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779105/d8888c381f3aaadc.jpg)
畅弟:
从来信中得知你想看一看各处的园林,恰好,我刚刚读完了《中国传统建筑—廊装饰艺术》这本书,因此,我要特别的提醒你,游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欣赏里面的“廊”,它肯定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大多数的时候,兴致勃勃而又充满好奇的游客,在观赏景色各异的园林时,会把目光集中在姹紫嫣红的花草上,美轮美奂的建筑上,别具匠心的景色造型上;或将身形徘徊在家居摆设前,流连在新颖别致的亭台轩榭中,亦或划着小舟游弋在湖光山色间,感受着四季带来奇特景致,感叹着大自然和园林设计者创造出的巧夺天工的美景,但往往不大注意我要给你介绍的“廊”。
因为,“廊”在很多游客的印象里,它只是游览行程中的一个通道,路中的一段,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稀奇之处。
可是在游览中,如果你略感疲惫需要稍稍休息一下,或者遇到了一阵突然而降的小雨,或者是在骄阳似火、汗流浃背之际,想找一处阴凉通风的地方缓一缓、落落汗的时候,你就会下意识的走到“廊”下。
这时候,你如果能够静静地坐下来、稳稳地站住了,将身和心都置于“廊”中,慢慢地从它的本身看起,去观察它,你应该会在享受到它实用性的同时,感受到它那默默无闻地美来。
你会发现,“廊”的里面,有形状如鹅颈的“美人靠”,宽阔舒适的坐凳,遮阳避雨的廊顶,绚烂多彩的装饰画,形状各异的挂落,精雕细刻的漏窗;
你还会发现,“廊”似乎是有意无意地将周边的美景聚集在一起,又似若有若无地分割着各种空间;“廊”会随着你的移动,不停地为你转换着多样的布景,调整着风景的层次,呈现着另一番的景致,悄然把柳暗花明的欣喜带给你。
《中国传统建筑—廊装饰艺术》中介绍:“廊”有很多种类,按照建筑结构的形式来说,有两面都靠柱子支撑,没有遮挡,随时可以观看四周景色的“双面直廊”;有一面有墙而另一面是柱子的“单面空廊”;有中间隔有漏窗墙的“复廊”等等;
从颜色上看:“廊”在南方主要以灰色、白色、栗色等颜色为主,这几种色彩的融合与映衬,使“廊”显得灵动而轻柔,似不紧不慢的蒙蒙细雨把淡雅祥和、清新宁静舒展到你的眼中;又如那精心绘制的花伞,慢慢地张开,将雨巷中那婀娜多姿的身影飘渺在青绿之中;
而北方的“廊”则是以大红、大绿、鲜艳的黄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如同一行行披红挂绿的秧歌队伍,大开大合、重锤响鼓地将富丽堂皇、热情豪放摆放在你的眼前,任君的眼睛“大快朵颐”。
从“廊”的造型上说:有环山绕池、曲折蜿蜒穿插在花草树木间的“曲廊”;有顺势而成、依山而建的“爬山廊”;有一层层的层叠而上,犹如空中楼阁的“叠落廊”;有在四合院里常见到的,围绕着房屋而建的“回廊”;有廊和桥相伴而建成的“廊桥”。
但无论哪里的“廊”,它都是以曲折、含蓄、朦胧为美,与山、水、石、泉、植物、亭、轩、榭、楼、阁、桥、门洞、漏窗、碑刻等为伴,在每一个园林的景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廊”更是一种媒介,在这里,游人顺着“廊”可以缓步前进而慢慢渐入佳境。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园林中,我遇到了一位少女正在拍艺术照,她身着素雅地白衣汉服,手拿着一把团扇,一头乌发柔顺地披在肩上,细碎地阳光和微风陪着她,袅袅婷婷又旖旎飘逸地行走在“廊”中;
她或探身在外,看向池塘内成片的红色锦鲤,或倚在“廊柱”上深情脉脉地若有所思,或轻抚“廊”前微微摆动的柳枝,或透过漏窗向远处眺望;或在别致的门洞旁边暮然回首,明眸皓齿,微露笑颜;
