娘们是不玩这个的,她们玩跳绳、踢毽子、打石子。
小的在一旁不论是看什么,冷得受不了了,就会哭着告诉大的,大一点的就会终止自己的游戏行为,拉住小的跑一跑。靠运动取取暖。
过去生活用煤非常紧张,家里还没有阳光下暖和。因此,小孩子们大冬天再冷也是在外边玩耍。
姑娘们打石子时,嘴里一边念叨着什么,一边将石子拋上去再接住或者落在手背上再滚落到地上,下一次往上抛出了石子,先把这滚落在地上的石子抓在手里再去接住抛在空中的石子。也不知道石子砸在冻得发红的小手上疼不疼?
不同的童年折射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童年。生活越富裕,童年越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