美女和美景在“廊”中汇集,移步换景,摄影师忙个不停,将一张张美的瞬间定格在镜头之中,那穿梭往来的游客也都缓行或驻足,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穿越时空的人景搭配,赞叹的微笑展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那美女子举止文雅、落落大方,常常对着目视她的游客莞尔一笑,显示出了内在的修养和满满地自信。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9105/2c68ad8337d4b81e.jpg)
在有关“廊”的建筑里,我最喜欢的是“廊桥”。
“廊”和“桥”它们造型别致地连接在一起,架设在青山绿水、乡村稻田之间,独领风骚,上面有日月星辰的照耀,下面有潺潺溪水的陪伴,周围有清风的吹拂,牧归的笛声常伴左右,“廊桥”敞开着怀抱,一年又一年地护佑着过往的行人和游子的平安。
“廊桥”,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引起浪漫遐想的名词。
你看过美国摄制的电影《廊桥遗梦》吧,要说影片里那座“廊桥”的建筑美和艺术美,明显地要逊色于咱们国家的“廊桥”,但因它而发生的故事却让人唏嘘不已。
那是一个多么凄美的故事啊。
我问你啊,里面的女主人公是因为爱家人而选择不走呢?还是屈服于所负的家庭责任、主妇职责而不走呢?
我比较倾向于后者,觉得女主人公是为了责任而放弃了爱情,虽然这种责任里的真爱已经很少很少了。
我又想到了沈从文先生,他在给心中的女神张兆和的信中说:“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方面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看吧,多情的文人写起情书来,文采飞扬中饱含着脉脉深情,真是遇冰冰融,遇石石碎,多骄傲的女人,也会被这真挚而优美、痴情又浪漫的文字形成的甜蜜氛围所包裹,幸福在其中,期望在其中。
信中那句“行过许多方面的桥”,不知为什么,让我总认为是那美丽的“廊桥”。
我想啊,正当处在柔情蜜意般年龄,又洋溢着诗情画意的般灵性的沈先生,在他走过的千山万水之中,必然是要走过山间水际中架设的“廊桥”的,而他在走过“廊桥”的时候,必然是会坐在“廊桥”上观望着风景,思念着心中的“三三”,默默编排着文字,把一篇篇火热的情书像“廊桥”下流之不竭地溪水,源源不断地递送到爱人的面前,酿成爱情的甜酒,用一生的时间慢慢饮下。
我也想起了父母,以前的父母对我来说,是坚实的暖巢,避风的港湾,舒适的安乐窝,我在那里感受不到凄风苦雨,烈日严寒。
如今,我也成为了我的孩子的暖巢、港湾和安乐窝,而年老父母他们已经成为我人生路上的“廊”。
他们岁数大了,不能在全方位地照顾着我,温暖着我了;
他们现在只是可以稍稍地为我遮挡些微雨,遮蔽一下骄阳,尽一切可能地让我少经历一些风吹雨打,容我暂时的小憩,为我走向自己的小屋时积蓄些力量,让我更好地保护下一代的人;
他们用满头的白发、弯曲的身影引导着我看风景的角度,把生活全部地风景展现在我的眼中,让我在生活中不断找到美,感知美。
畅弟,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也许会成为别人必经之路上的“廊”;别人也许会成为我们必经之路上的“廊”。
我们做“廊”时,就要努力地承担起自己的职责,给别人提供赏心悦目地美好风景和力所能及的呵护;当别人当过我们的“廊”时,我们要感激人家的帮助,要一直把恩情记在心中,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回报。
好了,关于“廊”,就说到这里吧。
祝游玩快乐!
海力
2018年12月7日
网友评论